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向後退 wrote:我國的雷霆2000用...(恕刪) 導引火箭與非導引火箭是不同定位的東西前者算是精準砲彈的延伸版 價格不菲一枚M30/M31火箭 區區90km彈頭 搭載INS/GPS元件就要10萬美金以上 但它的設計 70~80km射程 可以在敵砲兵射程範圍外 進行精確打擊 CEP<10m所以拿來消滅敵方戰線後方的無工事重要設施 非常好用....烏克蘭就是拿來收拾俄軍前線的油庫 彈庫 補給站 及指揮中樞只要該處無強力工事保護 一波射過去 爆炸後 東西跟人就涼了....後者則是傳統砲彈的輔助工具 以低價但可海量發射的特性形成區域打擊...價格約1~2千美金... RT2000的MK15 MK30 MK45皆屬此類...但是到MK45的45km射程 無導引火箭的偏離已經過大 超過600m所以實用性降低不少...所以後來的MK66版本 火箭上必須加裝INS慣性導引元件才能把精度修正到0.1~0.2% 70~140m但這樣的東西又不會便宜 也是10萬美金起跳了...類似性能的就是共匪的03式及俄羅斯的龍捲風導引火箭...以MK45射程來說 若真要搞出類似射程但高精度火箭單獨開發 量產對數量不多的科科院 成本不會太低...不如引進更成熟的M982神劍砲彈及M777組合...老美也是無導引的海馬斯火箭 用在40km內射程...
海馬斯搭配導引GMLRS M30/M31火箭 可說是戰場精準打擊的神器性能接近空軍直接臨空用雷射導引炸彈... 只是彈頭威力較弱...6發打出去 彈頭總重才約500公斤炸彈一枚份量但不需要養龐大空軍及爭奪制空權 地面發射車就能進行中程對地打擊對陸軍來講 不必拉下臉皮要空軍支援 也不必派昂貴脆弱的陸航隊直升機一輛發射車開著就能打擊70~80km敵軍 很迷人了...台灣就這麼個小小戰場 北中南三個軍團 各自最遠打擊距離 不需超過100km等於一輛車在圓心內到處跑 就能支援方圓70km外任何一點作戰甚至從雲林一帶發射火箭 還能有效支援澎湖灘頭的反登陸作戰.. 非常好用...澎湖是台灣中/南部灘頭的屏障 如果共匪選擇主攻台中 台南等區域紅灘或港口不先把澎湖拔掉 很難不被其後方放冷槍攻擊...而且它沒有很貴 一枚約10萬美金出頭 不能大量洗地但比起其性能 是還算物有所值.. 老美把這玩意的性價比做得很不錯...在烏克蘭戰場 配合美帝的情報能力 可以說戰果纍纍 無往不利想反制幾乎不可能...台灣只買了864枚 跟84枚ATACMS戰術飛彈數量是有點不夠... 現在烏克蘭從去年七月至今 已經打了約2千枚... 消耗甚大國軍北中南三個軍團 應該以海馬斯跟RT2000高低搭配精準火箭各準備1千枚以上應戰 無導引約3~5千枚 要精度有精度 要洗地支援灘頭前線也有工具..火箭買齊了 接著就是補上數百枚ATACMS 做為對對岸源頭與反登陸作戰工具 300km射程已經相當夠用... 若未來能取得PrSM 500枚 我不認為匪軍還可能正面登陸作戰成功...如果操作這批武器的是美軍 或有美軍戰力一半就夠....我國黃埔軍的戰術思想非常落後 星星泡泡們的"視野" 就頂多20~30km砲兵可及範圍是否能跟美國與烏克蘭陸軍一樣 把這種中遠程戰術神器 用得虎虎生風 是值得懷疑的..要知道國軍上尉以上長官 能摸過 進而使用戰術無人機的 可能連1成都沒有...投資這麼多新銳武器給戰術思想還活在越戰時代 甚至刺槍舞時代的部隊 會不會發揮不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