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台灣需要多少噸級的軍艦?多少艘?

只是閒聊~

現在海軍正在建造
700噸沱江級飛彈巡邏艦12艘 屬於三級艦
2500噸輕型巡防艦預計12艘 屬於二級艦

剩下就是3600到4100噸的康定級和成功級以及萬噸基隆級
其實就是分四級艦~




大家認為成功和基隆基是要分兩級還是合併為一級規劃建造取代
還是繼續分兩級規劃?以目前台灣這種狀況跟財力

因為海軍現在規劃6500噸級 剛好介於這兩級之間
有可能建立6500噸級之後還一個萬噸級嗎?
還是建立6500噸?之後就直接取代成功康定和基隆級?

如果繼續分兩級規劃 分別該多少噸數分別多少艘比較恰當?
如果規劃一級 多少噸?多少艘?比較恰當?
2023-06-22 12:2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台灣 軍艦
二級工作艦的想法不適用

因為二級艦本來就沒有很久了

做分級的話,二級沒有的要變成有,那就需要擴軍了

目前人員編制維持不變的情況下,以新汰舊的想法比較可能

坨江級是替換錦江級

輕巡應該是替換的是濟陽
今天不是有個打掉上將帽 海軍司令
FDC_panda wrote:
只是閒聊~ 現在海軍...(恕刪)


正常其實不應該用噸位做前提啦

海軍大概是因為包括基建等限制(港口.維修塢條件等等)才不得不先給一個限制條件

不然可以看看國際上噸位發展都是往上爬,一方面是預留升級餘裕,另一方面保養通道.維護空間也有參考商業船舶的設計給得較大方

至於需求會隨情勢而不斷變動,不管何時談,待過個10年~20年後又會發現不符實際現況又必須再修正,只能在當下視手上能用的資源去做
如果海軍基建不足跟落後(乾塢.消磁設備或是其他等等)的問題不先改善,後續只會越來越綁手綁腳,等實作或成品出來時就問題越多越難滿意
前几天看到的,
日本熊野号,算是中美之外的天花板了
非常漂亮的军舰

https://www.rfi.fr/cn/%e4%ba%9a%e6%b4%b2/20220322-%e6%97%a5%e6%9c%ac%e6%96%b0%e5%9e%8b%e6%8a%a4%e5%8d%ab%e8%88%b0-%e7%86%8a%e9%87%8e-%e5%8f%b7%e6%9c%8d%e5%bd%b9-%e6%88%98%e5%8a%9b%e5%85%a8%e9%9d%a2%e5%bc%95%e6%b3%a8%e6%84%8f
我是大陸人
FDC_panda wrote:
台灣需要多少噸級的軍艦?多少艘?

二戰那魚雷快艇來個50艘。
裝備 阿諾拿的6管機槍2門,刺針,紅隼,,
eclair_lave wrote:
正常其實不應該用噸位做前提啦

海軍大概是因為包括基建等限制(港口.維修塢條件等等)才不得不先給一個限制條件

台灣海軍正常要考量應該是:承平時期與戰爭時期的兩種考量來規劃海軍艦種才對。

承平時期的考量就是護漁及與共軍海上對峙驅離。這裡還要牽涉與海巡署疊床架屋任務功能考量。

而戰爭時期的考量、因鑑於現今反艦飛彈強勢及烏俄戰爭中俄羅斯黑海艦隊戰力保存不易,台灣應該以發展潛艦嚇阻共軍軍艦與保存戰力為主。

但不幸的是,台灣海軍本位主義作祟一心想只做大海軍晉升將軍官位,不考量戰時軍艦面對反艦飛彈的脆弱戰力保存不易、與戰時海軍子弟兵的性命及台灣有限的國防預算。實在令人遺憾!
五毛獵人

那現在以潛艦為主這沒話說了吧!

2023-06-22 18:26
fque

潛艦為主 但一艘要造七年 幾年才能實現?

2023-07-09 5:02
eclair_lave
用噸位做計算是因為艦艇必須要有這個噸位才有那個容量跟負荷


五毛獵人
沒錯 這是存在的事實


承平時期
我們應該以最少的人力跟成本來做警戒巡邏
就是所謂的工作馬
現在2000到2500噸的船艦我覺得還蠻適合
甚至於應該建立1500噸的巡邏艦
不但可以做的日常的巡邏 警 反潛跟近域防空
也可以讓海軍人員培訓有更正常的管道


戰爭時期
個人覺得台灣海軍真的需要不對稱作戰 以小博大
平常負責巡邏警戒的輕型巡防艦2500噸和1500噸在這個時候可作為機動的火力支援

但是我對於台灣負責水面作戰的艦艇一直看不透海軍究竟要落腳在 多大的噸位上
到底是4500噸還是6500噸還是基隆級艦10000噸
因為我們現在的海軍主力作戰艦隊剛好在不上不下

現在的主力約3700噸到4300噸之間 [成功 康定 濟陽級軍艦 ]
這些軍艦有戰力但是沒有神盾區域防空能力
即便是升級能力也有限頂多就是加上垂直發射系統
因為濟陽級替代軍艦已經開始在做就是2500噸的輕型巡防艦
那麼成功 康定的替代軍艦需要多少噸呢?


如果是海軍規劃的6500噸 最少都要10~12艘
而且必須具備獨立反潛作戰能力[拖曳式聲納+阿斯洛克反潛火箭]和一定數量的垂直發射區域防空飛彈[海弓三] 而且是新的作戰系統

平時負責警戒驅離
真正作戰的時候也才有長時間獨立作戰能力去跟敵人對幹
並且在艦隊作戰的時候負起指揮艦功能


不過實在是看不懂海軍在想什麼
如果規劃的替代艦種是6500噸 那基隆級退役之後就沒有候補的軍艦了嗎?
還是6500噸的軍艦之後還要再設計10000噸的?





其實個人心中最理想的台灣艦隊.....就像下面列表
不但省錢 機動又能作戰


神盾驅逐艦8500噸x4 300人 任務:作戰部署 艦隊長程雷達和防空保護傘
Mk45 主動相陣雷達400+km 海弓三x64 海劍羚 雄2Ex16 雄二x4 雄三+x4
拉斯洛克反潛火箭x8 主被動拖曳式聲納陣列 反潛直升機無人機

飛彈巡防艦3500噸x16 145人 任務:警戒驅離 水面作戰
MK75 雙面3D旋轉雷達250km 海劍二x48 海劍羚 雄二x4 雄三+x4
Thales Captas-1主被動拖曳式聲納陣列 伸縮機庫直升機無人機甲板

1500噸輕型巡防艦x16 70人 任務:警戒 巡邏 運補
MK75 雙面3D旋轉雷達250km 海劍二x16 海劍羚 雄二x4 雄三x4
Thales Captas-1主被動拖曳式聲納陣列 直升機無人機甲板
eclair_lave

先去看一下海軍流標的新浮塢案,再想一下就會明白需要同步或解決乾/浮塢問題才行

2023-06-22 17:37
FDC_panda
FDC_panda 樓主

現有康定級+成功級+ 基隆級20艘輕型巡防艦12艘 總共30艘不包括12艘沱江級 其實從來也不會少 船塢還是5個啊

2023-06-23 14:50
如果台灣要減少大型水面艦艇
就必須發展600~1200公里長程的反艦飛彈
像雄二e這種飛彈要大量的部署


如此
我們的最大型水面艦艇就可以是6000噸級上下的神盾區域防空艦8艘

其他的就可以用12~16艘1500~3000噸級的飛彈巡邏艦當工作馬
幾級艦應該算是100年前殖民帝國海權時代大洋艦隊思維下的產物,現代海軍艦隊都朝小型與多功能化前進,其實不用太再乎用排水量來區分艦級的老思維,而是要注意建造、戰場生存與運作成本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