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風三型反艦飛彈號稱「航艦殺手」此種飛彈被廣泛部署於中華民國海軍的水面艦艇與海鋒大隊的飛彈發射陣地雄風三型射程最大約400公里那把雄風三型改良為“地對地為飛彈”也能輕易打到中國沿海省份可對艦可對地,一彈多用的概念技術上應該沒有什麼困難吧
基本上沒什麼問題,雄三目前的彈頭應該是500磅級,拿掉複雜的掠海導控系統和主動RF尋標器,在不增加油料的情況下,空出來的重量就可以拿來放大彈頭,以30,000公尺左右的高度巡航,在終端以俯衝彈道攻擊目標,速度3馬赫以上,30,000公尺高度的巡航飛彈也是很難攔截的。
trooper62 wrote:最大的差異在哪個層面 最大差異是尋標反艦飛彈一般有雷達或紅外線做精確的終端導引,但反艦飛彈的終端導引都是針對"海面上的一艘船"這種情境設計的,跟在地表找一棟建築或車輛這情境天差地遠.主動雷達尋標器對找地面目標先天性的有困難,因此對地飛彈通常有幾種導引方式(1)人工主動導引例如小牛飛彈,由人員用雷射或無線電導引指定要打擊的目標,或由飛彈傳輸目標影像回去,發射者選擇指定要打擊的目標點.(2)被動導引例如彈道飛彈或JDAM,純憑慣性/天文/衛星導引,這種方式對於導引零件的性能要求很高.(3)較特殊的玩法像反輻射飛彈.用特殊的導引頭循著目標的電磁訊號飛過去.或是像AGM-158C使用紅外線影像尋標頭搭人工智慧,讓飛彈自行辨識要打擊的目標回到原始話題:弓三雄三轉為對地空攻擊是否可行?(1)弓三雄三原有的雷達終端尋標器這種狀況下是不可用的因為原始設計無法辨識地面目標.(2)所以退而求其次,改仰賴原來中途導引用的慣性導引但這類飛彈因為有精確的終端導引頭所以多半不會用上非常精確的中途導引功能,純憑這種等級的慣性導引命中率會很差.結論:要嘛大改換上適合的尋標頭(AIM-7麻雀換反輻射尋標頭變AGM-45百舌鳥)要嘛花錢改用精度高的中途導引功能然後用來兼差(像AGM-84加裝JDAM的導引變出海岸目標壓制模式)要是什麼都不做直接換個軟體控制彈道拋物線打出去,就是一發又貴又不準威力也不大的彈道飛彈.
嘴砲注意!! wrote:技術而言、是沒問題可雄三是打艦的、拿來打建築火力可能不夠所以與其拿反艦打建築、不如在另外搞打建築的投射距離火力大小影響彈體大小而核彈優勢就是體積小火力大 核彈真的可以想用就用嗎? 這年代真的用核彈打擊,不會遭到全世界扺制嗎?核彈真的這麼好用,俄羅斯就丟就顆到烏克蘭,戰爭就結束了,反正烏克蘭又沒核彈可以反擊? 俄烏戰爭俄羅斯到目前為止已經死了十幾萬人,死這麼多人,他為什麼不用核彈,他敢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