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306260202.aspx
Jump 20小百科
簡介:是一款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可根據任務需求,更換電子光學相機、熱顯像儀等裝備。
優勢:發出聲響小,可在60分鐘內完成設置並投入運行,無須發射或回收設備。
用途:監視和偵察
最高時速:約92公里/每小時
續航時間:14小時
作戰範圍:185公里
續航力Jump20勝出,14h>8h(20kg payload)>6h
酬載能力兩民規勝出,40kg>20kg>13kg
最大速度兩民規勝出,110kph>100kph>92kph
直接通信距離Jump20勝出,180km>100km=100km,不知道jump 20有沒有衛星通訊延長使用半徑的方案,因為另兩個有。
PS:60分鐘準備時間···其實有點太長……
綜合來看,這飛機還可以~畢竟軍規比起參數極限更重視的是環境適應性和可靠性。

編外摸金校尉,野生洛陽鏟師。
TW Energy wrote:
你在說前面那個案子嗎?再說下去要叫查理大出來開示了吧?
這架無償的無人機,數量:1
應該是拿來試水溫的。
朱明這篇講得比較清楚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1&SerialNo=175784
老美軍售該沒這麼大方給人try & buy
台灣已經不止一次被查到有人偷運油給北韓,老美應該是要求海巡管好自己的海域
還是署長親自出面去要來的,去年的事,海巡低調不出聲 (可能跟面子有關)
東西到了,海關不放行,依規定屬軍事物資要有國防部核定文件才可領出,整件事才曝光
報導第一段
「海巡署在2018到2019年間編列預算8986萬國內採購20架無人機,成立5個UAV無人機中隊,配置海巡署巡防區與機動海巡隊,經審計部發現,海巡署未詳實評估海上風力影響,加裝輔助裝置也沒通過民航局檢驗,導致無人機長期閒置被批評浪費公帑;雖海巡署另編預算再採購無人機,但面對此窘境.........」
跟查理大講的一模一樣....唉....
當然,用得順又可滿足海上起降需求,對未來的採購大大有利
現在交機的無人機全部無法真的在六級風起降,中科院幫海巡驗收的方式,是把無人機放在風洞中,用六級風速吹出來讓無人機在單一方向的風洞中能保持控制升高降低,根本就是作弊的方式幫助驗收,因為中科院航空所的人也知道,這是做不到的。
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這些官明明啥都不懂,卻不肯相信教授或是真正專家講的話!
Charlie2020 wrote:
我看完影片之後,可以跟各位報告,Jump 20根本無法在四級風起降,三級風起飛就很勉強,三級風降落,必定要用人工降落
客戶驗收測試時候用20kgEVTOL構型高原5級風完成起降的路過…同型也在中速行駛的某xxxA尾部甲板降落過…
這類構型一般4級以上狀況下確實需要人工介入降落,雙RTK也沒用(不排除有飛控設計逆天的友商能解決大風下30cm內自動降落,反正我沒見過)。但UAV本身最大的價值在前出偵蒐,高風速下起降雖然困難但這不影響前出后的態勢感知加成,頂多是航時受影響,而且四級甚至六級風以上的海況對雙方的影響都是一樣的……

不過VTOL無人機上艦的效益的確不如直升機構型無人機……

編外摸金校尉,野生洛陽鏟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