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發小動力,可靠度不足,推力不足,掛載不足!
2. 隨之雷達功率小,尺寸小,偵測距離有限!
3. 電戰能力差。
4. 無法指揮無人機僚機。
5. 滯空時間短
6. 飛行距離短,只能當機場守護者
7. 機身輕薄,常會犁田
8. 售價比重型戰機高
9. 產線新開,人員不熟練
gprs19 wrote:
1. 單發小動力,可...(恕刪)
輕型戰機與重型戰機是功能性的區別,彼此可替代性不高,並沒有輕型戰機在現代戰爭是雞肋這種說法。
以你說的單發可靠度為例,雙發有兩個引擎,故障的機率比單發多一倍,可靠度跟成本控制其實是重型戰機的弱項,你寫反了。至於雷達、電戰能力,其實看的是晶片運算跟系統整合能力,這跟重型或輕型戰機關係並不大,舉例而言,F16V用的APG-83,性能就遠超一票俄系的電戰跟雷達系統,包括SU-35在內,俄系雷達跟散熱系統不管體積再大,都不是美系雷達跟電戰系統的對手。
飛行距離、作戰半徑跟掛載能力,才是重型跟輕型戰機間真正的差別。你要攻勢空軍千里奔襲的話,當然是再多輕型戰機也比不過一架重型戰機,畢竟以先前你講的那台F-18超級大黃蜂戰機,他的掛載彈量就已經直逼一台轟6,老美就是直接拿來當轟炸機用,對地攻擊能力絕非F16V或其他輕型戰機可比。但以台灣需要的防禦及攔截等空戰能力而言,空戰中重型戰機還真不是輕型戰機的對手。畢竟輕型戰機體積小重量輕,空戰時的靈活度及性能均非重型戰機能比。以俄系的MIG-29、Su-27、30、35來說,每台都號稱氣動造型優良、引擎推力充足、後期Su系列戰機還號稱向量噴嘴加持;但真打起來的戰績均慘不忍睹,全都被F16一面倒輾壓。
俄系戰機普遍最大的缺點就是太重,相較於F16的空重8.5噸;Su系列最輕的27也要16.5、17噸起跳;連號稱輕型戰機的MIG-29也有11噸。空戰重要的就是機動性,你機身隨便都重對手三成起跳到一倍,這你有再好的氣動造型、再大推力的引擎也救不回來。俄系戰機的雷達、電戰系統都遙遙落後美系,因為太重機動性也比不過人家,空戰被F16輾壓也只是剛好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