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國安局是一個無能的白痴總統任命另一個智障的政治咖在管理,所以幫民進黨搞個碩士培養計畫都可以弄成這樣,所以要期待這個政府能奪回海峽中線,根本就是緣木求魚!
奪回海峽中線不能只靠國防力量,最重要的是靠政治智慧,我們必須要多路設想並多方謀算。必須要說服幾個盟友幫忙,也要自己能有腦袋有骨氣。
台灣的Leverage
1) 老共的經濟發展必須建構在沒有戰爭的和平崛起道路上,所以老共也是不希望戰爭發生,尤其不想與台美交戰,因為台灣是中國經濟原物料的一根很大的支柱,老共20-28%的經濟是依賴台灣供應的科技與電子類元件,60-70%的IC供應是直接與間接由台積電供應,如果與台一戰,台積電幾乎就不可能不會受傷,而且無可取代,必定造成全球IC供應混亂,全球電子業大衰退。與美國作戰,最多只能做到慘勝,更可能打的全面潰敗,甚至到核子戰爭的地步,所以老共也是極力避免與美開戰。
2) 老美現在極力要壓抑老共的經濟成長,希望老共不會超越老美而變成世界第一,老美本來就有一派人士希望對老共打一場代理人戰爭,把老共打回30年前的地步,我們必須要利用這個想法!
3) 日本也是非常不希望老共把台灣統一的國家,這對日本而言,會讓日本面臨更強大的老共,經濟上它的能源航線需要面臨更多危險,在IC與電子產業上的分工與韓國相比的台灣與日本的合作更沒有忌憚,如果失去台灣,日本要找到另一個台灣,何其困難,在國安上中共軍事的崛起,對日本已經挑戰到釣魚台,未來必定會挑戰到更多太平洋上的經濟海域,比方說冲之島,所以必須要拉攏這個不見光的盟友一起下一盤棋。
台灣的空中安全基本上是需要一點空間來維持所謂的反應距離與反應時間,意思是老共空軍一旦從空中巡邏轉而變成對台攻擊,台灣是否有足夠的時間起飛戰機迎戰這種入侵行為? 所以老美在李登輝兩國論發酵後,逼使台灣空軍的飛行空域限縮到一條虛設的台海中線以東,這是老美與老共的談判結果,沒有合約沒有備忘錄只有所謂的共識,此次台海新危機的操作之下,老共徹底放掉了這個共識,大舉侵入台灣周邊海空空間,我們必須要把這個空間再重新奪回或是形成新共識。
我認為就是要與老共談判,並與每日取得一定的共識,讓美日介入關切
1) 對外宣布中華民國願意重新建立與老共的溝通管道,海基海協再度重啟運作
2) 重啟的條件之一就是台灣需要足夠的安全空間,必須要重新取得台海中線的默契/共識
3) 對美解釋台灣需要的這個空間,(美國當然瞭解這中線的重要性),希望美國能幫腔,說服老共,這是對老共有好處的,台灣願意開啟溝通管道。也把台灣後面的計畫告知美方,希望美方能提出更好的方案
4) 與日本談判與溝通,希望日本了解,台灣若沒有這條線,將讓老共的空中偷襲變成無法預防與反應,適當的規劃偷襲行動,可以完全幹掉台灣的空軍80%的兵力,所以拿回這條虛擬中線無比重要,可以保護台灣,讓老共娶台灣的計劃更難完成。
5) 鎖定台灣工商界與太子黨企業有重大關係的廠商,接觸太子黨。
行動方案
1) 公開對老共喊話,台灣的安全需要這個緩衝的安全空間,否則台灣必將在老共的空中偷襲下損失慘重,到時必定是冷水煮青蛙,如果老共可以重回海峽中線的諒解,台灣願意開起溝通的管道,2024以後新總統可以決定協商與溝通的方式等等。
2) 台灣希望能得到對岸相對的尊重與諒解生存的必要空間,非到不必要時,我們不會擺出更強硬的姿態來取回台海中線的空間,我們相信台海的安全與和平才能讓兩岸經濟共同繁榮、發展與成長。
3) 台灣可以採取的手段必定對台灣海峽的航運與空運造成極大的不便與成本的增加,而對岸使用這個航道的比例遠遠比台灣更大,希望對岸可以站在經濟共榮的考慮上退回海峽中線
4) 台灣可以採取的手段是
A. 自老共領海到台灣領海間的台灣海峽進入全面的飛彈試射演習,全面封鎖,不准飛機與輪船航行,為期一周。
B. 台灣開始在海峽中線位置試射飛彈,海軍與空軍砲火演習,每天都有科目。
C. 在澎湖空軍基地設置測試飛彈的地面發射靶機,任何共機飛離海岸線,澎湖就對該方向發射靶機,隨後發射天弓飛彈,攔截靶機。讓飛入區域之中共戰機被天弓飛彈鎖定,並可以看見飛彈發射的威脅。
D. 編好所有想像到的可能發展的劇本,在此時增加劇本的寬度,讓多線發展,讓日本與美國發聲,一起喬
E. 透過台灣與太子黨的工商關係,自下往上遊說,任何台海的戰爭都將讓這些企業受到傷害。
F. 台灣軍方在守住海峽中線的行動中必須要有流血,面對死亡的打算,這是就是戰爭,對於衝撞到台海中線的軍艦,開炮警告有其必要,衝撞也是必要手段,空軍也必須要準備用衝撞的方式逼使老共空軍讓步,要有不惜機毀人亡的決心才能捍衛這個海峽中線。
Charlie2020 wrote:
台灣的國安局是一個無...(恕刪)
我覺得幾乎不可能
以下是我的想法看看就好
開版大的
台灣的Leverage
第二點老美希望發動兩岸戰爭
拖垮阿共
回頭看第一點
不就是實行兩岸戰爭
鐵一般的理由嗎?
但是不會是現在
畢竟現在少了台積電
老美也麻煩
等都不需要台積電
與其供應鍊時
相信老美手段會很犀利
再看看阿共
我都往前了
站在有利的位置
拿什麼跟我談判
談判要籌碼
台灣手上的籌碼只剩下
版大說的
台灣的Leverage,第一點。
但是
這一點點的籌碼
因為老美卡阿共晶片技術
慢慢消失
我相信阿共15奈米晶片量產
要好幾年
可是八九成的晶片需求
都在28奈米以上
面對兩年後的阿共
這籌碼要打幾折?
-------------------------------
那要如何改善這樣的現況?
個人認為
承認92共識
降低兩岸敵意
先從小事能談的談起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