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盲要問
現代的戰鬥機都電腦化了,身上也揹了一大堆飛彈炸彈,機砲還是必要配備嗎?
如果用戰機的機砲掃射地面目標是否需要高超的駕駛技巧? 對飛機而言危險性很高嗎?
甘溫喔
trooper62 wrote:
現代的戰鬥機都電腦化了,身上也揹了一大堆飛彈炸彈,機砲還是必要配備嗎?
機炮存廢這問題一直以來有兩點因素:
(1)飛彈有最小射程限制:
低於這個距離飛彈無法來的及進入能追蹤目標的狀態,或是擊中目標後威力會波及到自己(不單指炸到,撞上或吸入碎片也是嚴重會機毀人亡的),這個問題最經典的狀況就是越戰時美軍的F-4沒有配備機炮,曾有發生過北越的Mig-19纏鬥時落於下風,打不過甩不脫之際乾脆就減速賴在F-4近距離的前方,由於太近有誤擊風險此時友軍無法援護,低於最低射程響尾蛇無法開火,沒有機炮所以除了瞪他以外F-4駕駛沒有其他事情可做.
(2)飛彈沒有攻擊以外的選項:
現實戰例中機炮除了攻擊以外還有威嚇警告射擊一類的用途,蘇聯擊落韓航事件事後駕駛說有進行威嚇射擊試圖驅離或迫降客機,但事實上是當年蘇聯本土防空軍的Su-15根本沒有機炮,所以當下只有一發飛彈把他打下來這種選擇.
您這問題就跟已經有又遠又準的反戰車飛彈甚至步槍了為何還是要帶刀子?
一發貴森森的標槍反戰車飛彈表定可以攻擊2500m的目標,最遠有打過4200m,但卻無法攻擊75m以內的目標.
M16步槍一把大約長100cm,版上應該很多人打125或250m都遊刃有餘,只是目標低於5m內移動時就會有難以追瞄的可能,低於1m內時再怎麼開槍也打不中了.
為了預防這種時刻總是就需要便宜好帶以備不時之需的計劃B嘛,刀子拳頭都好啊.
> 如果用戰機的機砲掃射地面目標是否需要高超的駕駛技巧?
需要,空對地攻擊一直以來有兩個挑戰
第一是要找到目標
飛機很快很高離地面目標很遠,這其實就算有現在電子儀器輔助對於要找到躲好的地面目標依然是有相當挑戰性.
第二是飛機非常快
對地攻擊是以秒計的在冒著撞地墜毀的風險.
而現代戰機速度越來越快(應該說除非特別有設計過不然飛機無法慢慢飛),識別,瞄準,射擊,脫離要在很短時間內完成,任何一個環節搞砸了就會撞地或沒打中或打錯目標.
2003年3月28日在波灣2架美軍A-10爽虐地面車輛,導致車上的英國自己人1死4傷.
2016年4月12日挪威1架F-16戰鬥機在無人島進行模擬攻擊訓練時誤認目標,攻擊了旁邊監視演習的塔台,當時裡面有3名軍官幸好無人受傷.
2017年1月31日美國空軍1架F-16對地炸射訓練時誤把1輛民眾的小汽車當成射擊標靶,造成汽車駕駛死亡
(其他一大堆對地攻擊練習中犯錯結果直直插進地上或海裡的就不列出來了.)
> 對飛機而言危險性很高嗎?
很高,除了敵軍反擊之外撞上各種東西都是很有可能的.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ASRAAM wrote:
最經典的狀況就是越戰時美軍的F-4沒有配備機炮,曾有發生過北越的Mig-19纏鬥時落於下風,打不過甩不脫之際乾脆就減速賴在F-4近距離的前方,由於太近有誤擊風險此時友軍無法援護,低於最低射程響尾蛇無法開火,沒有機炮所以除了瞪他以外F-4駕駛沒有其他事情可做....(恕刪)
美國空軍在1966年中期的任務歸詢報告就已提及北越空軍速度較慢的MiG-17利用F-4C未裝備機砲的弱點,在不及AIM-9 Sidewinder飛彈兩英里最短射程的半英里距離處,藉半徑較小的迴旋機動躲避F-4C;且當時此種防禦機動已多為北越MiG-17所採行。北越空軍在1968年底才獲得MiG-19。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