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八五年(康熙二十四年)也就是在消滅明鄭後二年與俄羅斯在雅克薩發生戰爭。 這次戰爭是由彭春率領水、陸兩軍三千人北征。彭春命林興珠帶領台灣的五百名藤牌兵參戰。林興珠原屬鄭成功的部將,在黃梧降清不久亦降清,三藩抗清時他又反清投吳三桂,最後又降清。他深知藤牌兵的利害及運作,並曾在康熙帝前示範。 在五月二十三日彭春率兵至雅克薩城,圍城使內外斷絕交通,城中人少,多人在城外未入城,城中有巨砲,但砲手皆在城外,無法發揮砲的威力,此城堅固一時難攻下。五以二十五日俄人援兵從七百里外,乘木筏順流而下。 此時林興珠率其五百台灣藤牌兵前往迎敵,令五百人裸身下水在黑龍江中,將藤牌用頭頂住,手持揙刀前進。羅剎見到驚慌不已,大叫「大帽韃子」;此時藤牌兵皆在水中,俄人火器攻擊無效,又藤牌是盾牌也,保護頭部,再以長刀掠牌上,專攻俄人之腳,半數俄兵被殺,其餘奔潰逃亡。戰畢而此五百藤牌兵並無一人喪命。擊潰援兵後再將兵圍城,將城四周堆草焚城,俄人投降。清軍於正摧毀雅克薩的城壘房屋後,旋即撤回璦琿。
是年年底,俄人復返重築雅克薩城。於是在一六八六年康熙派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率寧古塔兵二千及台灣藤牌兵一百名再攻雅克薩城。在城西瀕江,三面掘壕、築壘為長圍。俄將額里克舍出城為台灣藤牌兵所殺,其他尚無戰事,此時有荷蘭王 之使節來斡旋,俄人請求先撤雅克薩城,因此演變清俄在一六八九年(清康熙二十八年)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雅克薩仍屬中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