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又是朱明寫的....但是有人名、時間、地點....若為真,你TMD的海軍又在搞事嗎?是已經有設計圖了嗎?裝備來源都搞定了嗎?想搞成震海第二嗎?「新一代輕型巡防艦」船體載台建造僅27個月 船廠怨:4年造2艘太急迫
2500噸軍艦的圖紙?說真的多的是只要不要求裝啥神盾系統的(起跳價就要3億美金)各國大多有現貨可以賣(錢給足了就有)問題海軍有錢搞這個?單艘就要三億美金起跳的小船(當年成功級首艦3.5億美金的艦體費用+1.5億美金的電子系統+1億美金多的武器系統)
不知道這是同一家得標做2艘,還是三家船廠選兩家可以同時或些許間隔開工韓國滿載4300噸蔚山三型,今年四月開工2024交付服役,第二艘預計2026交付,間隔分兩家船廠製造。這應急降規新聞報導不知真假,看的出台灣決策高層 軍方 研發單位 造船廠很多地方不足,餅都劃的很好看執行力很差 ,很多人要換血彊化太久。
BUCK wrote:雖然又是朱明寫的.....(恕刪) 個人是蠻支持這種輕型巡防艦計畫看看中國最近的侵擾行動,何必每次都派主戰船艦去跟,而且如果遇到突發狀況,要用船艦撞擊也是很傷本用一批簡配版的巡防艦,配備較少的船員及基本武裝雷達等,用來應對中國的灰色行動是很有用的,屆時還可以用力撞下去,如果能撞沉中國軍艦那就回本了日本好像也有類似的造艦計畫,應該都是為了應對中國的侵擾
萊七逃 wrote:不知道這是同一家得標(恕刪) 該新聞最後兩段說到:國內船廠代表首先聚焦是海軍是否提供兩型輕型巡防艦的所有建造藍圖........據了解,因船廠要負責船艦的細部設計,加上安裝戰系與測評都要算在這4年的期程內,因此船廠真正建造2艘載台的時間最多只有27個月,若明年能順利開標,再向國外訂購動力控制系統,備料時間可能也來不及..........------------------------------------這代表這巡防艦是新的,以前沒建造過該型非量產,自然需要花更多時間。既然是新設計的,除了要"等"海軍的所有建造藍圖,船艦內部的細部設計還要船廠自己來,設計好了之後還要安裝戰系和外購動力系統,因為是新規船艦,還要經過測評......啦啦啦。更何況誰敢保證軍方不會途中改設計? 這很常見吧!新規船艦怎麼看都是要花上很多時間的。海軍也太.......不過也見怪不怪啦!哪次不是急單?
rukawa1 wrote:該新聞最後兩段說到:(恕刪) 韓國4300噸也是新設計非量產型4年交付兩艘台灣還是降規版2500噸沒直升機庫可停放所以才說新聞如果報導是真的,突顯那(一堆人)很多地方能力不足餅又劃的太大。長期佔著位置又搞不出成果該換血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