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武器”是指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人為地製造地震、海嘯、暴雨等自然災害,改造戰場環境,以實現軍事目的系列武器之總稱隨著科學和氣象科學的飛速發展,利用人造自然災害的“地球物理環境”武器科技已經能有很大的提昇,必將在未來戰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老天做的到的,人類應該也不難了台灣海峽可以說是台灣本島的最佳自然天險,與敵方隔海相望相互對峙,海洋狀況本就變化多端難以捉摸,偶國可加強研發所謂“氣象武器”,以人為力量 “適時改變”部分海洋狀況,讓敵人無法前進甚至畏懼出兵,更增添保障偶國家安全的籌碼利器台灣 加油
我記得川大統領在任時還問過他們的專家我左岸是否有這類武器,搞得專家一臉黑線……一次典型颱風單日釋放能量大約在5e19J,換算成TNT當量大約是1.2E10噸TNT,也就是240顆人類史上最大核彈“大伊萬”的威力。大西洋的颶風經常有在此基礎上指數增加的威力。造成海嘯災難的311大地震,能量相當於240000颗大伊萬。美國人十字路口海底核爆試驗,激起的數百米海浪在3公里外降低到兩米高。。。人類對氣象的直接干涉,最常見的不過是極小範圍的人工降雨。雖然哪怕解放軍報都提到過警惕氣象武器。但是已經飛出太空的人類,在地球母親面前還很渺小。再強的VTOL和直升機,在極端風力下也無法正常起降,更不用說用人類現有科技製造氣象武器···PS:說不定可以從劉慈欣那裡找找靈感,研究一下“球狀閃電”
找到一個相關的資訊,蠻高深奧妙~美國曾經有一個HAARP計劃,旨在研究太空電離層、發展新型武器和技術的一個研究計劃HAARP通過在地面某一點或多點上以迴旋振盪加熱的形式,把高能離子流沿當地的地磁力線,以一定的頻率發射出去,離子在迴旋振盪加熱的過程中,其速度越來越大,溫度越來越高,最終使氣體電離當帶電離子的密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如普通氣體中有0.1%的氣體電離),就變為等離子體。轟擊離子的速度加大,迴旋振盪加熱產生的帶電離子密度也會加大,結果就會產生不同高度和特性的等離子體有了這種等離子體,就等於在太空形成了各種形式的天然屏障。這個天然屏障既可以用來堵塞、干擾和破壞敵人的通訊,保護己方通訊,也可以把在太空形成等離子團——高電離化的空氣雲,作為一種強大的武器把空氣雲投向敵方的飛機、飛彈、衛星等目標的前方和兩側後,會產生旋轉力矩,使目標偏離飛行軌道,並在巨大的超重壓差和慣性影響下銷毀。整個過程只需0.1秒其實人造雨也是改變氣象的最基本方法
不要鬧了 搞氣象武器?人類妄想改變大自然 大自然也會反撲的!而且影響大自然的因素太多了 要花的經費比研發戰機飛彈成本高更多!所以全世界搞這個的國家只有那些強權而已!記得看文章的結尾!http://www.mnd.gov.tw/NewUpload/201604/DSAA-Vol6Issue4-%E6%B0%A3%E5%80%99%E8%88%87%E6%B0%A3%E8%B1%A1%E6%AD%A6%E5%99%A8-%E6%A5%8A%E6%83%9F%E4%BB%BB.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