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誠/魚叉 vs. 雄二,超級比一比
我們想讓你知道…
魚叉飛彈在終端導引階段「鎖定目標」的技術是「主動式微波追蹤」,據信可精準攻擊沿岸、港灣内船艦,甚至陸上目標,那「主動微波追蹤」與「紅外線影像識別」兩者資訊的整合運用的雄二飛彈,終端導引的精度必是勝過只用一種終端導引技術的魚叉飛彈。
國軍採購陸射型魚叉飛彈,原提案510億元台幣,目前追加至810億元台幣,依坊間媒體的討論,魚叉飛彈優於雄二飛彈之處有三:濱海目標壓制模式、遠距目標獲得能力、機動性。
雖然中科院長張忠誠已在立法院表示:「美製岸置魚叉與雄二是同等級…魚叉僅機動性強於雄二。」在全民國防的架構下,人民對國防的支持,建構在對國防軍事的了解,因此,在不傷害國家利益的前提下,筆者盡量地科普軍事科技相關知識,幫助民眾支持正確的國防政策。
根據網路聲量,支持魚叉飛彈的主要理由是魚叉飛彈具備「濱海目標壓制模式」(Littoral Target Suppression Mode),根據的理由是:「由於美國軍規GPS誤差只有0.3到5公尺,因此,魚叉飛彈可精準攻擊沿岸、港灣内船艦,甚至陸上目標。」所以,本篇先就魚叉飛彈的「濱海目標壓制模式」能力做分析,改天再進一步分析「遠距目標獲得能力」及「機動性」這兩個課題。
先科普一下飛彈導引的基本概念,飛彈導引至少可分成二階段,中途導引(Mid-course Guidance)及終端導引(Terminal Homing)。中途導引的作用是安全的將飛彈由發射區導航到目標區;終端導引的作用是在飛彈抵達目標區後,「看到」目標、鎖定目標,並導引飛彈在最後關頭,衝向目標;至於啟動引信,引燃武裝段,產生爆炸或燃燒,則不是終端導引的工作,另外找機會再來討論。
美軍的GPS(衛星定位系統)在中途導引上擔任很重要的角色,就以大家都在用的汽車導航系統做例子,GPS的工作是告訴汽車導航系統「我在哪裡」,所以導航系統才能根據路徑規劃,告訴駕駛現在是該直行,還是要轉彎。
導航上,還需要另一個科技,陀螺儀;我們的智慧型手機裡都有電子陀螺儀,經由陀螺儀的計算,我們可以算出物體移動的速度及方向,這就是我們的汽車導航系統知道我們正在左轉或右轉的原因。有了速度及方向,從原來的位置計算出新的位置不難,但是難免會有誤差,這時候若有GPS,就用GPS來做修正位置資訊。
GPS是有可能被干擾的。干擾商用GPS的技術不難,不到5000元台幣,讀者很容易在台灣的網路商城上買到GPS干擾器。至於軍用GPS,解放軍已經完整地佈署了北斗衛星全球定位系統,以解放軍的技術能量,能不能干擾魚叉飛彈的GPS呢?
終端導引要「看到」目標,而且要以0.01秒為單位「一直看到」,也就是要「鎖定目標」。終端導引階段,若沒有尋標器鎖定目標,只靠GPS,飛彈只能打固定的目標。軍用GPS的平面距離精度可以小於1公尺,但是,GPS的高度誤差大,若要指定建築物的某一樓層或某一窗戶時, 只用GPS就無法精準打擊。
因此,「魚叉飛彈可精準攻擊沿岸、港灣内船艦,甚至陸上目標」,不是軍用GPS技術達成的,魚叉飛彈在終端導引階段「鎖定目標」的技術是「主動式微波追蹤」,魚叉飛彈的「主動式尋標器」會朝目標區發射微波,尋標器接著鎖定由目標反射回來的微波,如此持續追蹤,直到命中目標。
中科院的雄三飛彈在終端導引階段也是使用「主動式微波追蹤」。雄三誤射事件中,雄三飛彈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並貫穿一艘玻璃纖維製的漁船,中科院的「主動式微波追蹤」技術能量,經過驗證,具備國際水準;同根生的雄二飛彈「主動式微波追蹤」,國人也應深具信心才是。以這種精度,雄二飛彈是否具備「精準攻擊沿岸、港灣内船艦,甚至陸上目標」能力,就留給讀著一些想像的空間囉。
在終端導引階段「鎖定目標」的技術,雄二飛彈與美國最新型的NSM(Naval Strike Missile)同步,除了「主動式微波追蹤」,也採用了「紅外線影像識別」,兩者並行。數位時代,運用人工智慧處理紅外線影像的技術日新月異,以這波疫情為例,各式各樣的紅外線偵測儀,同時偵測多人體溫,且跟隨影像移動顯示,已是基本功能,更能去想像在雄二飛彈中,「主動微波追蹤」與「紅外線影像識別」兩者資訊的整合運用,終端導引的精度必是勝過只用一種終端導引技術的魚叉飛彈。
行筆至此,筆者深深感慨,美國自己都在淘汰魚叉飛彈,換裝射程大於180公里的NSM(Naval Strike Missile),美國要賣給我們的,不是最新型NSM,而是美軍自己不使用,全世界目前只有一個國家(南韓)在使用的陸基型魚叉飛彈。
badherod wrote:
把買魚叉..想成繳保...(恕刪)
買魚叉本身沒有太大問題 但老美延誤交期也太久了...
這就不合急用的理由...
美國要嘛加速解決這個問題 滅國了什麼飛彈都沒用
要嘛像取消M109改為海馬斯一樣 提出取代方案 亦可...
例如改成400枚愛國者飛彈(已經證明連極音速飛彈都能攔截 對付匪彈幾乎肯定沒問題)
剩下費用拿來增加國產反艦飛彈產能....
武器不是擺來玩的 性能與時效都要兼顧...
但是 刻意去黑或貶低 反而無濟於事 台灣的軍購本來就是賣方市場
除了美國外 沒有其他國家敢賣台灣這些主戰武器.... 不買魚叉 難道法國肯賣飛魚嗎?
還是小粉紅想幫共匪推銷飛彈 兩岸一家親?

另外 台灣的飛彈依然高度仰賴美國關鍵零組件 想要完全擺脫老美..
可能還需要相當長時間努力
至於F-15/F-18要老美肯賣才有意義...
目前並沒有明確看到老美願開綠燈狀況... 這是現實問題 沒什麼可考慮空間..
事實上對台灣而言 同樣4.5代機
想要組織大規模機隊 F-16V性價比仍然比較高
除酬載之外 F-16整體性能能與F-15/F-18抗衡甚至更強....

以台灣有限的軍費....
性能沒有明顯高於F-16V的戰機 國軍應該不會想認真考慮....
畢竟最便宜的F-16V都要80億美金買66架 其他戰機只有更貴 這還沒算上操作成本也是F-16最便宜...
以國軍目前想法 應該是美國放行F-35 或ADF成軍之前(這兩項才是國軍未來目標)
盡量用現有機隊支撐 新購的F-16可以擔任幻象機退役時墊檔使用...
至少對上現在所有共匪新銳戰機 都還能一搏 畢竟匪軍並沒有"真正的"五代機可以輾壓國軍...
其他? 即便老美當真放行甚至推銷 應該沒什麼錢買 除非老美幫忙出錢.....

只有增加進攻手段的多樣性,其他沒了。
因為最主要的是賣美國國會面子買波音的產品,如果有人不了解波音在美國國會影響力有多大,可以看一下這個新聞
習近平要和談也知道先找波音下跪釋善意
習近平考慮下單波音737 MAX
魚叉飛彈後期採用的都是跟雄二一樣的雙尋標器模式,說魚叉是抄雄二也不誇張,甚至NSM也是採用這種尋標,魚叉block2型號本身美國並不裝備。
雄二的誤差精度在2~3米之間,著彈點在船舷以下位置,相比魚叉早期型號,通常著彈點在船舷以上,誤差精度~7米更加致命。
環太平洋演習的時候,美軍打了三發以上魚叉命中佩里都無法直接擊沉,通通打中上層建築。
這張照片很好的說明了魚叉跟雄二精度比較

所以會買魚叉更多是為了外交考量
我們中科院本身是財團法人,不是企業,賺錢不是他的目標,只能說裡面的人都是因為很大的興趣跟熱情去做的,相比之下中國那些出口的C802、C801連靶艦都打不到真的相形見絀了

ajuggrutaiwan wrote:
虛假信息⋯你去干擾美...(恕刪)
哇
原來美國人和烏克蘭人都在說謊
Russia’s jamming of US-provided rocket systems complicates Ukraine’s war effort
The latest in the battle of jamming with electronic beams
不要說俄羅斯
自己看看伊朗怎麼騙到美國無人機
民主外送:接受假民主、特色管理、利益輾人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