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參數陸續曝光, 被美國空軍視殲20為可有可無的小廢物....
==============================================================
解放軍 J-20 機隊擴大,美軍將領:沒有很在意
作者 Alan Chen
近日美國空軍參謀長布朗和太平洋空軍司令威爾巴赫出席年度空軍與太空軍相關產業會議時,回應媒體詢問有關解放軍最新殲-20 戰機數量擴大的問題,兩人皆回應沒有特別在意,不是什麼會令人睡不著覺的問題。
自去年開始中國解放軍多次釋出有關雙座型 J-20 的相關測試照片等訊息,令各國再度關注這款中國最新型戰機的發展情況,目前美軍推測機隊規模應在 70~150 架之間。
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威爾巴赫上將(Kenneth Wilsbach)曾在今年 3 月證實美軍 F-35 在西太平洋地區與解放軍 J-20 有過數次近距離接觸的經驗,讓美軍有機會觀察這款戰機飛行特性的經驗。
但威爾巴赫在年度會議上針對 J-20 的問題表示,雖然美軍對這款戰機的性能還沒有徹底的了解,也會持續觀察後續發展,不過就目前已知的情況來說,並不會讓他晚上睡不著覺。
空軍參謀長布朗也表示同意威爾巴赫上將的意見,美國空軍對於 J-20 的發展相當關注,但比起解放軍的發展,要是空軍在新武器和科技開發案的進度出現遲滯或經費不足,才是更讓他寢食難安的問題。
由於空軍對 F-22、F-35 以及第六代戰機 NGAD 的技術優勢仍相當有信心,因此也使兩位高級將領不認為解放軍 J-20 的機隊擴張值得過度擔憂,布朗認為等到 NGAD 正式服役後,應可讓美國空軍繼續保持技術優勢。
Air Force Generals Aren’t “Losing Sleep” Over China’s J-20 Stealth Fighter
(首圖來源:Alert5,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
在爭奪空優的戰鬥中,作為中共手上最有份量的隱身戰鬥機殲-20(也許還有殲-31)有可能出現在F-35的攻擊範圍內。但五角大樓對這樣的對手感到非常失望,因為中共大部份隱身技術似乎都是從美國竊取的。中共記錄在案的對美國軍工技術的網絡盜竊,已成為公開討論的嚴肅話題。關於這些問題,我們從殲-20和殲-31的氣動外形與F-22和F-35對比,就一目瞭然了。
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監督調查小組主席威特曼(Rob Wittman)說,「殲-20的大部份技術都是從美國偷來的。我們必須處理這些問題,但它也提醒我們,需要做些甚麼來保護我們的技術。我們的F-35A強者(Alpha)、F-35B優秀(Bravo)和F-35C 自由人(Charlie),我們能做的就是讓這些能力驚人的飛機繼續保持懸殊的技術優勢。」
然而,中美第五代飛機之間的真正差異,可能存在於與外部配置不完全相關的技術和性能上。僅靠隱形配置並不足以獲得第五代戰鬥機的能力,雷達吸收材料的性質和效果會有很大的影響。很多東西,包括材料成份、加工工藝、製造方法和計算方法等技術,是靠外形模仿永遠都無法獲得的。這也是中共盜取國外先進軍工技術過程中最致命的硬傷。在中美武器裝備的較量中,更好的飛機可能由先進材料、計算質量、人工智能、數據管理、感應器作用範圍、保真度以及武器射程和精度所決定。
F-35能夠利用其新一代感應器和機載計算系統,在安全的對峙範圍內識別並摧毀敵機,這個時候殲-20有可能還沒有發現F-35。這樣的能力,在與中共飛機的對峙中,幾乎可以確保F-35在空戰中的任意發揮。因此,哪種飛機能夠更勝一籌,答案可能在於一系列未知或難以確定的變量,如戰場態勢感知、情報處理速度、武器的射程、瞄準和感應能力等。
...
YC_Jiang wrote:
老美有資格講這種話
台灣就未必了.. 除非美國提供台灣足夠的J-20"底細"..
或乾脆給予能剋制J-20的武裝系統
台灣跟美國/中國的不同
就在於我們是守勢作戰
匿蹤戰機的優點
在於“可欺騙、可縮短”被雷達偵測到的機會與時間
但,大家都忽略了,這通常是指“特定角度、一定距離外”
到了一定距離,或陷入雷達網內
匿蹤就再也不匿蹤了
所以,以守勢作戰的我國
等待的是敵方飛機飛入我雷達網
只要我方雷達夠密集
匿蹤就不匿蹤了
至於壓縮我方預警時間
若多部署長程雷達、輔以空中預警機
應該可以彌補這項缺失
所以我方要做的
反而是強化各式雷達間的資料交換能力
提升我方的指管通情
讓各雷達的資料能夠很自動很簡單的統合
這樣台海上空的狀況就能無所遁形
同樣的
我們也沒有賦予空軍長城奔襲的任務
所以個人是認為在台灣狹小的空域中
是不需要去發展匿蹤戰機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