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IDF 系列的氣動減速 ?

IDF 案之後, 出了 F-CK-1(經國) 及 T-5 (勇鷹) 兩型式.

觀察 攝友 近日台東志航的起降影片, 降落後的 氣動減速 方式不同, 那也安捏 ???

F-CK-1 襟副翼 朝上 , T-5 襟副翼 朝下, 水平尾都是升舵狀態 :
IDF 系列的氣動減速 ?

問題 : ........ ( 大舵面角度增加氣動阻力, 這點沒問題. )

T-5 重量較輕, 襟副翼 朝下, 應是高升力,
則輪胎與地面壓力較小, 輪煞時磨擦力不夠 ? 滑胎 ? ( 還好有 防鎖死 裝置 )

F-CK-1 重量較重, 襟副翼 朝上, 氣動力應是朝下的負升力,
則輪胎與地面壓力較大, 輪煞時磨擦力足負荷大, 煞車力道大時就高溫爆胎 ?

如果反過來 , 是否會好些 ??

各位看法如何 ?

參考 :
當然, 有減速傘的話是最好的.
F-16 的 襟副翼 是 朝下.
2022-05-16 7:19 發佈
照片的速度?我印象中民航機剛降落時是你說的翼面向上,機體壓下沒錯,低速滑行的時候是升力向上減重。

我曾經在機上思考過這問題,最後得到的想法是降低輪胎磨耗?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TW Energy wrote:
照片的速度?

照片來源 :
2022年4月22日 ( 截圖 )
莊孝爺 wrote:
照片來源 : 2022(恕刪)

主翼控制翼面全程向下,降落時有稍微打平,尾翼有向上。靠推力控制就可以降落?感覺很穩定。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TW Energy wrote:
我印象中民航機剛降落時是你說的翼面向上,機體壓下沒錯,低速滑行的時候是升力向上減重。

民航客機, 機翼上表面, 向上升起的是 擾流板.

有 降低升力, 增加阻力 的作用. 搭配下垂的襟翼, 一上一下, 就像 F-CK-1 尾部上下開啟後的減速板.

圖 : 空巴 A-321 落地後, 擾流板升起, 增加 氣動阻力 來減速.
TW Energy

感謝,下次有搭機再注意下。

2022-05-16 10:56
莊孝爺 wrote:
F-CK-1 重量較重, 襟副翼 朝上, 氣動力應是朝下的負升力,
則輪胎與地面壓力較大, 輪煞時磨擦力足負荷大, 煞車力道大時就高溫爆胎 ?
如果反過來 , 是否會好些 ??...(恕刪)

襟副翼(flaperon)在落地後滑行時向上打能夠減低升力、增加起落架接地力、增強滾轉控制,在側風降落時可能會應用。而該機全動式水平尾翼仍舊朝下。

F-CK-1著地後不一定會以此種方式滑行。

redshoulder wrote:
F-CK-1著地後不一定會以此種方式滑行。

一般, 主輪觸地之後, 飛機維持 高攻角姿勢 形成高阻力, 等速度慢些後到鼻輪下沉觸地.
這時, 有的放出阻力傘, 有的用控制舵面增加 迎風正面積 增加阻力來減速, 最終才用輪煞.
在輪煞之前都是屬於氣動減速.

我的問題, 是在鼻輪觸地之後的 減速階段, 不是低速滑行回機坪的階段.
同為 IDF系列的 F-CK-1 與 T-5 , 在同一機場 同時段 氣動減速方式 不同, 是好奇的地方......

影片: 民雄戰備道起降, F-CK-1 鼻輪下沉觸地後, 襟副翼是 朝上 .


佳冬戰備道, 近距離細看 ....
鼻輪觸地後, F-CK-1 襟副翼是 朝上 ; F-16 朝下.
莊孝爺 wrote:
我的問題, 是在鼻輪觸地之後的 減速階段, 不是低速滑行回機坪的階段....(恕刪)

我說的著地後滑行是指鼻輪觸地後的階段,而此時襟副翼的設定在滑入定點停駐前應不再更動。由下列影片可見F-CK-1在滑行時襟副翼也有不同設定。

莊爺眼睛很銳利 除了F-CK-1,確實還沒看過降落滑行時襟副翼朝上的。
莊孝爺
莊孝爺 樓主

無聊東看西看, 無意中看到不同的, 提出來大家討論看看.

2022-05-16 18:46
目的不同,做法就有差!

一般需要下壓力與減速,所以主翼上的襟副翼同時往上打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但是要等到touch down完成,三個輪子都接觸到地面才能實施! 水平尾翼的角度受到當時飛機速度影響很大,否則又會造成鼻輪抬升問題。
redshoulder wrote:
莊爺眼睛很銳利 除了F-CK-1,確實還沒看過降落滑行時襟副翼朝上的。


到目前為止,找到的機種都是朝下,只有F22、F-35是跟IDF一樣襟副翼朝上,其他的再找找中......




莊孝爺
莊孝爺 樓主

F-CK-1 F-22 F-35 .....這其中有什麼關聯 ??? [不知]

2022-05-16 16:56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