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帝國海軍DDG(X)次世代超神盾防空驅逐艦概念圖

四面陣列分前後了?超神盾秋月化?
帝國海軍DDG(X)次世代超神盾防空驅逐艦概念圖

其中艦橋前方的32-cell Mk-41,可更換12-cell大尺碼垂直發射器,估計是要用來搭載極音速飛彈.....
USNI NEWS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2022-01-19 0:45 發佈
注意到有幾個特點:
1、艦橋往船舯方向移動,艦艏長度拉長,看來系統的重量應該不輕。

2、兩套主機前後距離明顯加大,並且兩面雷達陣列往直升機庫上方擺 (應該還有一面電戰天線)。

3、SLQ-32(V)7的電戰天線真的是龐然大物,都快跟SPY-6一樣大了,顯然美國不走歐洲AESA MFR整合偵蒐、火控、電戰、通訊的路,而是讓SPY-6專心防空和反彈道。

4、簡報中說明艦艏B砲位VLS是32管,可是圖中是48管?跟伯克級不同,後方VLS組從機庫位置移到艦橋後方。

5、未來可以再加模組上去增加負載空間,同時SPY-6會從14呎增加到18呎

6、沒有方陣系統,只有兩組RAM未來改成兩組600KW雷射做為近迫系統

7、SPQ-9B進化為FXR (四面小陣)

8、US Navy還是很執著的保留了三個碟子 (照明雷達)

看看藍色字的部分,這艘船部分次系統都還在開發中,看來是會先建造初期版本,之後再漸漸換上期待的系統 (轉頭遙望台灣海軍高層中)。
MK-41維持現在柏克3的96-cell....加裝150kW級雷射,電力分配越來越重要了。
很多設備都是寄望未來發展後才裝上。至於台灣海軍嘛.....只想一步到位,好高騖遠,都已經懶得罵了.....繼續這樣搞,有快艇可以開就不錯了只有高層出來壓著海軍的頭才有辦法。
天衣神水 wrote:
注意到有幾個特點:1(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BUCK wrote:
MK-41維持現在柏克3的96-cell....加裝150kW級雷射,電力分配越來越重要了。(恕刪)


柏克flight III已經近萬噸,DDG(X)會超出不少,接下來的 future版又會再增加,難怪老美要搞「星座級」,這種高貴的東西沒辦法像「伯克」一樣一招走天下,就是帝國海軍也吃不消,難怪老美要搞「星座級」,看看星座級的配置,如下圖,很雞肋的,只有SPY-6是亮點 (但是不知會少掉多少個RMA),US Navy確定要走回冷戰時期高低配的模式,一些喜好觀星的人士可以休息了,防空艦的部分台灣還是自己來比較實際。

BUCK wrote:
四面陣列分前後了?超神盾秋月化?


甚麼秋月化
你把提康德羅加級放哪啊
天衣神水 wrote:
柏克flight III...防空艦的部分台灣還是自己來比較實際 (恕刪)


很雞肋的?
你在鬼扯啥啊

憑台灣薄弱的國防工業
別幻想了
到最後還是一事無成
幾年後熱艦租借勃克級1A

台灣還是一步一腳印
學習韓國從蔚山級開始 KDX-1 KDX-2 KDX-3.....

先從2千噸上下的仁川級這種級別開始
小步快跑到4千噸的KDX-1 6千噸的 KDX-2......
否則....有夢最美
天衣神水 wrote:
柏克flight III...(恕刪)


目前聯合船舶設計中心就沒有五千噸以上萬噸以下新代巡防艦的規格圖紙與計算書可供參考, 加上使用單位海軍好高騖遠想一步到位又想省錢, 標準要馬兒好又要好馬少吃草, 當然一事無成的巡防艦專案管理災難

面對敵方大型化還有考量生命線維持, 部份PESA及部份AESA(中科總成還不到位只有接收器而已)搭配覺得仍是選擇之一, 至於軍方那個未來主力艦=驅逐艦就先放一邊好一陣不要肖想, 能把巡防艦這攤給收好就已萬幸

要不先看看老美賣不賣星座級規格, 至於接收提康還有柏克級準除役艦, 老美政府沒放出同意風聲就不用再想了, 歐洲巡防艦船體也可洽詢授權可能, 軍方要能拿出搞水下載具的企圖與行動力不就好了, 還有還是得給中科一些支持, 因為處境特殊本國高科技軍武獲得不是近年關係增進就一定都能向外取得無礙
小客5509 wrote:
目前聯合船舶設計中心就沒有五千噸以上萬噸以下新代巡防艦的規格圖紙與計算書可供參考⋯⋯⋯

⋯⋯要不先看看老美賣不賣星座級規格, 至於接收提康還有柏克級準除役艦, 老美政府沒放出同意風聲就不用再想了, 歐洲巡防艦船體也可洽詢授權可能(恕刪)


星座級就是用義大利版歐洲巡防艦為藍本,兩者艦體系出同源,按照老美未來這種高低配的方式,星座級的定位就跟「諾克斯」、「派里」一樣,是艦隊中可犧牲的戰力,所以不會有太敏感的科技在上面,台灣如果要爭取的話希望是很大的,但是,可能會跟當年的「成功級 」一樣閹割掉一些東西,就是船體OK,配備再一一檢討的意思,因為沒有艦艏聲納,拿來台灣用也是要改一下圖。

另外,海巡嘉義艦直接開國際標找人畫圖紙的方式也是可以考慮,聯合船舶設計中心沒有五千噸以上萬噸以下圖紙的問題或許只是軍方的說詞而已。
royle67 wrote:
憑台灣薄弱的國防工業
別幻想了
到最後還是一事無成
幾年後熱艦租借勃克級1A(恕刪)


高層一聲令下,軍方連潛艇這種東西都辦法去生出來

去弄防空艦和搞出潛艇兩個任務,哪個難度、風險比較高?

東西做不出來的問題是因為官僚系統?還是技術能力?用心想想就會得到答案
忘了老祖宗
不過還是比較像秋月啦
royle67 wrote:
甚麼秋月化你把提康德(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