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八月,美方提供完整的俄軍部署情報給烏軍,並告訴他們可能的(俄軍)弱點。這些情報顯示俄軍已經將一些最好的部隊送到烏南來預防烏軍可能的反攻,但也顯示俄軍很難再從烏南抽調部隊去支援烏北,即便他們能偵察到烏軍的集結. 因此,烏軍意識到,由於俄軍嚴重的士氣問題,加上烏軍的(反攻)壓力,將使俄軍的防線出現一些脆弱的口袋。而他們應該要同時發動兩支攻勢,而不是一支,除了Kherson外,另一支應該攻擊Kharkiv。英美專家都來協助評估烏軍的新計畫,他們一致承認這次的計畫可行,而且將會帶給Zelensky想要的大勝。 後來的發展,大家都知道了,基輔戰神Oleksandr Syrskyi率領的烏軍開進Kharkiv,俄軍戰線就崩潰了。俄軍指揮部沒有察覺到烏軍的集結,也沒有好好地提供情報/物質/心理支援給這裡的俄軍,使得大部分俄軍根本沒有反抗就丟下裝備逃走。另一方面,Kherson的攻勢緩慢,但這不是「佯攻」,而是因為集結在這裡的俄軍太多了,只能慢慢打,不過也已經達到迫使俄國推遲併吞公投的時程。 最後,如同美國國防部政策主管(以及我)所說的:「我想這次烏軍真正向世人展示了他們有能力發動一場複雜的攻勢行動」(I think it really demonstrates to the world that the Ukrainians are capable of conducting complex, offensive ope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