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上將接受「Defense One」訪問,再次強調台灣需要防空系統、反艦巡弋飛彈和反艦水雷。我方中高空有愛國者與天弓系列防空飛彈來防禦,但如何有效反制中低空入侵的直升機、巡弋飛彈,以及無人機的攻擊,除建構無人機防禦系統外,提升中低空防衛能量亦是當務之急,據指出,空軍已完成向美採購4套NASAMS防空系統案,並經國防部核准通過,該採購案將列入2024年國防預算軍事投資項目的優先名單。
規劃部署大台北地區保護政經中樞 反制中低空攻擊
據了解,因該系統是一種分散式、網絡化防空系統,目前已規劃整合中科院研製的陸射劍二防空飛彈系統,以及復仇者刺針防空飛彈系統,聯結NASAMS防空系統來提升中低空飛彈防禦能量,同時納入陸軍CM-34 30公厘機砲裝步戰鬥車,以30鏈砲火力來反制無人機入侵。目前除部署在空軍機場防禦外,已規劃一套部署在大台北地區以保護政經中樞,軍方專案小組已初步完成大台北地區實地勘察,計算出各項武器裝備的最佳部署位置。
聯結陸射劍二及復仇者刺針防空飛彈 並納CM-34甲車
因該系統是分散式、網絡化防空系統,初步評估可與聯結中科院研發的陸軍野戰防空的陸射劍二防空飛彈系統,以及復仇者刺針防空飛彈系統,這兩款防空飛彈系統就是避免地面部隊遭受巡弋飛彈、無人航空載具、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的襲擊。基於飛彈成本高,反制無人機部分將納入陸軍CM-34 30公厘機砲裝步戰鬥車,以30鏈砲火力來反制無人機。



心得:
台灣目前的防空系統除了陸軍的野戰防空以外,都是適用於中高空目標的區域防空系統,對於中低空目標,例如,巡弋飛彈、無人航空載具、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的適用性比較差,不是不能用,而是太浪費且容易被地形影響產生防衛漏洞,針對上述目標,如果能有一套專門的系統能納入指揮系統,跟弓三、愛國者區分目標類型,效率將會提高許多,同時對於重點區域,例如雷達站、機場、港口、能源設施......等等都可加強防衛。
這篇提到,台灣版的NASAMS除了可操作目前軍方手上的AIM-120、AIM-9X之外,將會再整合陸劍二、CM-34 30公厘機砲、35快砲,這將會是世界首創的做法,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