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新一代巡防艦「迅聯」爭議 海軍、中科院立院大對質
2021-12-29 11:20 聯合報 / 記者洪哲政/台北即時報導
海軍籌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因海軍與中科院對艦上所配備「迅聯專案」戰系、雷達研發成果認知不一,全案延宕。兩方今在立法院「大對質」。海軍參謀長蔣正國表示此案沒有要停,但因科研項目需要再精進,原研發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海軍希望採主動式雷達,「評估無法按計畫節點來執行」;但中科院長張忠誠則說,中科院研發的雷達沒有外傳所謂「過大」問題,海軍自已也裝到艦上並與美國戰系構連運用,沒有延誤。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上午審議國防預算案,海軍籌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明(111)年編列508萬6000元業務費,會議裁示全數凍結,在繳交書面報告奉核後解凍。外傳海軍一度欲改造2000至2500噸的輕型巡防艦,質詢間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要求海軍說明台海周邊經常出現的中共艦艇是什麼型號?蔣正國說,固定的是1500噸的056A與054,但進一步詢及海軍是否己確定另起爐灶?在國防部長邱國正席間關注下,蔣正國表示,後面建案還在評估,海軍會按國軍建案投資規定辦理,希望明年能定案,構型目前還在評估。
針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研發進度,蔣正國表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當時規劃構想是希望汰除濟陽級艦,如再造沱江級後續艦是為汰除原有的錦江級艦。此案執行過程中確實因科研項目海軍認為需要再精進,有部分裝備要再確認,評估無法按計畫節點來執行。
蔣正國說,對科研項目中的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這是10年前提出的案子,當時的技術水準確只能研發被動式的,現在則是以主動式為主,海軍為因應後續作戰需求,後續希望以主動式雷達,採40年全壽期。
他表示,對整體構型,海軍確實有其他規劃,如王定宇所提我們所面對對岸偵巡艦噸位數,海軍正作相關考量作整個兵力規劃,但確實還沒定案,不適公開說明。
中科院長張忠誠則表示,新一代巡防艦的科研案就是「迅聯專案」,此案之所以延宕,是因為中科院對美採購MK41垂直發射系統延遲1年,因此全案延後1年,研發的戰鬥管理系統、3D被動式相位陣列雷達,都已全部完成。
外傳中科院研發的雷達過大?他說,中科院已多次澄清,此型雷達是針對當初近岸巡防艦來作的,沒有過大,符合規格,只是現在研發的被動式雷達,海軍主動定3D相位陣列雷達,也剛在今年作完測評,明年才會陸續安裝到艦上,並沒有落後所謂一、二十年,「海軍自己的、(聯結)美國的」。主動式的固定雷達現也寫了研發案自己作,並沒有延誤。表示,海軍的需求,中科院必須努力達成,海軍認為有些地方還要再精進,中科院會加緊腳步建案來作。
蔣正國說,「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沒有要停,後面建案還在評估,海軍會按國軍建案投資規定辦理,希望明年能作定案,構型還在評估,沒有定案。
PS:這篇有很多料,所以報導全文照貼,黑字加粗字體部分是重點
新一代巡防艦的構型確實有其他規劃,只是還沒定案,照這篇看來可能會採高低配的方式
海軍有把中科院的PESA裝上軍艦和美國的系統構連運用,很有意思,這邊指的美國系統是哪一套,是成功級原有的MK-92 Mod 6嗎?
倒數第二段講得不清不楚,是海軍自己拿了外國的AESA聯結美國的戰系來評測?(難道現在法國和美國聯手了?),還是指稱海軍訂了中科院的AESA,明年會陸續裝到艦上連結美國的系統? (海鷹眼 + 成功級?),同時,中科院的AESA固定陣雛形已經做出來了?還是中科院在做最後的掙扎?這一段有很多謎。
10年前海軍給中科院的目標中科院已經完成,但是現在海軍要求主動式的雷達,所以中科院只能重新來過....這算是誰的問題?又要等幾年研發AESA?如果繼續研發那麼pesa的支出可以當作經驗累積,如果外購就一切作廢
BUCK wrote:
如果為真,喊了很多年的成功級升級有望不過還要看海軍要不要把LAMP III順便補足....(升個五艘大概就極限了)
「聯合」的報導似乎有漏,下面這篇 下一代巡防艦一延再延 熱租提康德羅加級納考量,是這樣說的 「「美國海軍3D主動雷達在今年才進行戰術測評,我們並沒有所謂延誤。」,張忠誠也表示,會建案加強腳步來做。」,以毅傳媒這篇來看,是中科院用美國SPY-6的例子來為自己辯解「沒有延誤」。
所以「海軍主動定3D相位陣列雷達,也剛在今年作完測評,明年才會陸續安裝到艦上」,這點來看,「海鷹眼」明年實用化上艦的機會很高,第一個候選者大概就是「玉山軍艦」了,至於成功級的話,則有待觀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