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其實台灣真的應該勸美國向台灣買一些超音速反艦飛彈作為對反制中國航母的應急方案

航空母艦之所以不容易擊沉 ,原因除了排水量大之外


最重要的是有特別設計的裝甲保護


所以一般的次音速反艦飛彈不容易貫穿航母的外部保護穿甲, 進入航母的內部爆炸


雖然美國現在也是有在開發高超音速反艦武器


但是緩不濟急


而台灣的增程型雄風三型反艦飛彈明年就可量產了


所以我認為台灣真的應該勸美國向台灣買一些超音速反艦飛彈作為對反制中國航母的應急方案
2022-05-02 14:31 發佈
買一些核武豈不是效果更好
現實是台灣只幫老美消化冷戰過剩的戰機
敢自研核武?老美親手給你閹割掉
PSGOK wrote:
買一些超音速反艦飛彈

美國早在魚叉年代就做過研究
結論是設計佳的超音速SSM得手率相對設計佳的次音速SSM要低,又貴又不容易中所以不採用
結案

越戰有個慘痛經驗是一發小小60kg級高爆彈頭連貫穿哪個字都談不上,但就算沒沉也造成當下全船失能
什麼因素造成該艦白白挨揍才是老美更關心的重點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PSGOK wrote:
航空母艦之所以不容易(恕刪)


超音速反艦飛彈其實是一種不對稱作戰的武器,通常是弱國海軍為了嚇阻跟拒止敵海軍而開發的特殊武器。以美國海軍常備十個航母戰鬥群,單獨每個戰鬥群都足以輾壓其他國家海空軍的實力,我只要艦載機一波飛出去,那曾遇過擊不沉的敵艦。對美國海軍來講,他只怕中國航母聞風遠遁躲著不出來而已,作戰時從來就沒有拒止任何敵艦的需要,超音速反艦飛彈對他們來說重要性其實不高。
me5888 wrote:
AGM-158C

穿甲動能差太多了



AGM-158C的穿甲動能是魚叉飛彈的2倍

雄風三型的穿甲動能至少是魚叉飛彈的8倍以上

要對付航母 首重飛彈的穿甲能力


否則可能連航母的外層裝甲都難以貫穿


無法高效率的擊沉航母
萊七逃 wrote:
超音速反艦已經不夠看(恕刪)



我的文章已經說了

研發進程緩不濟急
PSGOK wrote:
我的文章已經說了研發(恕刪)


雄三原型有些技術是参考美國郊狼GQM-163A超音速靶彈
有需要美國自己拿去改一改就能變增程型。
對手都在發展極音速反艦A2/AD , 美國走回頭路用超音速反艦國會跟軍方不會答應。
自產都不夠用了你還想拿去賣。

科科才剛剛找了一千個人,都不知道齊了沒。

不要看不起次音速飛彈,老美和歐洲現在最新的最大的,都是渦輪次音速飛彈。

一顆魚叉就讓你航母艦橋死翹翹了,到戰爭結束那航母都是殘廢。

不用一直想打沉軍艦。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