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的
台美「高階準官方」關係的推進
法案確定將「台北」掛名的「台北經濟與文化辦事處」
升格為以「台灣」為名的「台灣辦事處」
此意謂台灣駐美代表將具有「台灣大使」的地位。
接續的條文則具有突破性的實質意義
那就是「指示國務卿撤銷禁止臺灣官員展示臺灣主權象徵的行政指導
包括中華民國國旗」
也就是國務院不得指示其所屬單位「抑制台灣的主權展示」
不得在任何場合禁止懸掛中華民國國旗。
法案還確立「台灣辦事處」是一個比照「外國政府事實上的外交待遇」的外交單位
同時也把「美國在台協會臺北辦事處」(AIT)主任(Chairman)的稱謂
改名為正式的「代表」,也就是建立「互為準官方」的外交關係。
..............................................................................................................................................
解除美國對台軍售的所有限制
法案第201節明確載明,美國對臺灣的武器供應將從「防禦方式」(defensive manner)
擴大到「有利於威懾人民解放軍侵略行為的武器」
除此之外,法案還載明美台之間建立軍事性「聯合工作組」(a working group)
以制定旨在應對中共威脅的聯合評估
採購計劃以及確定臺灣國防需要的優先次序,以保持對中國侵略的有效威懾。
lordkon wrote:
美國的對台戰略不再存有清晰與模糊之別,而是一種「高解析度」的清晰化
(恕刪)
沒有那麼樂觀這法案第九條還是有但書,解釋權都在美國身上自己先消毒。
假如法案有通過拜登簽署是戰略比以前清晰。高解析度算 HD 等級吧!
下一步有簽相互防衛條約才算 FULL HD。

美國國務院體系 長年來一直被親匪派把持 控制
一直到上任龐皮歐在任 才比較有"反共"實質作為
我們現在所知的大部份主戰武器軍售案 幾乎都是在他任內完成
川普四年的軍售總值 已經抵得上其他總統八年....

其他幾任都是嘴巴喊抵制共匪 實際抵制軍售台灣
或暗助共匪打壓台灣.....
這屆的布林肯也不例外....

拜登就任至今 美國還沒通過一項較大規模軍售案...
(其實川普前兩年也大致如此 台灣的大軍售都集中於川普後半任期)
只是大勢所趨 美國兩黨反共態勢及美國人民反中意志
還是壓過國務院體系的親匪勢力....
這種量變還是帶動相當的質變.....
老美民主黨確實相對較親匪 但不表示總統或國務院可以與大勢對著幹...
戰略上美國再不出手明確規範西太平洋安全準則
會讓共匪不斷蠶食這塊區域 尤其是台灣周邊控制權...
進而影響整個第一島鏈與西太平洋安全...
這個簡單的方向 只要正常美國戰略家都很清楚..
相較於共匪的習皇一意孤行 民主體制優點一目了然...
嚴格來講 這樣的"台灣政策法" 只是讓台灣關係法"明確化"
擺明就是要護台而已....
美國過去的台灣關係法 雖然有明確保障台灣安全的意向
但怎做卻沒有明文規定 這讓台匪雙方 各自有解讀空間
(例如匪民就會說 台灣關係法沒有"美國出兵"這條)
對美國而言是"三贏"各取所需的政治紅利
然而現在的局勢 習匪是一路要衝破美國的西太平洋秩序
美國實在沒有再繼續模糊空間...

很簡單道理: 平衡是需要大家有共識維持的 今天有一方要強行打破現狀
翻桌不認人 那其他各方不出手抵制對抗 等於把所有翻桌後的成果都送給秩序破壞者...
台灣與日本現階段只有自保能力 無餘力出手節制共匪 美國不出手 龜著不出頭
勢必讓共匪把台灣周邊甚至日本沖繩 菲律賓一起納入勢力範圍
守住台灣 明確表達 並以實際動作支持台灣 就是防止上面的戰略總崩潰第一步...
這個政策 早在歐巴馬後期亞洲再平衡政策時 就可以同步進行....
現在真的晚了點 但還來得及... 共匪在這5,6年來 國力與勢力擴大不少 更難壓制
然而 時機上也非完全不利... 因為共匪在這幾年搞下來
從南海擴張 香港送中 鬧事台灣 日本等行為 和它的俄爹赤裸裸侵略烏克蘭作為
都讓人有高度危機感 易於形成抗匪態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