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F16V新雷達系統整合出問題 軍售預算或暴增
據台媒報道,台軍的F16戰機因系統整合問題,令戰機遭敵機鎖定時完全沒反應,若要解決這問題須再花大筆金錢,軍費開支恐增加至1400億元(新台幣.下同,約350億港元)。
報道引述一名退役機師表示,台軍F16戰機正提升性能至F16V,但換上新型雷達AESA後,反而干擾了戰機上的類比式雷達警告接收器(RWR),出現遭敵軍鎖定而不自知的情況。RWR的功能是,若戰機遭敵軍鎖定時,戰機會發出警告聲,並顯示敵軍雷達的方向和武器種類,令機師得以因應情況而作出應對。
舊瓶裝新酒,簡化嚴重,防守有餘,進攻不足的美製F16V戰鬥機
PS:這其實是一個埋雷的地方。有源相控陣雷達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T/R模塊的效率偏低,大部分能量轉化成了熱量,這就造成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工作時產生的熱量遠高於傳統PD雷達,需要更大功率的冷卻系統,自然也就需要更高電源功率。以F-16E/F爲例,其在加裝APG-80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時候,不僅保留原來的冷卻系統,又在加高的機背裏增加了另外一套液冷系統。
而F-16V並沒有提供額外的冷卻系統和電源功率,這也就證明了F-16V的APG-83性能相對於APG-80會縮水很多。以衡量相控陣雷達性能的T/R組件數量爲例,F16E/F的APG-80爲1020個,而F-16V裝備的APG-83據說要少於900個,這就嚴重限制了APG-83雷達的功率,在最大探測和跟蹤距離以及抗電子干擾方面會比APG-80弱一些
F16V缺乏低截獲率模式雷達告警裝置
這個應該是F-16V最大的簡化,可以說是很致命的。雷達告警裝置可以說是現代化戰鬥機的標配,沒有這個裝置,現代戰鬥機在空戰中可以說是難以生存。傳統的雷達警告系統通過接收自各個方向的雷達信號,並進行對比分析,一旦發現有相同特徵的雷達波對己方進行連續跟蹤或者鎖定,那麼就會立馬觸發警告。
▲雷達告警裝置
但是現代化的預警機、戰鬥機或者地面防空系統所使用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具備“低截獲率特性”,可以通過不斷的改變自身的雷達信號特徵,使傳統的雷達告警裝置完全不發揮作用。這樣一來,沒有“低截獲率模式雷達告警裝置”的戰鬥機將面臨與沒有雷達告警裝置的戰鬥機一樣的境地。
不過實際上F-16V雖然採用的是和F-22完全一樣的隱身塗層,但是僅能將正向RCS降低20-30%。而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就是美國一貫的作風,對出口爲主的F-16V進行了限制,其隱身塗層在全面性、厚度等方面縮水了,簡單點將就是覆蓋的地方少了,而且塗薄了,另一方面就是美國可能考慮到了泄密的因素。
這種程度的降低顯然並不能帶來太大的影響,再加上F-16V並沒有對F-16上影響隱身的機體結構進行隱身化處理,因此其正向雷達反射面積仍然達到了3平方米的程度。而像殲10C這樣的典型3.5代機的前向RCS爲0.8~1.5平方米。這也導致了不僅單對單的情況下,F-16V將被殲-10C吊打。就算是體系作戰,F-16V也將處於不利的境地。
美軍變卦、台灣重災?空軍F-16戰機電戰系統之爭方興未艾
而改採內嵌式構型來為其F-16C/D機隊提升電戰能力。美軍於2019年9月委邀L3Harris(L3H)與諾格(NG)兩家公司提出內嵌式電戰系統方案,以取代其F-16C/D戰機原先使用的外掛式電戰莢艙
美國空軍的此一決定,對於使用機體空間無法容納內嵌式電戰系統的F-16C/D Block 40/42以前構型的國家來說,造成了(莢艙式)電戰技術無以為繼的困境。而仍有141架F-16A/B Block 20(無法內置主動電戰系統)在服役的台灣,就是首當其衝的重災區。
gprs19 wrote:
台F16V新雷達系統...(恕刪)
韓國升級F-16V美軍升級F-16V都有問題大家都不在乎?大家都沒有監管機構!
只有偉大的國有良好的殲十C升級雷達完全沒問題👍!監管嚴格保證不放水!
你講的東西根本無法證實,別說F-16的東西你無法證實,連殲十上面的東西都是無法證實的。
巴基斯坦的軍艦是不是該好好幫人家處理一下
https://www.thedefensepost.com/2022/06/22/pakistan-chinese-warship-malfunction/amp/
因此在1、2、3號機都依序起飛後,4號機在7時29分起飛離地,約在300呎的空中,即發生座艙罩飛脫,所幸座艙罩並沒有飛出機場外造成地面人員受傷,而是在跑道東側五千呎處尋獲。
《蘋果》獨家 F-16升級 雷達竟失效 遭敵機鎖定沒反應 預算還要追加
若雷達警告接收器失效,遭敵人鎖定而不自知,在現在的戰場上,只有等死。
但洛克希德.馬汀公司完成第一批4架的F-16A/B戰機升級後,據了解,測試發現干擾問題,無法調整解決。知情人士說,主要是因為我RWR系統幾年前更新時仍採用類比式,與AESA的數位式會產生干擾,要再花錢將RWR更換為數位式系統。但因空軍執行F-16A/B升級案,預算已從1100億元追加到1296億元,甚至還可能增加到1400億元,不希望再增預算,還在找解決方案。
「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施孝瑋說,我方當年採購F-16A/B時,可能軍方人員沒經驗選擇類比式飛控電腦才導致干擾問題,要徹底解決,這筆錢「免不了要花!」至於我向美提出新購的66架全新F-16V戰機,因現在已經沒有類比式飛控電腦,應不會再發生同樣問題。
台灣F-16為何沒裝「防撞系統」 訊號整合大工程成卡關原因
為何需要重新開發?主要難度在於,Auto GCAS過去從未安裝在改裝版F-16V的前身,即Block 20上,因為機上的線傳飛控系統仍然沿用F-16A的類比系統,而非F-16C的數位控制,所以整合Auto GCAS的難度較高,技術上來說,應該是將升級版F-16V的飛控系統全面數位化,才有可能裝Auto GCAS,工程量非常大。

尴尬!台军F-16V战机疑似遭强电磁干扰,完全成了“无头苍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