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和美國媒體報導指出,美國前幾個月前交付給烏克蘭的M1艾布蘭主力坦克,目前也還沒有在戰場上被觀察到,這些戰車現在下落不明,烏克蘭官員早先就談過在常規的聯合兵種作戰中,艾布蘭坦克也沒辦法存活多長的時間,而且就算是防禦力最好的車輛,也容易受到自殺無人機摧毀。
綜合美國《富比世》(Forbes)和俄羅斯《衛星新聞》(Sputnik)4日報導,去年9月底,白宮確認艾布蘭坦克已經開始抵達烏克蘭。美國政府承諾要提供基輔31輛艾布蘭坦克。然而,烏克蘭軍事情報機構負責人布丹諾夫(Kyrylo Budanov)表示,在常規的聯合兵種作戰(Combined Arms)中,這些坦克「在戰場上不會活很長時間」。
很多人老早期待M1戰車在烏克蘭戰場上了
很多老人早期待M1戰車在烏克蘭戰場上了
不止是陸軍的坦克,早就是過時的武器。
空軍這幾年也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
海軍更不用說,尤其像潛艇,
將來會被巡弋範圍廣、高速衝刺時間久,AI無人潛艇釘的死死的。
連核動力潛艇開啟逃亡模式,比公開的海中極速還快十節,也逃不掉。
中共傳統人控武器部份小輸美國,但AI武器美國不見得有優勢。
這也是美國現在處心積慮,想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晶片發展,打回原始時代。
還有一樣武器,美國表面放棄發展,綠吱吱嘲笑中共,然後綠吱被他的日本阿爸騎上去,
『電磁砲』
電磁砲的彈頭是一種質量武器,如果不是用大型的防空飛彈攔截,
基本上並不怕雷射或CIWS的攔截,
而大型防空飛彈欄截,其實也不太能摧毀質量武器,頂多把彈道打偏了,
雙方的成本差異極大,製造生產補給的時間,真的天差地遠。
早期中共公開的射程大約在一百六十公里,中共新的資料,已經達到二百公里。
日本在發展中的電磁炮,日本政府也提出射程約二百公里左右。




俄羅斯今年拿下的巴赫穆特 靠的就是小規模步兵及局部砲兵火力硬推
而且這種戰術需要大量"韭菜兵"... (所以俄軍傷亡絕對高出烏軍不少 這是必然的)
不這麼做根本推不過去...
至於戰車與砲兵打不穿防線問題何在?
很簡單: 數量與密度不夠
勉強打穿一個缺口 但對手火力壓過來 預備隊趕到堵住 就沒戲了..
烏克蘭是個中等規模軍事力國家 俄羅斯沒有進行全國動員 戰車存量夠
實際上運用數量也是一兩百輛最大群 烏軍更糟
除了戰車更老舊外 西方較先進戰車數量也不過200多輛 完全談不上數量優勢..
這跟二戰時期德蘇 盟軍那種鋼鐵洪流根本不能比...
以二戰時期最著名的坦克大決戰庫斯克會戰來說:
德軍參戰兵力90萬 戰車數量近3千輛(含自走砲)
蘇軍參戰兵力120萬 戰車數量約5千輛
庫斯克周邊戰場 面積應該沒有俄烏戰爭前線1/5
無論是裝甲密度 火砲密度 士兵密度 兩相比較 現在都差多了....
為什麼俄烏戰爭打不穿對手防線 比一下就知道了...
問題是這種軍力規模 是總動員之下才會具備的...
但是 想要集中裝甲兵力與砲兵火力 你會被敵軍海馬斯之類遠火掃光啊...

這就兩難了...

真正的鋼鐵洪流 沒有"海量級"(滿天像蝗蟲一樣)無人機 是不可能擋住的...
無人機只能對付中小股的裝甲編隊 而且還要對手沒有防備手段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