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軍備局擬引進波蘭120公厘後膛自動裝填迫砲系統

插隊,先上影片,後膛進彈在影片1:50處。看來軍備局想做砲塔式的自走迫擊炮。不然的話前裝自動進彈弄弄就好了。



軍備局擬引進波蘭120公厘後膛自動裝填迫砲系統 技轉在台生產八輪甲迫擊砲車

軍備局擬引進波蘭120公厘後膛自動裝填迫砲系統

今年11月間,波蘭PGZ集團旗下CENZIN公司派員與軍備局接觸,202廠規劃將波蘭120公厘自動裝填迫砲系統在台生產八輪甲迫擊砲車(圖),正評估技轉在台可能性。
(取自HSW官網)

近年來台北國防展中軍備局展示武器裝備,202廠研製的安裝在八輪甲車內,或悍馬車上的81公厘迫砲系統已成常客,但陸軍至今沒下訂單,隨著歐美在迫砲系統技術的改進,據指出,因陸軍提出120公厘迫砲系統的商情需求,軍備局202廠透過國內廠商,11月安排波蘭PGZ集團旗下的負責特殊裝備出口的CENZIN公司5位人員,參觀202廠並聽取簡報。由於PGZ集團所屬的HSW公司已生產交付波蘭陸軍,搭載120公厘後膛自動裝填迫砲系統的Rak M120K 8x8八輪甲迫擊砲車,202廠規劃是否能以技轉方式,將波蘭120公厘自動裝填迫砲系統在台生產八輪甲迫擊砲車,以滿足陸軍機械化部隊在中近距離快速火力支援作戰。

砲塔式迫砲系統搭輪型甲車 強化灘岸、巷戰火力支援

據指出,陸軍是在2021年初貼出「120公厘迫擊砲徵求商情」公告,雖公告內說明是籌購120公厘迫擊砲可行性評估之用,因規格列出最大射速在每分鐘5發以上,加上射擊方式可行360度射擊,因此國內廠商就規格尋找歐洲相關國家的120公厘半自動與自動的迫砲系統。目前歐洲各國迫砲性能均朝向快速機動部署、遠程高效毀傷、執行多元任務、提升自我防護方向發展,以提火力支援效能。

目前包括英國、瑞典、芬蘭與波蘭都是用後膛自動裝填給彈迫砲系統,加上自動射擊火控制等系統都安裝在全電動砲塔中,在裝配在輪型甲車上,加上迫砲的射擊角度從-3度到80度,也就是同時具有曲、直射武器能力,自動化射擊控制的反應速度快、自動裝填系統可減少人力負荷、採裝甲砲塔防護力高且輪型甲車機動性高,這款砲塔式迫砲系統搭配輪型甲車,無論是灘岸作戰、城鎮巷作戰等戰場上,能發揮全面化的火力支援任務,已成為迫砲系統的主流。

目前波蘭PGZ集團HSW(Huta Stalowa Wola S.A)公司所生產的Rak M120K 8x8迫擊砲車搭載120公厘迫擊砲塔,目前陸續交付給波蘭陸軍的機械化部隊來執行作戰任務。受到俄烏戰爭的影響,波蘭軍工相關產業今年對我鬆綁,因此國內廠商依陸軍所需120公厘迫擊砲規格到波蘭尋找商源,因我方要求能部分技轉在台生產,因此軍備局202廠也開始積極與國內廠商洽談相關引進技術的事宜。


據了解,在國內廠商的安排下,11月21日波蘭PGZ集團旗下的負責特殊裝備出口的CENZIN公司5位人員,前往202廠參觀並聽取簡報,主要是讓該公司了解202廠生產的技術水準,並評估未來可技轉合作的項目,待該公司人員回波蘭報告後,才會有下一步的動作與洽談。

對於軍備局202廠與波蘭PGZ集團旗下的CENZIN公司接觸,是否開始啟動研製以雲豹八輪甲車為底盤,搭配120公厘迫擊砲系統的迫砲輪型甲車計劃,軍備局官員表示,目前軍備局研製案焦點是放在「105公厘輪型戰車研製案」,依計劃期程在2023年要通過所有的測評,目前採用M68A1(105公厘)主砲,輪型戰車的後座力已大幅降低至20噸,首輛樣車於今年3月完成組裝,9月完成第2輛樣車;其中,首量測試僅5項待改進,37項合格。若能通過測評後,輪型戰車才能規劃在2024年進行量產,在此之前120公厘迫擊砲系統的迫砲輪型甲車計劃會先緩一下,待105公厘輪型戰車研製案過關後,才會啟動迫砲輪型甲車的研製案。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2022-11-30 21:12 發佈
這個難度很高,先前傳出中科院要引進波蘭 warmate無人機技術就被高層喊停,原因不明,也表示引進波蘭貨的阻力不只是來自對岸而已。

這篇報導並沒有說明軍備局只是要引進迫砲系統,還是連載台的部分也要一併引進,如果是後者,可以預期民代反對的力道可是會不小。
影片中, 看到 迫炮後端 有一短短的傳統彈殼底火裝置.

發射後, 是否退 底火殼 , 影片沒看清楚...... (看下圖, 應該會退殼吧 ?! )



如果用上圖原裝120迫炮彈.....
將 M-39 20mm 左輪機炮 改裝一下, 去除退殼機構, 每分鐘 發射彈數 應該更多才是.
一分鐘 30發, 多車連續射擊的話, 目標區火力覆蓋也算恐怖了.
莊孝爺 wrote:
影片中, 看到 迫炮後端 有一短短的傳統彈殼底火裝置.

發射後, 是否退 底火殼 , 影片沒看清楚...... (看下圖, 應該會退殼吧 ?! )


後膛進彈因為沒有向下的衝擊撞針的力道,所以會有底火的設計,下面NEMO 120mm的影片比較清楚,底火 (包含保險) 在藥包下方 (從1:02開始)。



歐洲後膛進彈120mm迫砲系統
AMOS 26發/分
NEMO 10發/分
M120 Rak 6~8發/分

除了射速以外,自動化射擊系統也是重點 Rak 120mm
Time to be ready to fire – 30 s
Time to leave the firing position – 15 s
打了就跑,敵人要抓到也很難
船艦用的鎮海火箭彈,搭配自動裝彈系統,連射幾百發不是問題,岸邊防禦使用的遠程操縱槍塔(砲塔)也不畏懼敵人的飛彈攻擊....如果真的要引進這項技術,應該是用於機動遙控砲塔,炮車是一個組件彈藥庫是一個組件(可能是一個貨櫃半掩埋放在炮車下方,這樣的機動砲塔相較制式的坦克或自炮容易操作以及增加士兵存活率
stever2018 wrote:
(可能是一個貨櫃半掩埋放在炮車下方,這樣的機動砲塔相較制式的坦克或自炮容易操作以及增加士兵存活率


答對了....鼓掌

ekumo07666

哇噻!平射就是低配版的120光膛砲嘛!

2022-12-01 4:41
影片看來這台履帶車整車高度不算太高
我們的雲豹車高還得下修許多
不然砲塔裝上後,甚至可當成雲豹板的 OH-58D look 的車了
stever2018 wrote:
船艦用的鎮海火箭彈,...(恕刪)


軍事經濟學

鎮海火箭彈據中科院所說,就是紅隼火箭彈與灘岸防禦機砲塔的結合。

鎮海的彈藥成本可能5萬台幣左右單顆。六六火箭彈在台灣的成本是6萬台幣,紅隼單顆包含發射筒採購是8萬。不過發射筒輕量化,價格可能不精確,用六六價格,取5萬應該比較精準。

網路上找的迫擊炮價格,鎮海成本可能是120迫擊炮的5-10倍。如果射程更遠一點的mk-15火箭可能更貴。

以上都是無導引火炮價格,加裝GPS終端定位的話,伺服機和導引裝置會變成天價。

如果要再考慮到彈藥庫庫存,120迫擊炮可能裡面有一大堆,彈藥採購價格可能只需要維持汰換即可,陸軍只要再採購迫炮自走車。

射速的話,灘岸火箭彈勝出,但是裝藥殺傷覆蓋率與射程的話,120迫擊炮具備優勢。

我是支持傳統火炮現代化的,我認為這是最低成本但是具有最高效益的建軍方案。

尤其是NLOS 曲射武器,不需要和敵方互射,不管是NLOS-C,NLOS-M。沒錢就走沒錢的解決方案。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stever2018

鎮海射程約8公里,紅隼數百公尺,燃料與推進器甚至彈頭都有很大差別

2022-12-01 15:58
這個問題在於高層是不是羅三砲
如果真以為三砲齊鳴就天下太平那就沒啥好說的

要也至少來個萬炮齊發,彈如雨下,住海邊的就是要管這麼寬.
MBUSA wrote:
影片看來這台履帶車整車高度不算太高
我們的雲豹車高還得下修許多
不然砲塔裝上後,甚至可當成雲豹板的 OH-58D look 的車了


雲豹車只是「中華民國美學」的結晶,所以視覺上高大威武,其實它跟本沒比較高

M120K Rak 8X8 M120K Rak



Dimensions
Weight 24.5 t combat load
Length 7.8 m
Width 2.80 m
Height Over 3 m

雲豹甲車:大家都誤會我了
miku840048

我對雲豹1的印象是很圓很可愛.....雲豹二就流線多了

2022-12-01 13:18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