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Gibbs and Cox公開澳洲輕型巡防艦的設計與台灣有關

跟據【Naval News】的報導 Gibbs And Cox Unveil Australian Light Frigate,這算是有關海軍輕型巡防艦最新的消息。

(以下為機翻)

澳洲輕型護衛艦是以台灣海軍兩艘新型輕型護衛艦為基礎設計的,《海軍新聞》了解到,Gibbs and Cox參與了這個設計,AUSLF (Australian Light Frigate) 和台灣的設計都很大程度上借鑒了美國海軍 (USN) 星座級的設計傳統,具有類似的柴電燃氣組合 (CODLAG) 動力和推進系統。

這艘大約 3,500 噸的護衛艦已經針對打擊任務進行了最佳化,但在其他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權衡。與台灣設計有 16 個 Mk41 (VLS) 單元和一門主砲不同,AUSLF 擁有 32 個垂直發射系統 (VLS) 單元,因此省略了主砲,而是利用空間容納 16 個額外的 VLS 單元,總共 32 個單元。這些單元分為戰術單元和攻擊單元,每種類型總共 16 個。

攻擊單元Mk 41 VLS將可使系統相容最大尺寸的飛彈,包括BGM-109戰斧長程巡弋飛彈。

除了巨大的 VLS 有效載荷外,AUSLF 還配備了 24 枚海軍打擊飛彈 (NSM),安裝在船中部的箱式發射器中。機庫上方可容納一架 MH-60R直升機,還可容納方陣近迫武器系統 (CIWS) 或 SeaRam。

據《海軍新聞》了解,在該過程的現階段,設計尚未進展到決定採用戰鬥管理系統(CMS)的程度。然而,如果澳洲皇家海軍選擇設計,它很可能會配備Saab 9LV和宙斯盾作戰系統的某種組合。


Gibbs and Cox公開澳洲輕型巡防艦的設計與台灣有關

Gibbs and Cox公開澳洲輕型巡防艦的設計與台灣有關

Gibbs and Cox公開澳洲輕型巡防艦的設計與台灣有關

Gibbs and Cox公開澳洲輕型巡防艦的設計與台灣有關

------------------- (分隔線) -------------------

以這篇報導來看,海軍的輕型巡防艦可能會接近3,500噸左右,先前媒體說三千噸多一點可能是口誤 (),如果澳洲版船舯的空間可以放24枚NSM的話,拿來放8枚增程型雄三飛彈或16枚雄三飛彈應該是沒什麼問題,感覺上遊刃有餘。

以這樣的設計,似乎沒有必要再分成「反潛型」、「防空型」兩種型式,以「反潛型」來說,B砲位明明有空間可以放垂發系統,「海劍二」又何必用斜箱發射,除非海軍想在B砲位再放上「ASROC」的斜箱發射器。

另外,這個船體的能量不錯,有放上四面盾的潛力,中科院加油囉!

11:55開始,友邦海軍的版本將於下週開始切鋼板,2026年10月完成兩艘 (就是台灣啦 )

2023-11-09 0:15 發佈
澳洲的那個....迷你武庫艦???

另,3500噸啊....當初就說2500噸是不可能取代濟陽級的...
輕巡呢?輕在哪裡?繞了一圈又回到原點,海軍專幹這種事!
天衣神水 wrote:
跟據【Naval News...(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天衣神水
天衣神水 樓主

空間好像很大,可以放上打擊型MK41........[^++^].....「輕」在紙上 [偷笑]

2023-11-09 1:41
BUCK

[^++^][^++^][^++^][^++^]

2023-11-09 2:14
BUCK wrote:
澳洲的那個....迷...(恕刪)


2500頓專門以反潛為主還是可以取代濟陽級的
仁川級 SIGMA10514 MEKO D100 都是很好的設計方案
當初就該小步快跑先建再說

像韓國第一次建造大型巡防艦KDX-1
原本10艘只建3艘就升級去建KDX-2
而不是各種嘴砲喊喊幾年下來一事無成
所以防空型輕巡最後的規格是

排水量
-3000~3500噸

武裝
-76砲
-華陽垂發系統
-海劍二型飛彈
-16枚雄3 or 8枚雄3增程型or 8枚雄3+雄2
-海劍羚
-方陣快砲

動力
- LM2500+ CODLAG 柴電聯合推進系統
-30~35節

都做到這個程度了不如直上四千噸

兩型就能直接合成一型

搞不好海弓三都能直接上艦了
airbear

二級艦跟一級艦定位根本不同,二級艦是可以犧牲打雜艦,作為一級艦的補充,不是取代,另外人員升遷也需要這一個等級~~

2023-11-13 16:41
2500噸當然可以專職反潛....但我說的是取代濟陽.....2500噸和3500噸能裝的東西就不會一樣。

個人看法,當初2500噸就應該是大三倍的沱江。較好的偵搜設備,堪用的反潛能力。簡單說就是工作小馬!
這下可好,二級艦又涼了當然,如果後續海軍要搞4、5000噸的「一級艦」那就當我沒說....
owlowlowl0212 wrote:
2500頓專門以反潛...(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airbear

取代濟陽就是需要一級艦,按目前趨勢,各國做法是共用5~6千噸級艦體分成反潛/通用與防空構型,防空艦六千噸已經是最低門檻了,這個尺寸才能裝到大型固定天線雷達,跟起碼48枚區域防空飛彈。

2023-11-13 16:45
因應台海秋冬海象,大點的船有它的優勢,尤其是對岸海軍的工作馬已經從056改為054,常出現執行特定任務的船艦大多以052D為主,放大二級艦噸位有其必要,連日本原訂建造22艘的最上級,都變成在建造12艘之後終止,改為建造10艘新型號的FFM,排水量從最上級(30FFM)的3900噸提高到4500噸。

所以,在人力需求不變的情況下,輕型巡防艦的自動化程度必需要提高,但是,海軍修船的能量也必需納入考量,在預算、需求、噸位、自動化程度、維修能量...等因素考量之下,海軍有可能做出介於3000到3500噸的決定,也就是略小於康定級的噸位。

至於反潛能力的問題,反潛工作還是以空中反潛巡邏機、直升機最為重要,再來是潛艦,因為先天的限制,水面船艦在反潛任務上的角色大多為艦隊安全、支援空中反潛武力為主,所以這個時候就看任務的分配狀況,噸位大小反而不是絕對因素,只是基本的空間、能量規格需求是免不了的。
純陽掌

還不如說就輕型反潛設備聲吶有效範圍還在目視距離內要反潛機效率不大

2023-11-11 12:46
天衣神水
天衣神水 樓主

水底聲納匯聲區/收斂區(Convergence Zone)問題,即使有再好的設備,水面船隻反潛效率不會太高,因為物理限制的問題。

2023-11-11 16:28
垂發 16 可否達到一坑四彈? 若可那就太好了。
天衣神水
天衣神水 樓主

中科院在航太展公告海劍二垂發是一坑四彈

2023-11-10 17:47
MBUSA

[拇指向上]

2023-11-11 1:35
都沒有人覺得,3千噸以內的巡防艦,反艦飛彈不應該插到這麼多枚嗎?
8枚一般的雄二.三我覺得就差不多了,再多只會增加重量和預算
我甚至認為雄二.三各2枚就可以了
這樣兩個型號都可以保留反潛直升機
總不可能用一艘輕巡防艦去扛對方的整個艦隊吧??
彰化周渝民

台灣海軍的任務就是儘可能殲滅中國所有的水面艦,所以當武庫艦是必要的

2023-11-11 3:01
airbear

我覺得海軍是因為後續,下世代大型巡防艦,前景不明,預留的後路,起碼保有這個能力,如果之後因為政策或是預算,無法實現更多大型艦規劃,那輕巡巡防艦就是應急方案,反之後續大型艦規劃順利,海軍也會做調整。

2023-11-13 16:51
上報這篇講了大,中,小,三種噸位 的大概

反潛型如果要直升機上艦就要個固定式的大型直昇機庫,戰鬥系統上也得整合反潛直升機用的資料鏈

反潛直機資料鏈,自由陣營就美國一套歐洲一套而已,比五花八門的四面盾更是稀少,完整的水下戰鬥系統投資絕對不比防空四面盾少

所以只能是掛個拖曳聲吶本身自衛用,也沒大型固定的直昇機庫這樣比較可行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