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跟FA-50算是體型相近的戰鬥機,兩者設計沿革也有一定淵源,除了引擎不同,兩者雷達都是AN/APG-67系列,但IDF的雷達有BVR視距外飛彈接戰能力,能用天劍二式飛彈,FA-50目前空對空只能用響尾蛇,空戰能力優於FA-50,FA-50已有不錯外銷成績,IDF為何不考慮外銷?
不買的理由有幾個如美國阻止,
但最重要的理由還是後勤問題。
就算買了很強的蘇俄戰機(也可以是其他軍用武器,如戰車,戰艦...等),
如無法保障後續能取得維護用的零組件跟升級而強買下去,
有可能被斷料後1.2年該武器就變廢鐵。
如果台灣買了蘇聯戰機,
但之後中國施壓要蘇聯不賣台灣維護零組件,那怎麼辦?
跟台灣買武器就有這風險,誰知道中國何時打過來?
台灣被打掉的話那後續的維護該怎麼辦?
當然還有因為台灣生產少,很難將整體費用降低,
導致單價不便宜寧願去買其他國家的武器。
而且IDF還有個問題,就是不少零組件來至美國(擁有產權),
要把IDF賣給其他國家需要美國同意,就變得很困難了。
(FA-50估計也有美國零組件產權這問題,但韓國勢力大,容易跟美國談)
所以台灣之前賣國外的武器,大多在槍械或子彈上,
這東西沒有太多的維護問題,也沒什外國產權,比較容易賣。
pcgamer wrote:
>>當年雄風一型出口...(恕刪)
【內幕】雄一飛彈曾遭埃及運往中國 中科院海外參展禁售現役軍武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