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戰俘問題愈來愈嚴重了....

2022-03-27 20:4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戰俘問題
俄羅斯連平民都炸了!這意外嗎?
烏克蘭說的話跟塔綠班說不會缺電一樣讓人相信。

塔綠班擅長網路戰、烏克蘭更是有元祖媒體戰的美國在後面協力操刀呢。

一看就有問題,

要也會用俄文,

寫英文幹嘛?

欺負我們塔綠班土,呆,傻,好騙,容易洗腦嗎
sbx700a wrote:
戰俘問題愈來愈嚴重了....

烏克蘭連自己國人都殺,該死。

烏俄另類觀點1/西方觀點外的烏俄戰爭 留學生指台灣訊息太片面

從白俄羅斯來台就讀博士班的F同學說,來自俄羅斯、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等斯拉夫國家的留學生大多使用Telegram交流資訊,他在上面看到不同於台灣的新聞採訪角度。
有倖存逃出的難民告訴記者說,他們撤離時是遭到後面的武力攻擊,
因為是從後面,合理猜測是來自城裡的烏克蘭人,很可能是極右派的武裝民兵。
sbx700a
sbx700a 樓主

...留學生F......

2022-03-27 23:11
royle67

從戰區撤離途中被後方攻擊! 然後呢? 這我怎麼看都是攻擊的俄方打的! 烏克蘭軍軍火要打也是打俄軍! 你是城裡的烏克蘭人(很可能是極右派的武裝民兵) 你會打裡面有可能有你親戚朋友的撤離居民? 繼續掰啊!

2022-03-28 0:12
看來戰場上很多俘虜呢...
cougar2015 wrote:

royle67
從戰區撤離途中被後方攻擊! 然後呢? 這我怎麼看都是攻擊的俄方打的! 烏克蘭軍軍火要打也是打俄軍! 你是城裡的烏克蘭人(很可能是極右派的武裝民兵) 你會打裡面有可能有你親戚朋友的撤離居民? 繼續掰啊!
2022-03-28 0:12

烏俄另類觀點1/西方觀點外的烏俄戰爭 留學生指台灣訊息太片面
2022年3月15日

烏俄戰爭持續延燒,國人雖然關心戰況的發展,卻未必能掌握不同的衝突面相,特別是台灣長期收播歐美主流媒體訊息,又處在中國的壓力情境下,一群來自白俄羅斯的在台留學生就提醒,台灣人因為生存壓力而支持烏克蘭,這種情感的投射可以理解,但國際訊息的接收如果太過侷限,並不利於台灣人研判現勢發展。

台灣媒體日前報導,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的7名烏克蘭平民,在當地時間10日試圖自基輔撤離時遭俄羅斯人攻擊喪生,這則殘害平民的新聞令人神共憤,但這則新聞並未說明是否查證、或確認攻擊的一方,就斷言俄方就是行凶的劊子手。

從白俄羅斯來台就讀博士班的F同學說,來自俄羅斯、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等斯拉夫國家的留學生大多使用Telegram交流資訊,他在上面看到不同於台灣的新聞採訪角度,有倖存逃出的難民告訴記者說,他們撤離時是遭到後面的武力攻擊,因為是從後面,合理猜測是來自城裡的烏克蘭人,很可能是極右派的武裝民兵。

F同學說,對入侵的俄軍來說,攻擊平民會受到國際的責難,最好是讓平民全數撤出,才能讓雙方軍隊正面對決,俄軍可以利用空優大規模掃蕩,沒有理由要留下老百姓,徒增自己的困擾,況且俄軍尚未佔領當地,居民撤離時受到背後射擊,很可能是來自城裡武裝民兵,但是在台灣看到的消息,卻都沒有做合理的懷疑與查證,就一口咬定是俄軍攻擊平民。


「從台灣新聞上可以感受到,台灣人把烏俄情勢投射到自己身上,好像看到很可憐很小的台灣,對上很大很可怕的中國。」F同學說,他可以理解台灣人的這種情感投射,但事實上烏克蘭並不是一個「可憐的小國家」,它的面積跟德國、法國差不多,人口大概是俄羅斯的三分之一(俄羅斯2021年人口約1億4千萬、烏克蘭約4千3百萬),而且烏克蘭國家內部種族、宗教複雜,台灣的情況不能拿來與烏克蘭相對照,台灣政府與人民應該多從不同面向了解當地的情況,民主社會是建立在充足的訊息下,才能做出更完整而健康的判斷。

F同學說,他在台灣看到引用烏克蘭與西方媒體報導,把烏俄的戰爭描述成「屬於歐洲的先進、乾淨的烏克蘭」對抗「老舊、腐敗的俄羅斯」,甚至還有擄獲俄軍二戰時期的大砲,顯示「俄羅斯很破爛」。但他憂心地指出,他從親俄國的新聞上所看到的,卻是先進的戰車、飛機與無人機,「我覺得心裡很難過,我很擔心,要是烏克蘭人民覺得俄國很容易打,(作戰的時候)是不是會太隨便」,擔心外界片面接收俄羅斯很弱的消息,造成誤判形勢,反而不利烏克蘭。

來自白俄學生的另類觀察觀點,恐怕並非無的放矢,而且就活生生反映在台灣官員備詢的場景上。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立委質詢時,搞不清楚外交部是由哪個單位負責烏克蘭業務,官員明知烏克蘭會是質詢焦點,卻也未掌握烏、俄在台留學與居留人數,看來雖然政府大力相挺烏克蘭,民間也迅速募集超過新台幣5.7億元的捐款,但官員對烏克蘭情況似乎未能完全掌握。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痛批,吳釗燮做為堂堂外交部長,面對立委質詢時,卻不懂蘇聯解體後的獨立國協與東協的差別,負責業務的司長也搞不清楚烏克蘭是否為業務所轄的國際組織成員,連國關學者出身的立委羅致政也不知道烏克蘭根本沒有簽署正式加入獨立國協,「大家都在混」。他指出,雖然台灣決定跟隨美國的外交政策,但外交不是當人家的「石頭狗」、呼來喚去,在資訊上「偏食」,也會營養不良,不利於台灣發展國際空間。
alexlin1

F同學是甚麼屁阿,這種假新聞起手式的發出來有意義嗎? 這種三無採訪(無照片、無名字、無法查證)十之八九都是記者自己腦補寫的,要自創F同學、U同學、C同學、K同學有難度嗎

2022-03-29 14:42
所以說囉
不才不是一直強調~ “不留腐乳”
侵入是敵,敵不可留,留者後患也
處置腐乳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來者是敵,是敵就殺,敵不死大患也
打仗要記得一件事,留一顆子彈給自己
萬一被俘,自己保留人生最後尊嚴

被俘者命運生死難測,受盡屈辱尤難逃一死
尚有一計可保全身,加入被侵略方共同反抗侵略者,侵略者一出動就已與死神同行,這是侵略者的宿命

發動戰爭既是殺人行為,攎獲惡敵宜速速除之,絕不可留後患亂己軍心,大忌也

征戰心腸如鐵,不假思索見敵就殺,可壯己志可振吾心,堅固團隊禦敵意志,克敵制勝也

殺!見敵就殺,保國衛民不遲疑
台灣人民硬起來,保家衛國靠自己
老百姓都炸了 還會考慮戰俘嗎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