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94827
紀永添專欄:新政府應努力組建專業城鎮戰部隊
這篇文章提出很多重要觀點, 有很高參考價值, 就其中幾點提出看法:
1. "以換裝新型步槍為例,將全面配備光學瞄準鏡,這在近戰中非常有用,是城鎮戰中很重要的裝備。不過新型步槍當然也是給主戰部隊優先使用,而把汰換下來的T91撥交給後備部隊,往好處看是後備部隊終於可以擺脫老舊的T65K2步槍,卻還是無法取得光學瞄準鏡。"
的確, 未來後備部隊擔任後方城鎮重要據點守護, 面對的敵人包含中共潛伏人員, 滲透部隊及機降部隊.
機降部隊必將皆是訓練精良的特種兵, 裝備皆是一流, 若還是用老舊裝備, 將無法有效抵禦.
所以後備部隊必須提昇裝備及訓練, 包含:
a. 全部步槍配備光學瞄準鏡
b. 全部後備部隊配備完整夜戰裝備
c. 教召時全部接受紅隼火箭彈及66火箭彈訓練
d. 開發與M72 LAW FFE(Fire-From-Enclosure)相近的低尾焰, 適合城鎮狹小空間作戰的
火箭彈. 因M72 LAW FFE為芬蘭製, 可能無法購得, 最好自己仿製
e. 未來教召時可以加強著重城鎮戰訓練, 其他項目時數可酌與減少, 因後備部隊若未來主要任務便是城鎮守護, 自應以該項訓練為最主要教召內容
2. "國軍現有的城鎮戰訓練設施,規模不夠大,只能讓排級單位進訓,簡陋的建築群,難以模擬大型都市的密集高樓、中小型城鎮的外部街道現況,"
的確, 缺乏足夠充份的城鎮戰訓練場地, 讓包含後備部隊在內台灣軍隊, 無法真實摸擬未來可能遭遇到的, 如與共軍機降部隊在新竹市或台中市中心高樓林立環境中作戰的場景.
目前很多大學退場, 退場後可擇其中校舍最大一所, 由地方縣市政府轉交給國防部, 改建為城鎮戰訓練場地, 可進行連級, 營級乃至旅級的城鎮戰訓練. 可演練共軍一旅級機降部隊佔領新竹市中心, 台灣軍隊與其交戰的完整過程. 如此效果將遠勝目前只有進行排級城鎮戰的演練.
3. "國防部目前的規劃,仍不脫過去徵兵制的影子,只是把這些寶貴(義務役)人力,編成單純的步兵旅,或是海空軍的戒護排,而未積極思考如何運用這項資源,實在非常可惜。不論是筆者之前曾提出的摩托化步兵旅,或這次選戰中討論到的專業城鎮戰部隊,都是可以嘗試發展的方向, "
的確, 台灣義務役既然薪資提昇到兩萬以上, 可以接受更專精的專長訓練, 發揮更大的效用. 此點可分兩階段進行:
a. 首先先就強化義務役步兵旅反甲能力開始. 目前義務役男於新訓時, 依國防部規劃, 似只有一部份會接受到紅隼火箭彈訓練, 如國防部發言人臉書所寫內容
https://m.facebook.com/photo/?fbid=468839265420558&set=a.285549743749512
應該擴大到所有羲務役士兵均皆受紅隼火箭彈及66火箭彈訓練. 以一個灘岸守備旅為例, 若人數為3000人.
若每個士兵皆受過此訓練, 並各攜一枚紅隼火箭彈及一枚66火箭彈. 當共軍裝甲車來到灘岸防線前300公尺, 通過第一道反坦克壕爬起時, 可同時發射第一波3000枚紅隼火箭彈. 之後當共軍裝甲車來到灘岸防線前150公尺, 通過第二道反坦克壕爬起時, 可再同時發射第二波3000枚66火箭彈. 如此兩波攻擊共發射共6000枚火箭彈.
以最保守估計, 發射20枚火箭彈可摧毀一輛共軍裝甲車來計算, 則共可摧毀300輛裝甲車, 約1.5個裝甲旅兵力.
若一個步兵旅可摧毀1.5個共軍登陸裝甲旅, 則5個步兵旅共可摧毀7.5個共軍登陸裝甲旅, 接近共軍一次可艦載兵力一半, 其餘半數於運載途中及登岸時遭反艦飛彈, 多管火箭及自走炮摧毀, 便可完全達到消滅共軍艦載兵力目的.
所以要強化羲務役兵員作戰能力, 第一步立即可行的, 便是全數於新訓中均接受紅隼火箭彈及66火箭彈訓練, 並於未來擔任灘岸守備時, 每名士兵均攜一枚紅隼火箭彈及一枚66火箭彈. 故亦應購足3萬枚以上紅隼火箭彈, 以供灘岸守備有充份火箭彈可使用.
b. 除此第一步外, 之後若有餘力, 可先從一個步兵旅試辦, 每旅增加一個以M113為載具的裝騎連單位, 包含一個M113 迫炮排, M113 鏈炮排, M113 防空排共約15輛甲車. 如此這些羲務役兵員退役後, 未來召集為後備部隊時,
便可迅速編成後備裝甲騎兵連, 增加後備部隊進行城戰鎮時最基礎的反甲防空火力, 來抵禦共軍精銳機降部隊, 直到主戰部隊如機步旅的雲豹甲車, 乃至武裝直昇機等支援部隊到達, 共同殲滅共軍.
----------------------------------------------------
總結而言, 如何增強台灣軍隊城鎮能力可分為以下幾點:
1. 強化後備部隊裝備, 如步槍皆具光學瞄準鏡, 具完整夜戰裝備, 購置仿製低尾焰火箭彈等.
2. 選擇一所最大的退場大學校舍, 改建為旅級城鎮戰場地, 強化城鎮戰演練.
3. 羲務役步兵旅全部接受火箭彈訓練, 強化反甲能力. 並可先選一旅試辦增加一個M113裝騎連編制,
未來退伍後戰時徵召為後備部隊, 便可增強後備部隊最基本裝甲戰力, 增長抗敵時間, 等待主力部隊到達.
所以要固守住台灣,陸戰部份建軍首要就是建立一支強大的砲兵!火砲射程至少都有10公里,甚至更長,一門發射砲彈射程20公里的火砲,擺在北海岸,它的火力約能涵蓋直徑約40公里範圍,一個海馬斯發射車,若使用射程300公里的戰術飛彈,把它擺在中部,它能打擊從台灣任何地點登陸的共軍,而且共軍就算有反砲兵雷達也是沒什用處!對於登陸的共軍,當然是以遠程砲火招呼一番,然後由國軍包圍共軍,將共軍限定在一定範圍內,以大量砲火殲滅之,所以國軍如何訓練出和烏克蘭砲兵一樣打的準才是重點!我們有限的國防軍費去搞步槍、搞火箭彈、搞裝甲車、坦克這些近戰的武器有些本末倒置!!我們是防守方而非進攻方,能用遠程砲火消滅大量的敵軍才是上善之策!尤其共軍剛登陸時還沒有來的及建立砲兵陣地時更是我方使用大量火砲消滅敵人的最好時機!
所以樓主所貼的這個傢伙說的鬼話不要聽!搞那些短距武器打城鎮戰,城鎮戰是雙方都會蒙受重大損失!我方該做的是趁敵人登陸沒什麼火砲支援時利用我們的遠程火砲大量殺死敵人,其它沒死的滲入鄉鎮的才由陸軍清理戰場,故類似海馬斯之類精準及機動的火砲系統應該列為建軍第一項,海馬斯、輪型自走砲、履帶型自走砲、M777才是陸軍保台的利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