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態度也明朗了,到現在還是不給它一個名字。雄昇,戟隼,飛戟,寫來寫去不是軍迷大概都搞不懂。
戟隼專案是六百公里級,大概生產了兩百枚,三年前又來一個飛戟二號專案,當時已經量產部分一千公里級飛彈。這個又被稱為雄昇系統。
現在看起來還是很務實的,主要還是以雄風飛彈為主。希望後續政府繼續加碼,讓反艦飛彈更多一點。
按照老美的精進方式,後續再來繼續改進匿蹤版本,飛彈零件整合,讓數量降低,加快量產速度與降低成本。
*************************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具有神祕色彩的地對地巡弋飛彈「雄昇飛彈」,在中科院飛彈量產廠房於今年6月完工後,將立即啟動量產作業,根據國防部最新送交立法院的專案報告內容透露,「雄昇飛彈」具有高爆丶散撒2種彈頭,可分別針對敵方堅固指揮所及掩體丶機場跑道進行反制作戰,這也是軍方首次曝光「雄昇飛彈」的彈種及作戰效能。
「雄昇飛彈」量產案為「海空戰力提升特別預算」8大項目計畫之一,預算額度為161億元,今年就將啟動量產作業,預計到2025年全案報行完畢。
相關人士透露,「雄昇飛彈系統」就是增程型的雄二E地對地巡弋飛彈,射程估計為1000至1200公里,打擊範圍可達中國內陸,具有源頭打擊戰力,估計量產數量至少達到百枚以上。
立法院在去年10月曾安排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委員進行2次的機密性質考察,分別赴生產飛彈的中科院系統製造中心及北部反艦飛彈中隊考察,中科院還對立委展示包括雄二次音速反艦飛彈丶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以及陸射劍二飛彈等多型武器系統,更首度將已量產服役的雄二E丶以及小批量生產的增程型雄二E地對地巡弋飛彈向立委展示說明。
對於雄昇飛彈的量產數量是多少?軍方在今年3月送到立法院的專案報告中,曾表示雄昇飛彈與雄二飛彈是共用生產線,兩者合計的年產能目前為81枚,在中科院飛彈量產廠房於今年6月完工啟用後,未來年產能兩者合計可提高到131枚,不過,這份報告內容也將雄昇飛彈的單項年產能,技巧性的隱藏起來。
國防部本週最新送到立法院的專案報告,則是進一步揭露「雄昇飛彈」的彈種及作戰效能,「雄昇飛彈」系統案,除了量產「雄昇飛彈」之外,還要籌獲2 處指揮所指管系統軟硬體性能提升。在主要裝備部分,「雄昇飛彈」具有高爆丶散撒2種彈頭,可分別針對堅固指揮所及掩體丶機場跑道進行反制作戰,執行期程為今年起至2025年止。
軍方曾表示雄昇飛彈與雄二飛彈是共用生產線,兩者合計的年產能目前為81枚,在中科院飛彈量產廠房於今年6月完工啟用後,未來年產能兩者合計可提高到131枚。圖為現役雄二飛彈發射操演情形。(翻攝自國防部影片)
TW Energy wrote:
美國態度也明朗了,到現在還是不給它一個名字。雄昇,戟隼,飛戟,寫來寫去不是軍迷大概都搞不懂。
戟隼專案是六百公里級,大概生產了兩百枚,三年前又來一個飛戟二號專案,當時已經量產部分一千公里級飛彈。這個又被稱為雄昇系統。
現在看起來還是很務實的,主要還是以雄風飛彈為主。希望後續政府繼續加碼,讓反艦飛彈更多一點。
加個雲峰。
我們不是小粉紅,知道也別說太多。
我們反艦飛彈+魚雷,數量已夠打中共3艦隊總合打3 5 遍。
1990年代初期 還沒有GPS的時代 科科院就已經發表地形地貌追沿的論文
這個導航方式跟當年美國巡弋飛彈一樣 唉 自從有了GPS要想飛多遠都可以
現在美國連軍用GPS都賣了 當然就很好用 實際上射程限制只剩下油箱容量而已
巡弋飛彈主要攻擊固定目標(臨時換目標非不可能) 最好用的當然是機場或固定設施
有人說攻擊停在港口的船也可以 但有其難度 畢竟目前的船都是柴油或燃氣為主
有個風吹草動就趕緊開到疏散地點 巡弋飛彈都是次音速的 飛行也要一些時間
不要以為這些飛彈就能夠打爛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鋼筋水泥體量用"億噸"來算的
就算能夠打了一個口子讓水溢出 下面還有一個葛洲壩攔著 能夠淹多少水???
我們巡弋飛彈的數量大概夠把台灣鄰近5-600公里主要軍機場給炸癱"幾天"
這不是甚麼神器 只能說是能夠造成對解放軍方傷害的一種武器 如此而已
在實際的運用上也是要審慎 不要去浪費在政治或是無意義的目標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