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單位裡面有迫擊砲、火箭彈等武器
飛彈單位裡面也有各式短、中、長程飛彈
更有刺針、標槍高機動型飛彈
步兵也有砲,飛彈更準更快
那砲兵單位還有其一定的戰術必要性嗎?
英國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最近發表了兩份有關烏克蘭戰爭的報告,PTT上有網友整理出重點
RUSI學者整理烏克蘭戰爭心得
RUSI報告:烏克蘭戰爭前五個月的分析
先說一下,這兩份報告的內容跟先前大家的認知不太相同
裡面提到:
*西方軍援並未如刻板印象那樣拯救烏克蘭,西方軍援的影響直到四月之後才真正開始顯現。
*戰爭並不是從二月到四月的標槍/NLAW階段轉折到六月的炮兵階段,烏軍在基輔北面挫敗俄軍,其實主要是兩個炮兵旅不間斷炮轟的結果。
*土耳其無人機也沒有拯救烏克蘭,TB2只在戰爭最初三天內活躍,當時俄軍要求防空停火、認為烏軍空軍已被壓制,開戰十天後TB2就已經很難活動,TB2的戰果也明顯少於載人的定翼機,烏軍只是把TB2的戰果影片擠牙膏式的陸續放出來,作為輿論戰戰術而已。
所以,傳統的砲兵仍是不可或缺,烏克蘭砲兵在2014年的挫敗後,痛定思痛,建立起一套屬於自己的自動化火砲控制指揮系統,即使用舊型火砲仍可大幅提高接戰能力,這才是烏軍在戰爭初期能夠撐住的主因,而非標槍/NLAW這類武器, Saint Javelin不過是提升烏國人民士氣、信心的宣傳而已,這兩份報告也顯示出烏軍比想像中的堅強。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