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但如此
共軍機隊如入無人之境,
台灣國防
將遭到毀滅性打擊
老共確實有開發出不錯的干擾技術,但是設備上還有一些距離,真正開戰前,老共能取得多少作戰頻道的資訊,才能在第一時間干擾台灣的雷達?? 嚴格來說,跳頻的演算法的重複性要能全部錄下,分析過後才能在干擾時去預估下次跳頻的頻率,精算跳頻的延遲,產生假目標的位置等等,這個操作要依靠事先蒐集到的跳頻訊號分析,才可能產生有效干擾,否則只能用全頻段干擾的方式去干擾,全頻段干擾的結果是自己的雷達也會被干擾到看不見。
這裡面的水是非常深的,更進一步的討論有可能還涉及一些機密,大陸這十年的干擾技術進步神速,應該是取得了老美某些商用版的射頻IC達到了一定的水準,但是老美軍用板IC比商用版快4倍以上,根本就追不上人家跳頻的速度。我不相信老共能取得老美的軍用版IC。說到這裡,很多以前可以干擾類比雷達的設備在AESA與PESA雷達上往往就無效也是同樣的原因。所以反輻射飛彈也是需要更新到最新的尋標頭才能對付AESA雷達。
Charlie2020 wrote:
很多以前可以干擾類比雷達的設備在AESA與PESA雷達上往往就無效也是同樣的原因。所以反輻射飛彈也是需要更新到最新的尋標頭才能對付AESA雷達。
全數位化的AESA STAP的架構,把訊號分割成時間、空間不同的區塊處理,達到每秒千次以上的跳頻,跟本無從干擾起。

加上這種AESA可以隨意依時間、空間分割出子陣列,只要系統處理能力足夠,還可以分一塊子陣列用來作電戰的干擾發射器和誘標假訊號,例如 F35使用的APG-81就可以做到,這大概也是在芬蘭的評比中,F35勝過A/F-18E/F + EA-18G兩者組合的原因之一,對岸推出殲16D也只是代表解放軍的雷達技術還沒有達到APG-81的境界而已。
台灣面對殲16D還是得強化防空系統的ECCM能力,並且引進AESA取代90年代的「MPQ-53」和「長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