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1/11新)美2航母將沉太平洋! CSIS兵推:中國2026戰敗 台美日代價慘重

看起來是打了一場海空大戰






CSIS建議美國立即著手的項目,應包括強化日本與關島的基地以抵擋中國飛彈攻擊;海軍應具備更小更不易遭打擊的船艦;優先建造潛艦、優先打造能持續的轟炸機量能而非尖端戰鬥機,另改生產更廉價的戰機。

另推動台灣也比照採取類似戰略,即用更簡單武器而非昂貴的大型機艦武裝自己,因為後者難於共軍第一擊下存活。(譯者:陳亦偉)1120109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1090191.aspx


ptt 上 作者jimmy5680的部份翻譯


不知道為什麼板友整理連結那篇刪文了
幫補CSIS報告連結:https://bit.ly/3IARlRv
如第一篇推文有板友提到的,這份報告的一些結論被研討會來賓反對
所以當作參考就好


整理一些有趣的設定和兵推結果

兵推的國軍戰鬥序列主要引用一些公開資料和易思安《中共攻台大解密》,
但是認為易思安嚴重高估國軍兵力/戰力(引用板上略有爭議的Paul Huang)
所以基礎設定國軍每個旅的戰力少一個營,規模和共軍差不多

基礎設定國軍常備旅和共軍的戰力差不多
設定國軍後備旅的戰力是常備旅的一半

分支設定是想定國軍常備單位戰力只有共軍的75%
理由是國軍編現比太差,用於編實的後備訓練程度低
後備單位戰力只有常備的一半所以只剩下共軍單位的38%

基礎設定認為共軍航空戰力和美軍可以相提並論
原因是共軍有主場優勢,有陸基和船艦的火力支援和掩護
可能補足共軍的素質劣勢
分支設定是美軍航空部隊享有30%的戰力優勢

報告還有討論到JASSM到底可不可以打船(很重要)

基礎設定是艦隊防空火力的單發攔截率是70%
也有攔截率更低的設定

兵推主要分成五種設定

[基礎設定]

兵推三次,其中兩次共軍前10天仍未能成功佔領重要港口,共軍失敗
最後一次共軍有佔領台南港,但是直到D+21仍因轟炸而無法使用,
因此判斷為「僵局,趨勢不利中方」
全部三次都打到共軍兩棲艦艇損失90%以上
共軍的軍方和徵用民規艦艇都在美方聯軍攻擊下損失非常慘重

基礎設定中,共軍成功登陸37個營,因為有渡海損失,實際戰力約30個營
三次兵推的D+14戰況,平均佔領2700平方公里(台灣的7%)

基礎設定中,美日聯軍的絕大多數飛機都被摧毀在地面
平均而言,美軍損失270架,日軍損失112架,共軍損失155架

共軍兩次兵推有攻擊日本的機場,一次打關島但沒有打日本

美軍損失兩艘航母和7~20艘巡洋艦/驅逐艦,海自更是損失慘烈
平均而言,美軍損失17艘艦艇,日軍損失26艘艦艇,
共軍損失138艘艦艇

基礎設定下,台灣損失約一半空軍,海軍全滅,
陸軍平均傷亡僅約3500人(三分之一是陣亡)
這是因為基礎設定中共軍渡海很快就失敗了,陸戰規模很小
共軍地面部隊也平均傷亡約七個營(和台灣差不多)
不過另外有一萬五千人在渡海中損失(兵推假設其中一半死亡)
此外還有已經上岸的三萬共軍,因為斷補而即將被俘

兵推重點是美軍大量使用LRASM但是庫存很快就用盡,
所以美軍的JASSM-ER要用來打船

[悲觀設定]

兵推十九次,主要重點是假設JASSM不能用來打船
其中四次,單純改成JASSM不能打船
另外十五次則是包含不同負面設定的交叉組合
(JASSM議題和另外兩種負面條件,每次共三個負面條件)

其中十二次,加上美軍動員、反應、參戰速度較慢
其中十二次,加上台灣軍方反應遲緩無能
其中三次,加上美軍禁止攻擊中共本土
其中一次,加上共軍有較多飛彈庫存
其中一次,日本自衛隊即使挨打也禁止積極進攻

雖然共軍在悲觀設定中表現較佳,卻依然沒有任何一次達成「勝利」
(勝利:共軍登島且控制港口和許多區域、上岸兵力有優勢)

悲觀設定的十八次兵推中,
其中三次,共軍依然直接失敗
其餘都沒有達成「勝利」或「失敗」條件(D+14~D+35)
其中13次是僵局(三次共方有利,兩次平局,七次共軍不利)

共軍在悲觀設定中獲得的共方有利兵推戰況
是佔領高雄、台南等縣市(南台灣,約三分之一的全島)
美軍與盟友持續試圖轟炸共軍控制的港口,共軍則試圖修復港口設施
共軍在兵推尾聲已經用盡彈道飛彈,長程巡弋飛彈剩下三分之一

如果只是單純設定JASSM不能打船
一次是共軍完全失敗,兩次是僵局、不利共軍

悲觀設定中,共軍平均登陸60個營
扣除渡海損失後,約為43個營的戰力
兵推結束時平均佔領6240平方公里(但上下限差距很大)
悲觀設定平均兵推到D+21

悲觀設定下,美軍平均損失484架飛機,日方161,共方327
(美軍損失飛機在各次兵推中為90架~774架,共軍48架~826架)
美軍平均損失14艘船,日方14艘,共方113艘

因為悲觀設定JASSM不能打船,美軍必須更仰賴飛機火力
此使美軍飛機損失大幅提高
也讓共軍每次兵推都把火力盡可能拿去打美日機場

共軍的艦艇損失在悲觀設定下普遍較低,即使兵推到比較久的回合數
不過即使如此,兵推到後面共軍的艦艇也已經損失慘重,可預期即將全滅

地面部隊方面,平均來說共軍傷亡17k,國軍傷亡22k

[樂觀設定]

兵推兩次
其中一次加上四個正面條件
美國能使用日本民間機場、共軍限制使用飛彈、艦艇防空較差、
美軍預先從關島收縮以避免打擊
另一次加上七個正面條件
美日有更多機堡、美軍能使用日本民間機場、日本立即參戰、
共軍兩棲能力低落、美軍五代機更強、美軍飛官更強、艦艇防空較差
(艦艇防空是各方同時調參數,但是共軍要登陸所以會影響較大)

樂觀設定中,兩次兵推都是共軍三天內就慘敗
共軍前三天僅能登陸三個兩棲旅和1~2個空降旅,後續只有個別幾個營
平均而言共軍登陸25個營,扣除渡海損失為22個營
共軍幾乎未能佔領土地(除了灘頭)

樂觀設定下,美軍平均損失200架飛機,日方90架,共軍18架
美軍平均損失8艘艦艇,日方16艘,共軍129艘

因為樂觀設定下共軍船隊迅速被殲滅,美軍沒怎麼想要打共軍機場
共軍損失飛機大多是被台灣防空擊落
共軍投入所有長程火力打擊日本和關島但效果有限
共軍登陸部隊傷亡約三個營,另有兩萬四千人受困(可預期被俘)
台灣地面部隊傷亡約為共軍兩倍(但大多為共軍空襲導致)

值得注意的是兵推裡面很少出現飛機空戰
更多是在遠程投射火力
(有提到如果交叉組合正反面條件有可能導致發生更多空戰)

[台灣單挑設定]

假定美國和其他盟友都袖手旁觀的對照組
兵推結果是共軍獲得成功
兵推過程中,共軍花了三個禮拜佔領台南、高雄,繼續往北推
並在第六個禮拜佔領到台中;因為作戰緩慢,共軍決定在花蓮開闢第二戰場
共軍在第十個禮拜佔領台北
(提到如果是現實,台灣可能早就投降)

兵推內容顯示國軍憑藉河川逐次防禦(類似二戰義大利戰役的德軍)
共軍裝甲單位正面攻擊,輕裝部隊試圖迂迴

兵推中,共軍登陸約230個營
國軍的反艦飛彈火力未能成功摧毀共軍船隊,共軍也成功修復港口設施
共軍佔領台北時,有165個營在台灣島上
共軍另有65個營失去戰力,傷亡七萬人(23100人陣亡)

兵推內容顯示國軍反艦火力共擊沉17艘兩棲艦艇和17艘護衛艦艇(船隊的16%)
共軍還損失了約240架飛機(多為國軍防空擊落)

國軍海空軍全滅,地面部隊傷亡八萬五千人(兩萬八千人陣亡)

[末日設定]

因為共軍在悲觀設定下仍不能成功,
所以用來推演共軍在美日聯軍攻擊下要怎樣才能成功
(i.e.一定要兵推到共軍勝利)

為了讓共軍勝利,設定成日本嚴守中立,拒絕美軍從日本境內出擊
以及共軍成功阻止美軍使用長程轟炸機
(實際上幾乎辦不到,只能假定美軍轟炸機缺乏戰鬥機護航,
有可能被共軍飛機在極遠距離搶先擊落,等於是劇情殺XDDD)

末日設定下,共軍集中長程火力打擊關島(完全不用管日本)
美軍在這種設定下只能靠核潛艦滲透到台海作戰
共軍在國軍反艦火力和美軍SSN的打擊下損失約三分之一的船隊
但仍成功穩固登陸和運補

在此危及情況下,美軍決定投入29艘巡洋/驅逐艦、兩艘航母、十艘核潛艦,
試圖進行最後決戰,結果慘遭共軍火力擊潰

末日設定的兵推中,美軍損失43艘巡洋/驅逐艦、四艘航母
因為美軍在末日設定下仰賴SSN,還沒到最後決戰就已經損失十艘核潛艦

=====

報告後面有提到,根據兵推內容,共軍登陸前的海空封鎖非常嚴密,
有一次美軍扮演者試圖空運一個旅到台灣,結果有兩個營在過程中被摧毀

兵推內容還顯示不太可能完全在海上就殲滅共軍
每一次兵推共軍或多或少都有第一波兵力登陸上岸
重點是美日台聯軍能否持續打擊共軍船隊
並且在共軍佔領機場和港口時阻止共軍修復交通設施

兵推中,共軍也經常用空降部隊試圖搶佔機場,但是幾乎全部都失敗
顯示出空降部隊太脆弱了

共軍登陸時,會非常仰賴空軍密接支援來壓制灘岸
也會試圖用空襲來阻止國軍的增援(打橋梁和公路等)

共軍扮演者認為國軍在北台灣部署46%的兵力,實在太難啃
所以兵推24次裡面有21次都是從南台灣登陸
雖然登陸南台灣之後,共軍的進攻也很不容易(地形因素)
但還是比直接進攻北台灣更容易成功

兵推判斷共軍兩棲船隊主力有28艘LST,18艘LHD/LPD,20艘LSM,
30艘大型民用RORO,總計96艘船
另外還有305艘登陸艇
(注意兵推是假設在2026年)

共軍扮演者在其中三次兵推中試圖攻佔澎湖作為跳板
但是攻佔澎湖之後共軍船隊已經受到嚴重損失
所以兵推認為共軍先打澎湖對於短期攻台來說是自殺決策
(本次兵推不討論共軍只想佔領澎湖作為威懾,等幾年後再進攻台灣的可能性)

報告還有提到如果共軍對美日發動積極攻勢,
美軍幾乎每次都會損失部署在戰區的第一艘航母
不過共軍的飛彈庫存很快就會用光
(然而台海戰況也可能很早就出現勝負)

兵推顯示,美軍應該避免過度冒險和過度保守的部署策略
太冒險的話可能會損失非常多(被共軍飛彈海打擊)
太保守的話會放任共軍鞏固灘頭

=====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73302251.A.019.html




作者nanozako (沒名字的雜魚)
看板Military
標題[分享] CSIS台海兵推之受邀專家評論
時間Tue Jan 10 21:46:01 2023

CSIS 在發表 2026 台海戰爭兵推報告的同時,也辦了一場研討會來分析結果

研討會 YouTube 連結:https://youtu.be/MoZv_7KYMkA





由於上面已經有文章總結影片內容,這邊就不重複了

不過是說看到不少文章著重在 CSIS 兵推和會中台灣防務相關的內容

這邊就大蓋整理了專家對於美軍在亞太佈署的意見(包含部分 Q&A)來分享一下


這次 CSIS 會議中受邀三位專家,分別為:

1. 退役美國空軍中將 David A. Deptula

2. 海軍戰爭學院教授、前美國海軍潛艦軍官 William S. Murray

3. CNAS 資深兵推研究員 Becca Wasser

兩位有軍事背景的來賓評論偏重自己熟悉的經驗(陸基空軍&水下作戰)

而兵推研究員則是著重於說明有關於兵推規則和過程、軍隊部署和戰略態勢...等等

下面是綜合整理三位發言中和美軍比較有關係的部分:


考量到這次 CSIS 兵推結果美中台三方無論是哪個情境下都付出慘痛的代價

台美要如何有效嚇阻讓中國不敢挑起戰端,就變得極為重要

而嚇阻的重點,就是「增加中國攻台時要面對的不確定因素」

要是中共高層意識到攻台要面對的後果實在太多或太嚴重,就能嚇阻中國決定發動戰爭

增加不確定性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美方幫台灣取得更多能攻擊上海的遠程飛彈

那麼中國可能因為開戰後果太過嚴重(經濟重鎮上海被襲擊),而減低攻台意圖

另一方面,美國則要避免做出一些畫地自限的舉動,像是公開擔保不攻擊中國本土目標

因為從戰略嚇阻上來看,這就是美國幫忙減少中國攻台後會面對的不確定因子

這種無異於「自我嚇阻」的舉動是美國戰略上需要非常注意的


至於在這次兵推中,表現亮眼的美軍隱形轟炸機隊之所以能扛起打擊任務有以下原因:

1. 能夠搭配遠程飛彈能夠進行防區外打擊

2. 能夠搭載大量飛彈對目標進行攻擊

3. 隱形能力能夠突穿中國本土防空網,對中國本土內的陸上機動目標進行打擊

4. 隱形轟炸機 + LRASM 的組合給予美國空軍極大的反艦優勢

只不過,現階段美軍的 LRASM(和其他空對空飛彈)數量嚴重不足,無法發揮此優勢

比方說,當年沙漠風暴的空中行動裡,聯軍準備的飛彈數量是四萬枚

對上中國的話,美軍會需要到兩倍,也就是十萬枚飛彈這個數量級才會夠


另外,在這次的兵推中,90% 以上部屬在一二島鏈的美國空軍戰機

開戰時根本來不及起飛,在第一時間就被中國的彈道飛彈摧毀在地上

這代表美國空軍在亞太的部屬需要加強以下幾點:

1. 加強防禦工事,包含主動(機場防空)和被動(抗炸機堡)手段

2. 分散式佈署,台海周遭 2500 英哩內有六百多個機場,美軍不應集中飛機在少數基地

3. 加強機場基礎建設,確保分散佈署需要的建設、防護、油料和彈藥能夠到位

4. 美國可考慮向日、澳、菲等盟國租借空軍基地,利用現有設施分散佈署

5. 在機場設置假目標和誘餌有助於空軍戰力保存


雖然說,美軍現有空軍基地在兵推裡被中國彈道飛彈攻擊而造成嚴重損失

但飛彈造成的損傷大多只要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就能修復並重新投入使用

相反的,美國海軍的水面艦隊遇襲要不是直接沉沒,不然就是要退出戰場數周維修

所以 USN 的水面艦隊應該變更作戰目標,用於機場防空可能比較合適

畢竟兵推裡,美軍制海最佳方法是藉由空軍的轟炸機 + 遠程反艦飛彈

另外美國海軍的核子攻擊潛艦也是非常有效,反而水面艦幾乎都是損失慘重但戰果不彰

其中美軍 SSN 的效果對只有中國開始在台海大量布雷後,才稍微受到限制


至於許多人關注的中國反艦彈道飛彈究竟能不能對 USN 水面艦造成足夠拒止力

Murray 教授則語帶保留,認為這個武器非常仰賴中國的擊殺鍊(kill chain)

中間實在有太多環節能出差錯,而一旦出錯就會大幅影響結果

加上相關資訊不論是中國或是美國都未曾公開,實在是非常難以下定論

而兵推中美軍其實也有少數極音速武器,但數量實在是太少,無明顯效果


會中有提到關於美軍軍機在廣袤的第一二島鏈之間,大多無法光靠自身航程執行任務

而需要加油機增加航程這點,退役空軍中將 Deptula 並不認為是大問題

並指出雖然美國空軍的確是不常在太平洋地區進行 2000 英哩的長途演訓

但美國空軍整體對那種一次任務飛行 10 ~ 12 小時,45,000 英哩的任務並不陌生

美軍從波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到反恐戰爭都持續進行長途攻擊行動

USAF 在太平洋需要加油機的空中任務,應該不會構成問題

兵推研究員 Wasser 則補充,美國空軍有另一個問題則是在其兵力架構上

大部份仍保留反恐戰爭時期偏重中東的架構,需要趕快轉型成以印太戰略為主才對


最後,退役空軍中將 Deptula 表示反對這次兵推關於「多造便宜非匿蹤戰機」的結論

他認為光看戰機造價和數量,而不考量戰機本身的能力是錯誤的想法

像 F-35 在五角大廈解密報告中,能在大規模空戰演習裡達到 25:1 的交換比

讓這種五代戰鬥機單價可能是貴,但在空戰的消耗率也相對低非常多

而且隨著 F-35 造價降低,一些四代機(如 F-15EX)造價甚至已直逼五代機

在四五代交換比懸殊但價格差異逐漸接近下,忽略戰機能力會造成評比失衡

---

(其他和美軍關聯較低,或是軍武點不太夠 or 不小心忘記翻的 就略過啦)

---

從上面文章不難發現,這幾位專家主要的討論都是環繞著空軍

雖然一部份是來賓本身的專業使然(退役空軍中將 & 海軍戰爭學院潛艦背景的學者)

還有一些像是潛艦作戰或是極音速武器有不少機敏資訊,不適合公開討論

另一部份也是因為和空軍以及潛艦相比,兵推裡水面艦的戰果相對於損失實在是太大了

結果 USN 水面部隊就被這幾位講得一文不值,竟然被說成乾脆用來幫島鏈機場防空就好

其他攻勢作戰交給陸基空軍和潛艦才對 (SSN 和五代機:讓開,給專業的來!)

感覺美國水面艦和海航應該是這次兵推結果最大的輸家

至於美國陸軍和陸戰隊呢?主持人有說,其實這次兵推主要推的是短期的海空軍作戰

陸戰部分其實沒有很仔細的去做,長期作戰也沒有考慮,是未來可以加強的部分

簡單來說,美國陸軍和海陸比 USN 還要慘,基本上就被忽略了

(美國海陸:嗚嗚嗚 我轉型的那麼辛苦,戰車都裁光光竟然還被當空氣)

由此可見,每個兵推都有假設和前提,如果在尚未釐清前就急著拿部分結果當成證據

很容易造成討論上的錯誤,也是看這些兵推需要注意的一點

不然之前美國空軍還弄了一個 USAF 開無雙單挑 PLA 陸海空三軍的兵推

結論是陸軍海軍皆馬鹿,看我大美國空軍如何在國會預算加持下火力全開幹翻共軍

(USAF:早買早享受,元老院現在入坑,五年內即享有 UCAV 制霸東亞的能力~)


至於 Deptula 中將提到增加不確定因素中,美國可以供給台灣大量的長程飛彈

讓台灣能炸到中共「失去」上海這點(影片 15:20 處)

原音:...with the range to reach Sanghai and threaten its destruction.

The risk of losing their cultural and financial capital will weight heavily...

從上下文來看是要用長程飛彈對上海進行非常具規模的轟炸行動

考量飛彈攻擊對城市的效果不佳(尤其是要炸到讓上海失去中國文化和經濟首府的地位)

像是俄軍對基輔的飛彈轟炸到現在也無法癱瘓整座城市,這樣的提案感覺有點不切實際

不過呢,這位將軍之前的經歷是籌畫 1991 年沙漠風暴行動中聯軍對伊拉克空襲作戰、

沙漠風暴後伊拉克禁飛區指揮官、入侵阿富汗空襲作戰的策劃人

也是上面提出美國空軍 2026 打中國大概需要各式飛彈十萬枚的人

所以他的「美國提供大量遠程飛彈」可能不是一般人的大量,而是美國空軍的大量吧


另外,當他提到兵推裡有用隱形轟炸機殺到中國本土獵殺地面上的機動目標這邊

這種佈署也是超大膽,沒意外是要突穿防空網抓中國的機動飛彈發射車吧?

感覺中國本土防空網應該沒有像俄羅一樣那麼糟糕吧,隱形轟炸機真能這樣用?

還是說這個兵推裡隱形轟炸機的匿蹤數值被偷偷 buff 了才敢這麼衝 XD

(本兵推贊助者為:B-2, B-21, F-22 和 F-35)

---

題外話,研討會最後 Q&A 的時候有個左派抗議人士亂入(影片 1 小時 22 分處)

質問在座專家學者和與會人士怎麼可以嘻皮笑臉的談論戰爭兵推這麼殘酷的事

美國真正的敵人根本就不是中國,而是飢荒、貧窮和全球暖化!

美國怎麼可以花這麼多預算在不必要的殺戮上面,這些錢應該花在科學和教育....


主持人:(微笑)這些都是很好的問題,不過已經超過這次研討會的範疇囉 下一位~


---

啊還有,一開始提到美軍要避免戰略上畫地自限,弄出「自我嚇阻」的時候...

...這怎麼感覺像是在說神羅雪寶呢

--
"One of the painful things about our time is that those who feel certainty are
stupid and those with any imagination and understanding are filled with doubt
and indecision."

Let doubt prevail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73358367.A.DE1.html
2023-01-09 16:35 發佈
138艘?

這就我之前說,426不可能3海軍艦全部投入?
不然擊沉更多,就東海艦隊和登陸艦全投入,被全減。
台灣大型艦隊被滅基本上我也相信。

1萬人應該是去餵烏魚土魠魚!
a70569929

老共一直在壯壯膽做做宣傳,老共也不敢去擊沉美國航母。他只要拒止。

2023-01-10 0:31
看來台灣應該積極發展的就是潛艇⋯只有潛艇才能在未來可能的台海戰役中生存下來!
andrew3688

台海太淺,潛艦一動手馬上會進入防禦狀態並被抓到,基本上是自殺是攻擊

2023-01-11 13:40
笑死、東風17就能讓美國的水上艦不敢接近中國沿岸2000公里了、這軍推是用二戰時航母互轟來演算的嗎?

航母不能接近、在前線的嘉手納機場也在中國導彈的射程內、除非你美國有作戰半徑5000公里的飛機、再來幻想能在中國附近打贏中國的空軍啦。

不然二戰德國在英吉利海峽掉飛機的歷史又要重演了喔。

F-22從關島起飛要空中加油二次才能到達台灣作戰。

還日本也參戰呢、日本空軍的作戰半徑連支援琉球群島都很困難了還參戰?參那裡的戰?台海戰場還是東北戰場?

返工「大陸」

日本太近,不怕死就喝東京?

2023-01-09 21:03
jerry su

看到"日本空軍"這4個字你有多少墨水..... [大笑][大笑][沒有不敬的意思]

2023-01-09 23:30
1萬人?未免太少,除非這132艘船艦是在港口或近海被擊沉,所以帶來的結果是台灣只死3000多人,因為登陸戰根本無法展開,也就是台美對中國的源頭打擊取得一定成果,至於155架戰機這個數字...除非不進入台灣防空圈,否則每天幾十架上百架的動員,至少是中國總量的一半(光台灣的防禦能力)....美國航空母艦的損失應該是停放在港口被擊沉(飛彈),中國的空中加油機不足以供應數十架甚至上百架編隊,如果試圖航母編隊對抗,實力又差太遠,台灣就卡在戰略位置,中國戰機軍艦都繞過台灣直擊日本與海上美國航艦,所以台灣損失小(有可能?)在日本兩國部屬的標3標6肯定超過百發,薩德,愛國者等等...中國要射出多少飛彈才能夠造成大量損傷?南韓美軍在幹嘛?很明顯又是在要錢
你說的對

海紅旗9的攔截率更低,難怪138主力戰艦被擊沉,看來餃子還是太少

2023-01-10 0:53
Panchrotal

stever2018 標2不能反導,標3標6數量很少。愛國者日本中部以南共16套,比台灣9套略多而已。

2023-01-10 11:22
shuling0909 wrote:
笑死、東風17就能讓美國的水上艦不敢接近中國沿岸2000公里了、這軍推是用二戰時航母互轟來演算的嗎?

航母不能接近、在前線的嘉手納機場也在中國導彈的射程內、除非你美國有作戰半徑5000公里的飛機、再來幻想能在中國附近打贏中國的空軍啦。

不然二戰德國在英吉利海峽掉飛機的歷史又要重演了喔。

F-22從關島起飛要空中加油二次才能到達台灣作戰。

還日本也參戰呢、日本空軍的作戰半徑連支援琉球群島都很困難了還參戰?參那裡的戰?台海戰場還是東北戰場?


笑死!您⋯一點地理概念都沒有嗎?



另外⋯ 即使美軍的F-22、F-35、B-2這些飛機飛臨終國上空⋯解放軍雷達發現得了嗎?
shuling0909

F-35應該是有發現KJ-500、驚訝於KJ-500竟然能發現自己、然後更驚訝的是一架J-20竟然不知啥時飛到了自己的附近。[笑]

2023-01-10 18:00
stever2018

用眼睛看到的,不是用雷達看的,的確很驚訝

2023-01-10 19:45
美方推出來的是在第一島鏈內的戰爭方向就是
1.不要造大艦用小艦,第一鏈內全用小艦以求生存,大艦全都移到第二島鏈大洋中備戰!
2.遠程轟炸取代面對面空戰,美軍用轟炸機在第二島鏈射長程飛彈就好!
3.第一島鏈內空戰不要用最先進戰機降低戰損!
4,台灣備好彈藥專心把中共要登陸的軍隊幹掉就好,其它交給美日去幹中共!

我個人建議是台灣除了現有空軍外,要再建立一個廉價螺旋槳攻擊機群,如A29大嘴鳥這種用在近岸巡邏攻擊無人機和突穿的直升機,這種攻擊機能長時間滯空,在台灣小腹地山海溪口地區迴旋快,用機砲打中大型無人機也好用,打人生地不熟的中共戰鬥直反機也好用,重點是螺旋槳型連空官學生都可以上陣,或是退役飛行員或民用飛行員也可以很快上手,在台灣空軍遭遇重大戰損時可以頂上撐場!!
這種螺旋槳機低價只要F16V的1/5以下價格,台灣可以買來工業合作生產個百架都可以,甚至可以在全台建置安全隱蔽的山區或山洞短距小機場來佈署,專用來保護全台各縣市!! 其戰鬥力不見得輸戰鬥直升機!!

台灣多造沱江級飛彈艦或現在要造的兩千噸小艦,能在台灣西部近海利用台灣澎湖的地形和風電場域做掩護埋伏攻擊中共船團,不用出遠海去被打,大艦全移到太平洋岸去封鎖宮古和巴士海峽防守就好!
你說的對

螺旋漿飛機讓你去開好了[飛踢]

2023-01-10 1:01
shuling0909 wrote:
笑死、東風17就能讓...(恕刪)

這就是美國陸軍提倡多領域作戰,海空大戰,陸軍也要來參一腳出一份力,當然與傳統陸軍相比,這樣的發展美國陸軍才能框得到預算




純陽掌
純陽掌 樓主

真搞笑,就允許你炸美國航母和美軍基地卻不准打你內陸?別笑死人了

2023-01-09 23:40
knightcsf

這種邏輯很奇怪啊,中國敢用飛彈打美軍基地跟船艦,不怕美國核彈攻擊,美國不敢攻擊中國,是因為怕中國核彈? 意思是說大欺小的時候才會有核彈?這是甚麼跟甚麼阿

2023-01-10 8:27
ajuggrutaiwan wrote:
看來台灣應該積極發展...(恕刪)


這是第24場演習

美軍核潛艇數量遠大於中國這是現有的優勢

他的意思大概是說之前歷次的演習中,美國能獲勝其中之一的原因是美國核潛艇上的長程戰斧巡弋飛彈

所以日本也開使試驗其傳統潛艇發射戰斧的可能性
那要全民發武器了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