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MK48 MOD6 AT重型魚雷射擊示意圖。
潛艦原型艦建造順利,預計明年9月舉行命名下水典禮,相關人士今天指出,潛艦原型艦戰力強大,將配備18枚美製的MK48 MOD6 AT重型魚雷以及多枚潛射型魚叉飛彈,對中國解放軍潛艦丶大型水面艦頻頻進出第一島鏈丶威脅區域安全,將具有強大的反制能力。
知情人士指出,首艘艦為鉛酸電池,約可在水下100小時,台船正研製鋰電池,使用時間是一般電池的約2.5倍,可在水下約250小時。至於設計方面,當初X舵,十字舵等都有想過,但是在船模設計測試後,就決定要用X舵,因為數據出來落差太大。
軍方知情人士說,國造潛艦並未裝拖曳式聲納,因會影響到匿蹤,美軍用拖曳聲納,是因為他是大洋作戰,當初構型時可以買到,也有廠商願意賣,但最後評估後,決定不要了。
另首艘原型艦也沒裝消音瓦,有預量(預備這項裝備的重量),但是第一艘,所以沒有做,而且第一艘的靜音,比劍龍級潛艦還低,所以先不要裝上去,消音瓦會增加重量。知情人士指出,這是我國第一次自製潛艦,第一艘船不要把他當成超級戰艦。
知情人士指出,原型艦的戰系是美商洛馬的,聲納則是美商雷神的。魚雷也是軍售,美方先前已同意出售的MK48 MOD6 AT重型魚雷中,有18枚將配賦給潛艦原型艦使用。
MK-48 Mod6 AT長程重型魚雷的最高時速達到55節(約達101公里/小時),最大續航力在時速40節的狀態下可達50公里。與劍龍級潛艦現役使用的德製SUT重型魚雷相較,這型重型魚雷在導引及機動性能上都超過SUT魚雷,最高時速比SUT魚雷快60%,最大射程也遠25%。
外媒在去年11月曾報導,美國國防部發佈消息指出,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授予科學應用國際公司約1.24億美元的固定價格加激勵合約,生產MK-48 Mod7重型魚雷的後段/尾錐和燃料段的裝置,並提供技術支持;該合約服務對方包含美國海軍、以及對澳洲和台灣的對外軍售。
MK48 MOD7是該型魚雷的最新改型,它針對傳統和新興任務進行了改良,由美國與澳洲聯合開發,於2006年達到初始作戰能力。至於我國是否獲得出售MK-48 Mod7重型魚雷,未來是否運用部署在國造潛艦的2至8艘後續量產型上,相關人士則說,任何有助於提升海軍戰力的計畫,均願積極評估處理,但目前尚無法評論。

海軍劍龍級潛艦曾發射重型魚雷擊沉靶艦。

劍龍級潛艦發射潛射魚叉飛彈破水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