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戰,讓我們感受到戰爭其實距離我們比想像中的要近得多。
我們面對戰爭的預備是什麼?
這問題可能問得太大了,我們把問題縮小一下: 在最近所謂史上最操的教召裡,那些教召後備軍人手上拿著的T65K2步槍,是否能夠適應現代化戰爭的需要?
先不要討論啟封封存武器,動員機制,要不要練刺槍術,還有”都已經打到陸戰了,表示海空軍都玩完了”那些議題,讓我們單純來檢視65K2步槍,這把設計概念介於M16A1跟A2之間的的活塞短衝全尺寸20英吋細槍管型自動步槍,後備軍力的主力輕兵器,有哪些可以進化改良的地方?
換個方式來討論好了,一把現代化的步槍具有哪些特性?
個人認為第一個特性應是軌道化(M-LOK, Keymod…),軌道化提供了現代化步槍一個設置容易 (configuration friendly)的平台,眾多不同的瞄鏡,配件及裝備可以隨著任務的需要藉著軌道平台來安裝或是拆卸。
第二個重要現代化特性是模組及免工具化的設計,所謂模組化設計是讓槍枝零件的拆卸與維修保養都能夠更有效率,最大程度減少工具來做拆卸跟維修來更換重要零件。
再來第三個現代化特性是ambidextrous,這個中文應該是左右皆可,表示槍枝的操作介面應該是左右手皆可操作,應該包含了槍機拉柄操作,槍機後定及釋放控制,保險及射擊模式選擇控制,以及彈匣釋放紐。
用上面提到的三個步槍現代化特性來檢視六五系列步槍的設計,開始思考六五式步槍可能的升級方案。
六五式步槍升級計畫啟動!!
省略不提的是工業化進步後的材料科學,可以改善槍管及其他關鍵零件的耐用度及精度,升級與現代化也可包含這部份。
竊以為六五式步槍的強項是活塞短衝系統,活塞短衝系統讓槍枝運作復進最重要的槍機保持乾淨,也讓槍枝保持高度可靠性,這個一定要保留。
下一步就是軌道化了。
軌道要加在哪裡呢? 上槍身還有護手都可更換成有軌道的,所以六五系列的上槍身跟護手都要換掉。
六五系的護手固定方式還有槍管螺栓設計有一些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首先那個活塞連桿的簧座像個貞操帶似的把槍管螺栓”保護”起來,如果要更換槍管基本上要出動電鑽把簧座固定在上槍身的鉚釘破壞才可以,然後還要破壞性地移除下護手,更不要說那個上護手固定螺帽容易鬆脫遺失的問題。雖然K2版本護手內增加防熱鋁片,但上述其他奇怪的設計不變,K2的提把雖能安裝瞄鏡,但是只有特規形式可以安裝,基本上見過那種瞄鏡的人不多,所以沒有保留提把的需要(更不要說在提把上裝瞄鏡瞄準線過高的問題)。
軌道護手決定採用與delta ring(星狀環)的槍管螺栓相容的Midwest Quar-Rail護手,一方面解決了舊型護手非常不理想的固定方式,另一方面直接使用delta ring上面的孔洞為活塞連桿簧座,基本上就是將簧座與槍管螺帽合一,少了簧座那個貞操鎖,更換槍管將不再是件”破壞性”的維修。
如果需要清潔活塞系統,只需要壓下delta ring就可以打開護手,非常方便。
上槍身只需要換成平頂有軌道的即可,購入AR15的上機匣,只需要將原來DI的瓦斯管通過的地方擴孔至65式活塞連桿可以通過即可。

前護手cap也需要修改原來給瓦斯管通過的小孔擴大讓65系的瓦斯缸管可以通過。

因為六五系列與M16槍系除了一個是活塞短衝另一個是氣體直推之外其他零件都極其類似,上述這些修改都可以很快完成,而且所需的AR15(M16)零件到處都買的到。
另外找了支M16A1 20吋的pencil profile槍管,將65系的前準星座安裝上去。



噹噹噹,完成了! 六五步槍初步升級完成! 且讓我們命名她為65K4步槍吧~

跟老大哥們合照一下!

升級之後的65K4步槍將可以安裝各樣瞄鏡,夜視鏡,內紅點,腳架,前垂直握把,戰術槍燈,雷射照明標定裝置,甚至是槍榴彈發射器,隨著任務需求做調整,戰力一舉提升到2022的水準!
其他的升級套件還有防火帽,我安裝了VG6槍口裝置,可以有效減低全尺寸步槍原來就相當平緩的後座力( recoil impulse),同時亦可抑制槍口上揚度,讓follow up shots或是三發點放槍口穩定度增加許多,命中率++。
另外我還安裝了更符合人體工學的Magpul 握把,以及精準射擊的single stage競賽用板機,完全是DMR ready。
下一步就是試射了,緊張緊張,還沒有試射的話就不要說太滿,什麼戰力提升至21H2碗糕。
試槍那天上了山,天氣超冷,雪跟雨混著下。
每次要第一次打自己組裝(build)的槍都會很緊張。
開苞試射第一個彈匣內裝只一個子彈,先確認活塞連桿可以讓最後一發槍機後定,這樣子表示瓦斯量夠推動槍機復進(cycle)走完行程,如果擊發後槍機可以後定,再進行下一步,就是裝兩發子彈在彈匣,然後繼續試射。
很幸運地,試射順利,打了20發槍機復進跳殼功能通通正常。拋出的彈殼穩定堆在4點半兩公尺遠一區。
下一步就是用提把鐵瞄照門歸零,鐵瞄歸零後再裝上LVPO瞄鏡歸零。
65K4全尺寸步槍打起來非常舒服,可以用瞄鏡的感覺真好,看得清楚打起來的爽度就是不一樣。
雖然又雨又雪,山上其他比較長距離的射擊位置都被別人佔去了,沒有辦法把標靶距離拉遠,不過這距離初步歸零已經足夠,下次去100碼的靶場基本上一定會上靶紙。
同一天登場還有T91,因為新購入了Primary Arms 3X瞄鏡,也一起拿來歸零。

PA這新出來的三倍瞄鏡視野算大,瞄準線亮度夠(大白天可用)瞄準線刻度也很實用,很直觀的子彈落點刻畫,3倍放大,最大的優點是重量超級輕,體積又小,非常適合放在T91上面,唯一可以拿來說的缺點就是 eye relief 略短,眼睛要貼著。三百塊左右的價格我覺得物有所值。
好,拉回主題,基本上要現代化65槍系其實困難度不高,畢竟如上所述,65槍系與M16近親的關係讓許多零件可以互通,也就是這樣讓這個升級的過程其實很平順。如果要加碼,國外也有許多精射型槍管可以一併加入升級套件。
下面這一段看起來可能有點可笑了,請多包涵!
假如有現役的長官或是國防高層看到此文,我也想在此不要臉的做出一個卑微的呼籲跟請求,教召的改革一般來說是正向的,教召部隊拉出去照表操課打靶行軍總比以前整天看電視好,但是請認真開始思考後備兵力輕兵器升級現代化的預算跟計畫,全尺寸自動上彈步槍加上瞄鏡絕對可以讓敵人在3-400公尺外就備感壓力(這樣就不需要拚刺刀了!),升級後的65式甚至可以考量跟T91現役做中距離配置,用這方式得到連排級DMR其實非常affordable! 不需要太多經費,少買一兩顆飛彈就可以升級很多65系列的步槍。
請慎重考量,我們距離戰爭真的不遠。
謝謝。
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