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台船真是用劍龍級為藍本去設計IDS,不過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壓力殼的外型,海鯤的壓力殼前中後的直徑由小到大再回到小,這是淚滴型的劍龍級採用的設計,這樣的施工方式比較複雜,為的是配合淚滴型的流線外殼必需要這樣設計,但是海鯤號是平行船舯,事實上沒有必要這樣做,可以直直通到底,台船在十幾年前的設計概念圖也是淚滴型,IDS最後卻變成平行舯體(PMB)背後的原因令人好奇。
昨天聽名嘴說透過GL公司我們拿到了50幾張的輸出許可,如果是真的話,那GL公司無論如何稱不上是煙霧彈,昨天也聽了台船董事長的受訪,他說設計圖是我們自己畫的,如果真是這樣,那主設計要不受劍龍的影響也很難,GL潛艦顧問公司應該就是負責審核及提供建議等,只是我第一眼看到海鯤船體外型就馬上連想到蒼龍級,這陣子沸沸揚揚各種消息一大堆,就是聽不到任何資訊是與日本有關的,但日本副代表就坐在台下,這點讓人好奇!
六月牛車 wrote:那位國外專家光看照片...(恕刪) 潛艦重要的是壓力殼不是外殼台船的建造影片雖然不是步兵片但可以從壓力殼分段看出是劍龍級特殊的造型!另外從潛艦外型中間單殼的大片排水口跟劍龍級一模一樣!自己google 梅復興+台湾海鲲舰掷瓶命名 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