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人多誠實,不是很可愛嗎?
則 1800人/ 72年 = 25人/年. 意即, 平均一年殉職 25名飛行人員.
這 25名中, 有的是飛單座, 有的是雙座, 也有極少數中大型機一次殉職 12~40人不等.
再加入 成功跳傘逃生, 但是飛機墜毀的......
粗略估算一下, 一年平均墜機 10架...... 建國以來估計墜機 720架......
別太計較, 粗估而已 ..........



想知詳細數量, 可去問解放軍空軍........
不過, 當心被扣上 [ 意圖勾結境外勢力, XX國家機密 ].
shaupenhauer456 wrote:
現在大陸對台用的就是(恕刪)
你錯了...
俄系戰機最大問題就是發動機壽命
平均只有歐美系的1/3甚至更低
所以匪軍戰機要維持與國軍相同的執勤與訓練強度
至少發動機準備數量及翻修時間 必須要國軍三倍以上
且這差距越來越大
台灣新購入的F-16V 引擎壽限 達12000小時
超過舊款8000小時 50%
這是西方國家的標準優勢 沒什麼可講的....

俄系戰機的優勢在造價低廉 裝配相對簡單
適合"戰時"大量生產 可以以量取勝 其他主戰裝備如戰艦 坦克也是如此...
問題戰爭不是每天打 後勤維護/出勤卻要每天做
考量這些狀況 歐美戰機反倒是便宜的 除非共匪沒認真操裝備
只打算靠五毛嘴砲打仗....

否則實際上維護成本當然高於國軍不少
況且 國軍只負責自己周邊空域
原則上只在本島200~300公里內
匪軍卻要多方巡邏鬧事 甚至跑到釣魚台附近
油料及引擎耗損只有比我國及美日更兇...
老美大部份只派像MQ-9 或E2之類至台海中線與靠中國大陸空域...
成本又低得多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