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機翻)
澳洲輕型護衛艦是以台灣海軍兩艘新型輕型護衛艦為基礎設計的,《海軍新聞》了解到,Gibbs and Cox參與了這個設計,AUSLF (Australian Light Frigate) 和台灣的設計都很大程度上借鑒了美國海軍 (USN) 星座級的設計傳統,具有類似的柴電燃氣組合 (CODLAG) 動力和推進系統。
這艘大約 3,500 噸的護衛艦已經針對打擊任務進行了最佳化,但在其他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權衡。與台灣設計有 16 個 Mk41 (VLS) 單元和一門主砲不同,AUSLF 擁有 32 個垂直發射系統 (VLS) 單元,因此省略了主砲,而是利用空間容納 16 個額外的 VLS 單元,總共 32 個單元。這些單元分為戰術單元和攻擊單元,每種類型總共 16 個。
攻擊單元Mk 41 VLS將可使系統相容最大尺寸的飛彈,包括BGM-109戰斧長程巡弋飛彈。
除了巨大的 VLS 有效載荷外,AUSLF 還配備了 24 枚海軍打擊飛彈 (NSM),安裝在船中部的箱式發射器中。機庫上方可容納一架 MH-60R直升機,還可容納方陣近迫武器系統 (CIWS) 或 SeaRam。
據《海軍新聞》了解,在該過程的現階段,設計尚未進展到決定採用戰鬥管理系統(CMS)的程度。然而,如果澳洲皇家海軍選擇設計,它很可能會配備Saab 9LV和宙斯盾作戰系統的某種組合。




------------------- (分隔線) -------------------
以這篇報導來看,海軍的輕型巡防艦可能會接近3,500噸左右,先前媒體說三千噸多一點可能是口誤 (

以這樣的設計,似乎沒有必要再分成「反潛型」、「防空型」兩種型式,以「反潛型」來說,B砲位明明有空間可以放垂發系統,「海劍二」又何必用斜箱發射,除非海軍想在B砲位再放上「ASROC」的斜箱發射器。
另外,這個船體的能量不錯,有放上四面盾的潛力,中科院加油囉!
11:55開始,友邦海軍的版本將於下週開始切鋼板,2026年10月完成兩艘 (就是台灣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