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訊息)10/13 應加強那些基礎訓練?=======================四個月兵役的役男 被形容不如暑期戰鬥營應如何增強這些人的戰力?A.連續教召10年 每次14天B.補當兵8個月C.報名黑熊部隊D.不需要 因不溯及已往PS:四個月役男 領的是結訓令 非退伍令
因材施教,不一定要成為步槍兵,看個人專長為何,針對其專長對其進行專業性的訓練,例如無人機,鍵盤軍,電腦病毒攻防,其實很多軍種不依定要高強度體能訓練,甚至遙控機槍的命中率也可以透過遊戲來訓練,只是國防部真的願意花錢準備這些軟硬體?
應該補當兵20個月啦這不是隨便亂喊可以上網去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第二十六條對岸的義務役至今也是要兩年啊其實對岸始終都沒有放棄徵兵制! 現階段雖是以募兵為主.但還是持續徵召義務役來補足缺額.以維持約兩百萬解放軍的編制而目前義務役雖然佔比較低但面對少子化浪潮.可以想像得到.未來在募兵變逐漸得困難的情況下.肯定會擴大徵召義務役的範圍....所以未來義務役佔比自會逐漸拉高當初這裡會出現4個月軍事訓練役這種制度?無非當局自知募兵制無望! 為了化解民眾對於國防戰備的疑慮.就是強調戰時能動員後備軍人....而只要受過4個月軍事訓練.也計入後備軍人行列如此就不缺後備軍人不用擔憂了?那就再想想真要是能把戰爭拖久.有機會動員後備軍人的話那對岸難道就沒有後備軍人可動員?人家義務役要兩年役期很正常畢竟義務役不管學到多少.接下來就是要持續複習讓動作臻於純熟並累積經驗....就算退伍了.短期內也還能不忘所學如此一旦遇到動員.也才能立即民變兵發揮戰力反觀這裡?如果役期就不能比了.那日後就算要來打[後備軍人戰爭]的話.到底要與人家比質還是比量?如此戰時動員又有什麼意義?過去年代當局強調國軍雖然[量]不能與對岸比.但能以[質]取勝....所以教育民眾勇於面對2年甚至3年義務役!就算無法強到能反攻.但起碼自衛沒問題能打消對岸發動戰爭的念頭如今情況對岸義務役役期維持兩年.而這裡就算將義務役延長成1年?那日後上戰場的不管是現役.還是說有機會動員已退伍的....如果[質]都不能與人家比.難道是想靠運氣打仗?說句不中聽的若看遠一點.哪天真要是兩岸統一了那如今對岸那套兵役制度.不也是會搬到台灣來(港人至今還不用面對兵役?那是當年英國在歸還香港前.為港人爭取[50年不變]! 但台灣若被統一....)役期正常的徵兵制.台灣如今不願面對?不代表永遠都不會到來
當兵就是訓練基礎體能!基礎體能,這是最基本的生存訓練!再就是各種服從性跟忍耐性~這個基礎每個人都要有!合理又公平!!其他專長或技能要疊加在這個基礎上!不然,因為有某專長就不跑步,不練體能,不站衛兵嗎!!???這只會生出各種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