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國軍首用捷克DITA八輪自走砲車做雷霆2000增程火箭彈發射車

新聞來源 (上朱):國軍首用捷克DITA八輪自走砲車 做雷霆2000增程火箭彈發射車

內文有點長,重點如下:

國防部經半年評估,考量在台建立後勤維保整體性,據指出,陸軍已建案採購捷克DITA八輪自走砲,中科院亦選擇該型自走砲同款全新8×8軍規底盤,作為「雷昇專案」增程火箭彈發射車。

因國軍從未使用捷克武器系統,陸軍初期規劃是先採購2輛DITA八輪自走砲,交由陸軍砲兵學校進行各項測試評估後,再決定採購數量。

中科院則規劃採購2輛,1輛是用於代號「雷昇專案」雷霆2000增程火箭彈研發案的發射車,另1輛則用於「陸軍輪型戰車」性能提升研改用。

因捷克生產DITA八輪自走砲的Eaexcalibur Army公司與生產8×8軍規底盤的TATRA公司都已獲得該國技轉的輸出許口,輸台的8×8軍規底盤為通用底盤,可依功能不同衍生出各型飛彈發射車、八輪甲車、倍力橋車、工程救援車等特殊用途車輛,國內具有規模的車廠都積極爭取在台合作機會。

DITA八輪自走砲該型自走砲內多項射控系統組件還是用到美國產品,為能與美制裝備搭配運用,依美2023年NDAA 國防授權法案的「第5507條—外國軍售計畫下之快速對臺軍售」,向美方提出「多元軍購籌獲途徑」,請美方協助我即時獲裝,並對後續的技術測評與訓練整合提供協助;因此陸軍先採購2輛DITA八輪自走砲在台進行測試,美方會派教官就納入DITA八輪自走砲與原有砲兵各型火砲配置,提出實戰訓練與未來增加DITA八輪自走砲數量的需求。

「陸軍輪型戰車」性能提升研改,據了解,因目前以雲豹八輪甲車底盤研製的105公厘輪型戰車,軍方聲稱年中可通過初期測評,但其底盤的載重等問題,加上又有智財權的官司糾紛,為一勞永逸解決其問題,規劃以TATRA的8×8軍規底盤來客製化打造我方所需的105公厘輪型戰車,作戰測評通過後,再技轉方式在台生產所需的裝備。

國軍首用捷克DITA八輪自走砲車做雷霆2000增程火箭彈發射車
國軍首用捷克DITA八輪自走砲車做雷霆2000增程火箭彈發射車




心得:
這篇報導中透露出幾個訊息

1、雷霆2000 「雷昇專案」先前傳出陸軍因為要增購HIMARS,同時購買射程70公里的GMLRS,因此70公里射程的MK66、150公里的戰術彈道飛彈會依現況結案,不會量產。現在HIMARS大賣,可能美國無法及時供應,所以改為支持台灣發展類似系統,「雷昇專案」死灰復燃,在美國技術技援下,性能應該可以獲得保證,進入量產的可能性大增。

2、軍方手上的戰術輪車也已經使用了快20年,如果這次能把一些特殊用途車輛改為軍規底盤,將可減少戰時的風險,增加系統可靠度,真的是好事一椿。

3、DITA八輪自走砲現在尚處於研發階段,如果老美介入依照台灣需求共同研發,將會出現台規特仕版,這比進口原裝貨更適用,希望不是空幻想一場。

4、「陸軍輪型戰車」原本是用「雲豹」的底盤研發,外傳今年就要進入初期作戰測評,如果按報導要改為使用8X8底盤,等於砍掉重練,這個......有點怪怪滴,裝上8X8底盤的通常是榴砲,裝戰車砲還真是少見,不知道「黑熊戰車」發生了什麼事?

報導如果成真,雷達車卡沙灘情況就可避免,off-road商規車終究不如軍規,還是改用軍規的好,比較保險,

國軍首用捷克DITA八輪自走砲車做雷霆2000增程火箭彈發射車
2023-04-21 2:21 發佈
我腫摸覺得中科院這些人KPI考核方式是不是要重新評估一下,每樣研發了三五年的東西到最後都是以砍掉重練作為結局,阿不然就是獲得商源之後就從頭來過?感覺怪怪的捏
wechthm

你也要看中科院有多少錢來做,台灣重工業不行,你沒點數嗎?

2023-04-21 22:39
1. 雲豹系列是否會因此減少總體產量?
2. 是否有機會借鏡捷克概念或相關技術做雲豹車系的後續改良?
3. 155口徑砲彈跟國內現役彈種是否可共用?
天衣神水 wrote:
4、「陸軍輪型戰車」原本是用「雲豹」的底盤研發,外傳今年就要進入初期作戰測評,如果按報導要改為使用8X8底盤,等於砍掉重練,這個......有點怪怪滴,裝上8X8底盤的通常是榴砲,裝戰車砲還真是少見,不知道「黑熊戰車」發生了什麼事?
2022年03月23日10:23 新聞
軍方籌購282輛105公厘輪型戰車 國造XT112火砲明年6月試製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國防部軍備局進行「105公厘輪型戰車研製案」一波數折,但已經有了全新發展,根據國防部最新向立法院提出專案報告指出,原先規劃向美採購2套105公厘輪型戰車使用的M68A2火砲案已經終止,改為現有的M68A1型火砲,並已由中科院測試合格,預計今年3月底完成首輛全車組裝測試。

國防部在報告中也首度提出「105公厘輪型戰車」的需求數量,此案將由陸軍司令部統籌建案辦理,預劃在民國113至125年統籌採購282輛105公厘輪型戰車,其中,陸軍為222輛丶海軍(陸戰隊)60輛。
---------------------------------------------------------------------------------------------
怎麼這新聞又變成雲豹底盤的載重等問題,加上又有智財權的官司糾紛,為一勞永逸解決其問題,規劃以TATRA的8×8軍規底盤來客製化打造我方所需的105公厘輪型戰車?,之前還有一篇在討論雲豹裝120口徑輪砲,還有人說的口沫橫飛...結果連105砲都還有載重問題!

這TATRA的8×8軍規底盤車身這麼長,裝射程2km的105砲.(CM-11對2,000公尺處的固定目標首發命中率82%)..這是在胡搞什麼!就用它原本的155口徑就好
---------------------------------------------------------------------------------------------
以上~新聞內容都要去求證,要以官方及國防部發佈為準
彰化周渝民 wrote:
每樣研發了三五年的東西到最後都是以砍掉重練作為結局,阿不然就是獲得商源之後就從頭來過?感覺怪怪的捏


形勢比人強
中科院早就改成法人了,以前可是軍方單位!
在這種狀況下
怎麼抵擋的住各路軍火商的攻勢
台灣的政治高層永遠把錢放第一,國家軍武整備從來不是重點
larry-han wrote:
形勢比人強中科院早就...(恕刪)


軍方只是提案,金額及武器項目要經立法院審核,行政院撥款

軍方人員能拿的回扣只是肉沫
larry-han

大部分狀況是...軍方被提案!

2023-04-21 8:08
henry999

這也是~軍方是被動,聽命上層

2023-04-21 8:53
larry-han wrote:
形勢比人強
中科院早就改成法人了,以前可是軍方單位!
在這種狀況下
怎麼抵擋的住各路軍火商的攻勢
台灣的政治高層永遠把錢放第一,國家軍武整備從來不是重點


中科院的不思進取早就已為人詬病
觀念不改變思想不改變過著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生活
這些機會剛好當條鯰魚近來攪一攪
看中科院會不會有所改革進步

一樣是軍方單位改法人
你看人家漢翔混得好多了
那就是觀念有改變思想有改變而不是一直停留在黃埔精神

不過有趣的是
大家對中科院恨鐵不成鋼,平常罵到要死
鯰魚進來了,又開始護航
minhua0317 wrote:
中科院的不思進取早就...(恕刪)


第 5 條
中科院經費來源如下:
一、政府之核撥及捐(補)助。
二、國內外公私立機構、團體及個人之捐贈。
三、受託研究及提供服務之收入。
四、營運及研發成果收入。
五、其他收入。

出錢的人(單位)在決策

第 二 章 組織
董事會,置董事,監事由國防部就下列人員 由行政院院長聘任之
董事長一人,由國防部部長兼任
以上人員全是執政黨指派~你說中科院不思進取早就已為人詬病..這是誰的問題
還有啊,這些行政院以上的高層與AIT下的決策與操控是直接關係!搞清楚上下關係才能知道問題出在那裡,中科院絕對不是原因與結果!
8X8底盤的車輛應該比較可以承受大口徑戰車砲的後座力吧!

台灣可能需要一種輪型、擁有主戰坦克級戰車砲的高機動車輛,輪型有利於高速行駛及通過橋樑

這在快速支援及移防的機動性應該比主戰坦克好!主戰坦克的重量有些橋樑可能會無法承受。

現在的雲豹105mm砲車好像使用低膛壓跑,對砲彈的穿甲能力會有引響吧?
天衣神水
天衣神水 樓主

雲豹就是8X8了,一樣是8X8,步裝跟軍卡是不同的

2023-04-21 15:29
henry999 wrote:
第 二 章 組織
董事會,置董事,監事由國防部就下列人員 由行政院院長聘任之
董事長一人,由國防部部長兼任
以上人員全是執政黨指派~你說中科院不思進取早就已為人詬病..這是誰的問題
還有啊,這些行政院以上的高層與AIT下的決策與操控是直接關係!搞清楚上下關係才能知道問題出在那裡,中科院絕對不是原因與結果!


民間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間公司的衰敗
大多是長久以來的公司文化與公司風氣所造成
即使是更換經營團隊
因為長久以來公司文化公司包袱的影響
能改造成功脫胎換骨不能說沒有,但失敗的更多

尤其在公家單位
決策者的更換是否真能馬上改變單位文化?
實際執行者有意無意的拖延、怠惰、不想進步
就可以拖垮整個專案
而決策者還拿他沒辦法
公家單位使用考績、獎金等武器對執行者是沒啥作用的

誰也不能否認
中科院長久以來就是延續黃埔精神吃公家飯
研發成不成功好像也不痛不癢
碰上意識形態的問題,黨國精神凌駕於國家發展之上
有意無意的抵制或怠惰,誰也拿他沒皮條
就造就了中科院現在這副鳥樣

漢翔之所以轉骨成功
就在於它沒有受到太多黃埔精神的荼毒
同時IDF的成功造就國家發展凌駕於黨國意識的公司文化
受到意識形態束縛的緊箍咒打開了
就有心胸去接受各式各樣的外來刺激
當然就可以有更好的發展
才可以去接國際各式各樣的案子
同時也可以以國機國造的案子為榮

國內幾個老牌國家科研單位,航發中心、中研院、中科院
大概就航發中心轉型最成功,只有中科院至今還躲在自己的小世界中
henry999

喔~我17歲[XD]

2023-04-21 15:57
台灣向後退

中科院好幾個所養一堆老人[拇指向下][拇指向下]

2023-04-21 22:44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