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豹自動炮塔可以行進動態中打移動目標,號稱打直升機也沒問題。那個射控黑白螢幕和在馬里烏坡爾大出風頭的螢幕看起來真像(難道台灣沒錢配置彩色螢幕嗎?)
我只有一個疑問,雲豹搭配美製30鏈炮 vs 烏克蘭BTR -4 30炮誰火力更快更致命?
JasonStock wrote:
這次老俄的火力擺出來嚇死人, 但是戰場整合還不如提供給烏克蘭的後方支援
這是一個誤區。
鵝軍北方確實不順,不名譽的後撤。但是在南邊情勢顛倒,變成烏軍慘敗。從鵝軍的外宣視頻可以看到大量烏軍屍體和被開罐的烏軍裝甲車輛。從美語教師在基輔週邊的視頻,美語教師只上傳鵝軍被開罐的坦克和屍體,並且口述該場戰鬥烏軍也有KIA/WIA ,但是他不得(被禁止)上傳己方戰損。
烏軍整體戰損是高於鵝軍的,所以烏克蘭對全球各國發動化緣行動,要補充它戰機到坦克到單兵個人裝備。鵝軍連續用火箭炮和真空彈狂轟烏軍陣地,每一顆真空彈爆開,底下的烏軍和百姓都不知道死了幾百幾千人。
烏軍是從北約倉庫不斷拿到反坦克軍火,補充能力大於鵝軍,所以觀眾會有錯覺以為烏軍靠著美帝強大戰場感知能力碾壓了鵝軍。其實烏軍打落牙齒和血吞,有口難言。
但這種砲的設計指標不在威力而在通用性,毛系帶B字頭的裝甲車一大半都裝這種砲,因為這種砲是極度輕量化的火砲,槍身重84公斤跟我軍大量使用的M-39 20mm機關砲差沒多少,但威力卻差一大截。最簡單的看就是一輛裝了30砲的btr-4比雲豹甲還輕一點但火力卻威猛許多,而雲豹砲多一組鐵殼砲塔少說也25噸以上了。而且2A72後座力比前一代的2A42砲少了三分之二所以注意看裝2A72的砲塔都不大,可以有效的大幅增加輕型裝甲車的戰力(國軍裝20砲的悍馬也能裝)。但也由於輕量化的砲管持續射擊的時間短不少,續戰能力與穩定性還是大毒蛇來的優秀。
所以雲豹砲跟btr-4對轟優勢明顯,但要是雲豹甲那就沒得玩了。
waff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