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拜登「軍事保台」有其戰略意義 並非口誤更不是失言!

針對昨天2022年5月23日 拜登稱若中國侵略將武力保台,
學者:美國台海戰略從「戰略性模糊」轉向「建設性清晰」
以下報導全文刊登。

拜登「軍事保台」有其戰略意義 並非口誤更不是失言!
新聞編輯採訪
2022年5月24日 週二 下午5:41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亞洲行,從南韓訪到日本,不但與南韓總統尹錫悅發表共同聲明,更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架構」(IPEF),同時也召開了「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領袖峰會,拜登此趟旅程確實把美國的「印太戰略」(Indo-Pacific Strategy)表示得相當清楚,不但提及軍事安全的合作,更涉及經濟安全的討論,拜登要建立一套多邊的合作計畫,劍指的就是中國,將其區隔在新的安全圈、經濟圈之外,當然這也關係到台灣的國家利益。

美對台政策未變 拜登稱武力保台是口誤嗎?

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cob Sullivan)日前對外表示,台灣不會被納入IPEF的首輪名單之中,不過他強調台美經濟夥伴關係的深化,是在雙邊的基礎上進行,顯然,美方並不想在尚未成熟的IPEF考慮台灣,畢竟目前該架構仍是處在倡議的階段,各國都還在觀望,而且又涉及到可能成員對架構內容的各種考量,此時此刻把台灣放進名單中,一來無助於台美在半導體與供應鏈等方面合作,二來將可能讓部分國家受到「中國因素」的干擾,台灣自然不會被列入目前順位之中。

台灣被排除在IPEF的首輪名單之外,看在中國及親中者眼中,當然是見獵心喜,無不在台美關係上見縫插針;不過,消息一出不到一天,拜登接受媒體提問時表示,倘若中國對台灣採取軍事攻擊,美國將以軍事力量介入來保衛台灣。拜登協防台灣說一出,立刻引起關注,台灣國內部分親中人士紛紛跳腳,一再以白宮「對台政策未改變」,以及拜登日後表示「對台戰略模糊不變」,來解釋拜登的「口誤」;問題是,拜登過去已有多次類似的說法,難道真的是「又失言」了嗎?其實不必然。

蘇利文在日前與中國外事辦主任楊潔篪對話後,曾表示「台海情勢升溫,是因為中國採取軍事挑釁的舉動」,顯然,美國反對中國一再對台進行軍事恫嚇,自拜登上任以來,多次在公開場合呼籲「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美國也在各種雙邊及多邊場合中,將「支持台海和平穩定」列入共同聲明,以及強烈表示反對中國片面改變現狀,這趟亞洲行,拜登與尹錫悅、岸田文雄也都再次重申,顯然,拜登多次提及美國會軍事介入的說法,是有其戰略意義。

維持對台「戰略模糊」 仍會「協助」台灣防衛

美國對台的戰略方針未有改變,換句話說,所謂的「戰略模糊」並不代表美國「不會軍事介入台海衝突」,而是要透過「不明說」的模糊態度,來讓中國相信美國有「介入」的可能性,從而嚇阻中國不要輕舉妄動;相反的,也同時透過模糊來告訴台灣,「美國也有不介入的選項」,台灣不能軍事挑釁中國,而且也必須加強自己的防禦能力。
說白了,無論是「清晰」或「模糊」都是要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這是依循情勢需要而調整,就算是模稜兩可,美國都不可能放任中國對台灣恣意而為,而拜登的介入說法,正是要提高戰略高度。

拜登不可能不清楚美國基本政策與立場,美方近期不斷強調美國遵循的是自己的「一個中國政策」,而不是「一個中國原則」,甚至美國國務院在一份官方簡報中,刪除「台灣是中國一部份」、「不支持台獨」的說詞,美國採取更明確的說法,一來是要中國清楚美國的原則未變,二來要警示中國不要給美國「塞話」;在連結拜登「美國軍事介入」的說法,其實就是要說給中國聽,中方不要再測試美國的底線,美國勢必會有反制動作。

持平而論,拜登身為美國總統,以總統之姿出訪盟邦,如果把他的「美國軍事介入」視為口誤或失言,恐怕是輕看了美國對台灣戰略價值的重視態度,或許拜登的說法出乎幕僚的意外,甚至這趟亞洲行並沒有類似議題的準備;不過,拜登這樣的說法並非首次,白宮會立即發出說明,以及隔日媒體再提問時,拜登也表示「政策不變」,其實就是要避免不必要的誤解。換句話說,以美國的戰略原則來看,本來就是要力保台灣不受軍事侵略,採取什麼手段協助台灣避免受到攻擊是策略的選擇,軍事介入是其中一個選項,無論怎麼選擇,就台灣的戰略價值,美國絕對不可能放任中國武力改變台海現狀。
2022-05-24 18:50 發佈
cougar2015 wrote:
針對昨天2022年5...(恕刪)



美國有像是對牛彈琴,中國可是堅持著統一地球的美夢
當任何國家同意了(世界只有一個中國)原則後,就等於向中國臣服,承認中國是宗主國
接下來的發展,很多國家都已經上演了
美國季辛吉一派師徒,他們在這中間賺到了非常可觀的財富,他們建構的世界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仔細讀季辛吉最近的公開談話就會明白,烏克蘭原本也是他們的一場買賣
別小看這些綏靖主義者,他們都是華盛頓的內行人,拜登爺爺也是
美國表面上在籌組聯盟,這只是連環計中的一個面向,骨子裡他們盤算的可不是正義公理
個人認為台灣別因美國態度略有改變就信心大增,美國只是在打台灣牌,而牌局還在進行中
如果中國共產黨換個願意回到鄧小平江澤民路線的領導人時,台灣就會再次被美國丟在一旁了
我們應該堅決擁護習主席連任執政,讓中國擴張計畫繼續推動,這樣台灣才會有些許的生存空間
在拜登總統就任前的近十幾年來,隨著中國逐漸大國崛起後,中國幾乎目空一切,在國際上耀武揚威,無論是經濟、軍事上都是積極的向外擴張。

相較之下,美國又顯得低調許多,歷任總統,在多次被問及解放軍武力犯台,美國是否會出兵,每每態度都是畏畏縮縮,答案都是模稜兩可,一再閃躲,看起來似已承認,中國國力、軍力已可與美國相提並論,並駕齊驅。再加上中國最擅長的大內宣,很多的小粉紅五毛,甚至認為中國的國力、軍力已超越美國,連美軍都不是解放軍的對手了。

美國以往這種畏畏縮縮,模稜兩可,一再閃奪的態度,長此以往,將會讓許多騎牆派國家倒向中共靠攏,美國的盟邦也會對美國的實力及信心,產生動搖,美國這個世界老大的地位,也將逐漸喪失!

拜登霸氣外露,直接了當肯定回答美國將會出兵護台,對美國強力領導所有小弟,如日本、韓國、台灣、澳、加、紐、英、法、德、義等北約國家,有著莫大的鼓舞,更加確立其世界老大的地位。

拜登此舉,鞏固了美國世界第一,聰明、睿智,本輕利重!
所謂一個中國.就是一個假象
自我催眠而已

照理說
真正支持一個中國政策
就必須與台灣切斷文化.貿易往來
讓台灣自己去跟中國投降
嘴上一個中國
但各國私底下還是拼命與台灣往來.甚至支持台灣參與各種國際經濟活動

可以說
用台灣問題來要脅中共國對外開放
就是另一種手段
1450眼中釘

當年即使冷戰時期美蘇間也沒有切斷文化經貿往來吧?

2022-05-27 20:19
台灣聰明、努力的人很多,經過多年的辛苦經營,台灣有很多的隱型冠軍,不單只有台積電。

台商遍佈全球,台商刻苦耐勞,台商最擅常的製造業,對美中貿易戰,産業鏈移出中國的成效,也有很大的關鍵。

若無意外,未來台灣整體國力,絕對是越來越強,在全球産業鏈扮演的角色,重要性也是在提升。

加上台灣的地緣及戰略的重要性,美國知道、中國知道,日本也知道。台灣不是美國領土,但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可能更勝南朝鮮半島的南韓,也可能更勝美國的一個普通的州。

所以美國沒有理由,讓這一肥肉溜走,更不可能讓它落到對手----中國的嘴裏。

另外,個人認為,促使美國總統公開場合下,做出保台承諾的關鍵力量是日本的呼籲,日本已明顯感受到,對中國數十年的補償及贖罪,並無法平息中國百姓,對上世紀日軍侵華,屠殺許多中國人的怨恨。

一旦台灣淪陷,中國下一個目標
就是日本了!
真心話

大冒險
美國只是把過去政策 逐步清晰而已

就如國務院說法: 從未改變過...

台灣丟失 就是整個西太平洋戰略大崩盤

老美承受得了這個後果? 準備龜回美國本土了嗎?

有沒其他可能 其實也有 就是共匪取得台灣後
習近平突然良心發現 天使心上身....
宣布永久中立 裁減部隊 銷毀核彈 把大批軍艦戰機毀掉沉掉
這種童話故事可能發生嗎?

全世界都知道美中必有一戰 包括口國與美國自己...
除非口國像蘇聯一樣自行解體
既然這戰一定會發生 那麼以台灣的軍力國力及戰略位置
誰取得控制 誰就佔絕對上風

只要美國不是戰略白癡 怎可能兩手一抽 直接放台灣完蛋給共匪控制?

想想日本在二戰晚期如此衰頹局勢 都沒打算放棄台灣 不戰而降或退出台灣
台灣的軍事部署 比起讓老美損失4萬人的沖繩還強...
怎會有白癡認為美國會直接把台灣丟了?

總之 美國直接放棄台灣 戰略上是不可想像的...

然而 台灣人也別以為美國不會放共匪拿下台灣 一切就要高枕無憂 這是幼稚的行為
就同二戰台灣曾被美國轟炸的史實 美國控制台灣勢在必得

真的發生戰爭 是不會在意台灣的損失的 雖然老美不至像共匪一樣 留島不留人
但要他們很認真考慮台灣的傷亡與經濟損失 是沒那麼簡單的(看看烏克蘭吧?)
因為共匪算是強敵 要戰勝不是絕對有把握的事 美國大兵的命可值錢多了..

除非台灣有足夠籌碼 例如戰力很強 可以取得聯軍作戰相當話語權
否則台灣就跟南韓一樣 戰時台灣與周邊戰事只會由美軍來主導整場戰爭...
國軍只能跟著美軍混 沒可能有主導權 美國這幾年已經在做這件事了...

台灣自己的實力與作戰能力越強 才能強化自身在戰時作戰 及戰後重建的話語權
否則 台灣若表現太糟 不堪一擊 就算台灣獨立 實質上也會是美國或聯合國託管
實際上被美國軍事統治... 如同二戰後的沖繩一樣..
雷蒙多:精密晶片7成台灣製、用於軍事 太不安全
2022/5/26 科技脈動

MoneyDJ新聞 2022-05-26 11:45:12 記者 郭妍希 報導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見圖)警告,美國最精密的晶片有高達70%皆產自台灣,這真的不安全,呼籲國會趕緊通過美國晶片製造法案(Chips for America Act)。

CNBC報導,雷蒙多25日在瑞士達沃斯(Davos)世界經濟論壇接受獨家專訪時指出,「美國最精密的晶片有70%向台灣購買,這些晶片主要應用於軍事設備。

標槍飛彈(javelin)發射系統大概要用到250顆晶片,你想要全部都跟台灣買嗎?這並不安全。」雷蒙多呼籲國會通過美國晶片製造法案,「讓企業在美國本土製造晶片,鞏固我們的未來。」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週一(23日)才說,若中國意圖入侵,會動用軍事力量捍衛台灣,引發北京當局強烈不滿。

被問到兩岸衝突對半導體產業可能產生的衝擊時,雷蒙多表示前景「並不樂觀」(not a pretty picture),且「非常可怕、難以防備」。

她說,「有些東西比價格還重要。美國國家安全是無價的。」雖然美國晶片製造法案已於2021年1月通過,國會卻尚未對分配資源的法案達共識,即便兩黨皆支持擴大國內晶片產能。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統計顯示,美國的全球半導體產能占比1990年還有40%,2020年卻已降至12%左右。

據報導,光是台積電(2330)估計就為蘋果(Apple Inc.)、亞馬遜(Amazon.com)、Google母公司Alphabet等科技巨擘,製造近90%晶片。


美國與日本、韓國締結半導體聯盟上週五(5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參訪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位於平澤市(Pyeongtaek)的超大晶圓廠,並與南韓締結半導體產業全新聯盟。

南韓新任總統尹錫悅(Yoon Suk-yeol)宣布美韓將打造基於高科技、供應鏈合作的全新經濟與安全同盟。Business Korea 23日報導,韓國半導體與顯示技術協會(Korean Society of Semiconductor and Display Technology)指出,美韓結盟暗示,美方選擇韓企作為生產夥伴,而非暴露在地緣政治風險下的台積電。

南韓的半導體產業預料將因兩國結盟進一步發展。另外,日美達成共識,將設立工作小組,研發次世代半導體(晶片),而據日媒指出,該工作小組瞄準的對象為2奈米(nm)以下的先進半導體產品。時事通信社、每日新聞、日經新聞等多家日本媒體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拜登在23日舉行首腦會談後發表的共同聲明中表示,日美將加強合作,打造半導體等強大的供應鏈,且將設立工作小組、研發次世代半導體。
很多人都說美、中最後終需一戰,如果是指軍事上,我倒不認為必然如此。

從美國上屆總統川普執政的後半任期,對中國就不斷的祭出一波又一波的經貿制裁、高科技技術的管制、抵制黑名單廠商、計劃性的帶領全球的產業鏈撤出中國等等,再加上這兩年多來新冠疫情的影嚮,整個中國內部的經濟、產業受損十分嚴重,且尚見不到底,可以說整個中國的國力,正在往下走,未來一定也會影嚮其軍力發展,澈底打醒「東升西降」,中國的強國夢。

如果這也算是一種戰爭,那麼美中大戰,其實已開戰好幾年了!

美國之所以能夠在這種型態的戰爭中,獲得「輝煌戰果」,除了美國是世界老大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底下還有很多聽話、但實力不差的小弟,例如:日本、韓國、台灣、.....,它還有很多有力的盟邦,例如澳、加、英、德、法、義等。

當兩方實力差距明顯的加大,弱的一方,主動挑起軍事衝突的機會,自然會減少了!
MICHAELCUB81 wrote:
對中國就不斷的祭出一波又一波的經貿制裁、高科技技術的管制、抵制黑名單廠商、計劃性的帶領全球的產業鏈撤出中國等等,再加上這兩年多來新冠疫情的影嚮,整個中國內部的經濟、產業受損十分嚴重,且尚見不到底,可以說整個中國的國力,正在往下走,未來一定也會影嚮其軍力發展,澈底打醒「東升西降」,中國的強國夢。

如果這也算是一種戰爭,那麼美中大戰,其實已開戰好幾年了!

如果這也算是一種戰爭
拜登考慮七月對中國免稅
算不算是一種投降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