中國戰略優勢:
1、國土廣袤,軍事裝備機動化易於偽裝躲藏,要尋找及摧毀難度高。2、軍品裝備生產製造基地遍布國土全境,要尋找及摧毀難度高,亦難完全斬盡斷絕其軍工生產鏈。3、亦因國土面積大,軍事資源:石油、軍事後勤所需物品、電子零組件、軍械、裝備、原物料易於隱藏,極難完全摧毀或阻斷。4、人口龐大,兵源不愁,三軍武器裝備眾多,戰損承受力高。5、國家注重軍事軟硬體建設,能發揮的正確軍事決策力、陣容堅強的軍事參謀(智囊),作戰能力高。
中國的戰略劣勢:
1、只有東部面海,且與敵對國家接近。戰時造船廠、港口容易遭到打擊,在戰時要建造新式大型軍艦困
難,只能在承平時造好造滿,會增加軍事開支及維護費用。2、戰時海路對外貿易路線容易遭封鎖,伏擊。3、軍港與敵對國家距離近,若敵人發射高超音速武器,海軍艦艇可能來不及躲避而可能遭到一部分的損壞,且港口外航道易遭敵軍佈放水雷。
台灣戰略劣勢:
1、資源匱乏,能源、糧食、天然氣,所有重要物資均仰賴海路輸入,經不起長期封鎖。2、國土面積小,所有經濟命脈產業、軍工產業鏈、能源存儲設備、彈藥庫均易遭到打擊破壞。3、軍港、機場、重要軍事基地少,極易遭敵人飽和攻擊所摧毀。4、國土狹小,就算是機動化的軍事車輛亦容易為狹小道路限制其機動性與通過性,易容易遭敵發現、摧毀。5、裝備老舊數量少,亦無數量足夠的對敵遠攻武器。5、具高防護力、隱密性,亦易於保存戰力的地下設施、生產基地少。6、沒有戰略縱深,只要敵人能成功登陸、戰穩腳步、後勤暢通。台灣陸戰只能勝,不能敗,否則陷落速度快。7、兵力、裝備、訓練、動員能力速度均不足,裝備數量不足,不注重訓練的落實,指揮系統在戰時能否完全控制、通訊、調度,及用兵的戰術是否正確,頗有疑問。
中國大力推廣電摩、電動車是戰備思維,他們的節目說過,是要預防戰時石油來源受制,所以中國平時的政策就是包含著軍事的考量。台灣也應鼓勵民眾自建太陽能發電系統,以降低能源仰賴石油及進口
SPITFIRE02 wrote:
中國戰略優勢:1、國...(恕刪)
中國只有艦隊,部分要點有防空飛彈,反反艦飛彈,
多是老舊過時款,參考俄烏戰爭。
當戰爭時面對台灣,美國精準飛彈,
中共國只有挨打的份。
中共國戰爭要有軍方的將領願意帶頭領兵,
不是你個習包子叫,軍隊就動。
面對台美+26盟軍,戰爭已經不是地方大就有優勢。
中國境內全在各國飛彈攻擊範圍內。
另外要敬告中國網軍,台灣半導體幾乎關係到全球先進國家的經濟,美國的軍民營企業和台灣半導體的關係更深,所以說美國會放任中國併吞台灣根本就是騙腦殘的自欺欺人!!!台灣不止半導體重要,也是美國布局亞洲應對邪惡軸心國家的成員班底。台灣唇亡,日、韓則齒寒!所以美國不論誰當總統,都不可能任由中國併吞台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