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美方11月完成電戰莢艙評估F-16V年底可望小批量改裝部署

美方11月完成電戰莢艙評估 F-16V年底可望小批量改裝部署


據指出,美軍預計在今年11月會完成AN/ALQ-131(V)初步評估,因F-16戰機在美空軍屬於二線戰機,年底可望先進行小批量的改裝與部署,未來F-16V(Block 20)戰機外掛式電戰莢艙採購案會以軍售方式進行,美國在台協會要求美廠商簡報要走官方程序,不能私下找我空軍簡報,在報准後才將諾格公司簡報AN/ALQ-131(V)電戰莢艙排入會議中。

空軍F-16A/B Block 20戰機性能未提升前所用的外掛式電戰莢艙,是雷神的AN/ALQ-184,發生爭議主要是「鳳展專案」評估以美諾格公司的ALQ-131A為採購標的,因該電戰莢艙仍在工程發展的研發階段,未進行作戰測評,加上美空軍當時未下達全量生產決心,加上L3Harris公司已有AN/ALQ-211A(V)4電戰系統通過作戰測評,已接獲海外訂單,空軍獨選未研發完成的電戰系統備受批評,經立法院決議:「確保未來裝備運用及維護能與美國空軍裝備一致」,也就是要與美空軍一致。因此我向美採購66架F-16 C/D Block 70戰機時,因電戰系統是內建式,基於交機時程考量,最後選用L3Harris公司的AN/ALQ-211 A(V)4升級的AN/ALQ-254(V)1電戰系統,但F-16V(Block 20)戰機外掛式電戰L3Harris公司的AN/ALQ-211 A(V)4電戰莢艙就一直未明確定案。

據了解,因空軍IDF戰機缺乏電戰干擾系統,因雷達預警器亦將於2023年因消失性商源問題而面臨缺料問題,中科院為IDF戰機電戰系統的主合約商,雖國防部編列40億餘元以「玄戟專案」研發IDF戰機外掛式電戰莢艙今年即將結案,外傳研發不順利,而且原有系統又面臨缺料的問題,美軍評估小組曾表達是否可以瞭解IDF戰機電戰系統,提供參考建議,經空軍詢問中科院後,答案是涉及IDF電戰系統的機密為由而拒絕。

美軍自用F16V 選用諾格內置版本ALQ-257電戰套件(IVEWS)
...….........
朱明:美方11月完成電戰莢艙評估F-16V年底可望小批量改裝部署

記者王光磊/綜合報導

 《國防新聞》報導,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11日宣布,該公司為F-16戰機研製的新一代AN/ALQ-257電戰套件(IVEWS),已通過美國空軍模擬測試,性能優於預期標準,未來將在現實環境繼續進行實測。

 AN/ALQ-257正式計畫名稱為「整合蝮蛇電戰套件」(IVEWS),未來將加裝在美國空軍F-16機身內部,作為內建電戰系統使用。美國空軍於2021年1月交由諾格公司進行,打造一款能與該公司製造的AN/APG-83雷達有效整合的先進電戰系統。

 報導說,模擬測試在美國空軍的實驗室進行,將模擬防空雷達脈衝「輸入」IVEWS,測試其識別與應對高階威脅的能力;此亦是IVEWS的超寬頻架構首次實測,諾格公司形容為該款電戰套件「邁向成功部署的第一步」。

 根據諾格說法,IVEWS擁有更高效率的寬頻功率放大器,且能快速比對、適應與調整對抗模式,可讓F-16應對新一代電戰威脅,進而有效對抗更先進的感測器與武器威脅。此外,IVEWS採用模組化開放式設計,能透過軟硬體升級方式,快速獲得新能力。
2023-05-08 16:03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