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報導中有幾項消息,內容有點多,「海馬斯」只是其中一項,朱明沒有分批處理 (怪怪滴)
1、陸軍代號「銳霆專案」向美國採購40輛「M106A6」155公厘自走砲,因美方表明最快要2026年以後才能開始交運,無法簽訂發價書;加上該案從2020年就編列預算執行,2年內未完成發價書簽訂就要重新檢討等因素,據指出,國防部已核定陸軍A6自走砲結案。
2、美方同意出售新型A7自走砲,若改訂A7自走砲納入生產線中,其獲得的時間絕對比翻修A6自走砲要來得早,但是從A6自走砲改為採購新型A7自走砲案,也就是陸軍要重新建案,重提作戰需求與整體獲得規劃書來進行審查,其時程是否能趕得上2023年預算,以及預算額度是否還要變動,這都無法掌握,陸軍雖獲知可採購A7自走砲時,但其態度並不積極。
3、為讓陸軍遠程精準火力打擊的「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一次到位,陸軍以修訂整體獲得規劃書方式,將只採購了11套海馬斯,再增加採購18套海馬斯,達到美方評估要壓制中國東南沿岸軍事目標,所需要的29套「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打擊火力,全案國防部將先送行政院核定後,再列入2023年的國防預算。
4、海軍代號「迅捷專案」採購100套魚叉飛彈海岸防衛系統,全案目前進度未受俄烏戰爭影響,2029年年底前完成100套魚叉飛彈系統交運。是採用美國海軍2017年的測試認證的艦射型Block II來進行改良,除了配備電子燃油控制的高效發動機與全天候運行的主動雷達尋標器,彈頭重量減輕但殺傷力更大,其射程從130公里增加到200公里以上。,同時飛彈外殼精進採用可降低飛行時產生的熱度材質,讓CDCM魚叉飛彈更難讓作戰艦上的各式雷達與光學偵測系統發現。
5、當初美方說服我方採購100套CDCM系統時,製造商波音防衛是一百個不願意,主要是當初700多億元的報價是不包括研改的費用,希望作不成最好,經美方與沙烏地阿拉伯該國海域安全防衛分析後,沙國同意採購CDCM魚叉飛彈系統並分攤其研改費用;我方曾協調美方能在未來3年內出貨半數以上系統,並且交運台灣,但因沙國分擔了研改費用,首批生產的CDCM魚叉飛彈系統先交給沙國,我方獲得的期程仍依原訂計劃逐年分批,在2029年年底前完成100套魚叉飛彈交運部署。


PS:好啦,這下子一些先前的謎團就解開了,為何「魚叉」會遲交,射程是多少,是不是舊型,這篇都有答案了,台灣收到的「魚叉」就是先前波音競標芬蘭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