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488889
2021/12/08 05:30
敵情嚴峻 勿再昧於招募實況與財政條件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繼監察院十一月下旬巡察國防部,監委關切延長軍事訓練役役期;立法院法制局近期提出報告,指出募兵制或許有其優點,但不能昧於現有招募實況與財政條件,國防部宜嚴肅面對國軍人力「徵」或「募」的議題,且依兵役法規定,志願服役者不能滿足兵額時,回復徵集服常備兵現役,以適時因應我國所面臨外力嚴峻的軍事挑釁。
立法院法制局提出「常備兵役軍事訓練新制之問題淺析」議題研析報告,引用監察院日前提出的報告,指出部分軍事訓練役男純屬過客心態,而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役未嚴格把關,又沒經過下部隊的訓練,未來後備動員持久戰力堪慮。
新訓役男下部隊 戰力仍「緣木求魚」
報告提到,國防部為了讓軍事訓練役男有立即作戰能力,自九月起讓役男新訓後「下部隊」服役,達成「常後一體、訓戰合一」的目標;然而現代戰爭講求快速、機動、科技及資訊化,當陸軍把機步營、戰車營改編為聯合兵種營,且冀望僅徵服四個月又缺乏完整軍事技能訓練的短期役軍人「人人都有足夠的作戰能力」,無疑是緣木求魚。
募兵不足時 依「兵役法」可回復徵兵
報告也認為,依「兵役法」第三十四條第三項的立法意旨,設立風險控管期程,於國防軍事無妨礙,且志願服役者滿足兵額時,得停止徵集徵兵檢查合格男子服常備兵現役(役期一年),改徵集接受常備兵役軍事訓練(役期四個月);志願服役者不能滿足兵額時,回復徵集服常備兵現役,以適時因應我國所面臨外力嚴峻的軍事挑釁。
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十月公布的國防部主管明年度單位預算評估報告指出,截至今年八月底,國軍志願役人力雖已達十六萬二二八二人,但與「募兵制」計畫目標人數仍有部分差距,部分戰鬥單位官、士、兵的編現比低於八成,且近來每年都有高比率志願役士兵不適服現役,提前離營。
報告也提到,依兵役法,役齡男子至三十六歲除役,憲法規定人民依法皆有服兵役義務。審計部一○七年政府審計年報揭露,我國有逾千名申請出境役男未於核定期限內返國服役,為避免役男申請出境未如期返國服役,宜適度延長相關人的除役年齡,以維護兵役制度的公平性。
暗房教父 wrote:
不要鬧了放鬆了之後就(恕刪)
真的是不要鬧了!
日本空自與海自人員應該不比台灣多,那台灣海軍與空軍能跟日本比嗎?
問題的重點不是在徵兵制吧!
如果有落實教召跟台灣民眾說明:這十幾天每個鐘頭都會訓練那些課程,讓台灣民眾討論這些訓練內容的必要性,我想效果會比兩年在軍中數饅頭還好。
五毛獵人 wrote:
真的是不要鬧了!日本(恕刪)
是的
別說日本自衛隊 就算只有4個月基本訓期的美國國民兵
戰力都遠勝過台灣地面野戰部隊...
台灣人不是白癡傻瓜 多少人青春消耗在搞業務 出公差 數饅頭的無益軍旅生涯?
我過去就以自己當小排長值星官的經歷 一支實兵滿編野戰部隊
一整天大概都在做些什麼事
簡單就四個字: 不務正業

早上五查完 部隊公差業務的人拉完 剩下只有編制約2~3成可以執行正常操課
這些能操課的人 往往是剛下部隊 還不能正式接業務的菜鳥兵
拿支槍跟著幾個排定的教官
(幾乎都是部隊自己的資淺幹部 包括我自己 義務役預官頂多一年下部隊時間 當然不會很資深)
課目念一念 就帶到樹下煞有其事講個幾分或十幾分鐘 然後找一兩個人示範一下
就.. 休息了

你不放人 這些業務等師父退伍或休退時 沒人銜接得上!
真開了天窗 主官管們要被抓去拉正....
在部隊 沒訓練好 並不是什麼大事
在基地基訓成績不好 基地裡學長學弟關係找一找
吃飯喝酒(有的還是花酒

你不想出基地還不行 因為還有部隊等著進訓
你小小一個連一個營卡著營舍不滾出去 後面大家怎辦?

我一開始下部隊 也覺得這種人生很荒謬
什麼叫做:國軍精實的戰力? 這個也太....

但後來 我習慣了 反正就是這副鳥樣 啊不然呢?

這些狀況跟問題要怪誰? 怪我囉 還怪誰?
簡單說就是無解的陳窠 誰來都沒辦法治本
治標搞精實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 約旦狂人的評價怎樣?
人家其他部隊不操 你硬操部隊 被捅的就是你...
不可否認 大概90年代以前 尤其是兩蔣時期 台灣地面部隊是有相當戰力的
但這個戰力建立在幾個前提:
1. 威權制度 整個國家社會都如此 軍隊更不用說 死了人只要骨灰罈往父母手上一放
就擺平了 是不是你兒子的也沒人能計較 (請問你要驗DNA還是滴血認親?)
操死人搞死人別說償命
基本上寫個報告就了事 大家都知道那位知名的黃媽媽兒子大概怎掛的... 然後呢?
江國慶是被屈打成招槍決 最後辦到誰了?
但時代不同了 前幾年的洪仲丘案告訴大家 國軍經不起這樣折騰了
再玩個幾次 以後陸軍司令穿著軍服走在街上 都要被丟鞋丟雞蛋 還打仗?
2. 過去軍隊要求較"不科技 現代化" 所以老一輩軍人強調體能戰技
在傳統陸軍裡還算能用 但現在呢? 你射擊滿靶 不如戰車砲或自走砲比人家多三成的命中率
這些要花錢訓練的 窮酸陸軍就很難滿足需求 一枚砲彈要價1千美金起跳
國軍能像美軍這樣不要錢地打嗎?
上了戰場 滿靶的士兵對上中等訓練的戰車部隊 只是標準的活靶 除非你是藍波
子彈都K不到你 還可以衝鋒到戰車履帶旁丟汽油彈
科技化的現代戰場 體能與基本射擊需求已經不是最重要 伊拉克陸軍體能與戰鬥意志比美軍差嗎?
但它的科技整整落後一代 戰場上就是被吊打的份...
台灣的現實是: 我們的軍費水平 不可能在維持必要的海空軍規模之外 再養一支龐大的陸軍
又要這些陸軍有戰力 這是做不到的 不要說像我過去服役時的"不務正業"
就算認真訓練又如何? 缺錢的軍隊 要做這些現代化武器訓練 實彈射擊都很困難
現在要評價一個陸軍野戰部隊士兵 不是問他3千跑多少
應該問他打過多少發子彈 打過幾枚反甲飛彈與刺針飛彈(上戰場你很容易對上戰甲車 武直這些步兵殺手
難道要學共匪當年一樣拿步槍打飛機?)
裝甲兵或砲兵 要問他打過幾枚戰車砲實彈 砲兵打過多少枚155mm自走砲榴彈
又或RT2000你射過幾次? 未來可能ATACMS你打過幾發?
這些"清單"開出來很簡單 實際上就一個字: 錢!
一枚ATACMS至少要100~200萬美金間 就算打練習彈也應該有數萬美金價位 平時你不打
等戰時來打會好棒棒? 平時你都知道步槍要打實彈訓練 為何這些更昂貴 水平更高武器不用打可以空操?
沒錢卻又想維持龐大編制 自然是陸軍戰力水平 與先進國家越差越遠的原因
以台灣的軍費水平 要達到接近先進國家的精銳 頂多養個2~3萬野戰軍就差不多了
再多 就是在稀釋訓練經費 大家都練但大家都不精 上戰場會有什麼表現?
現在還有一群白癡喊著要恢復義務役 認為只要把人補滿就會有戰力
真是笑話奇譚 腦袋幾十年不進步 要知道台灣現在部隊規模 如果不擴編
一年七八萬的義務兵大概只會用到3~4萬人填補空缺
剩下3~4萬人你要怎辦? 全部拿去給替代役用? 難道不知替代役是最沒營養及效率的運用人力?
全世界沒有國家這樣"揮霍"年輕人力的... 台灣現在一年新生兒是15,16萬
不是40萬 幾萬年輕人是多大的產值產能 拿去填替代役?

幾年前義務役末期大家等當兵的情景 還要再來一次?
那就擴編吧 好啊 編成25萬人 多編3萬人給義務兵就夠
嗯 前面講過了 憑我國目前軍費水平...
台灣只能養得了約幾萬能戰的現代化陸軍 你編了25萬人
野戰軍規模可能直衝15萬 試問這樣軍隊戰力會怎樣?

如果你不在意戰力 只要有人就好 何不乾脆採民兵制每人一把槍解決?
必要時拿菜刀甚至掃把都成 反正不計較戰力嘛 國軍早年也有300萬人只配置100萬把步槍時代啊!
此時此刻 我們一整個六軍團5,6萬人 編制的戰車與砲兵主兵器 只有美軍人數不到一半的步兵師水平
論素質差距更大 再編個兩萬人進來 你用什麼來裝備他們?
我們最近買進來的M1 M109 海馬士 連裝備現有部隊都遠遠不足 十年內也不可能大量增購
當然只有步槍囉
只拿著步槍部隊上戰場 當然只能擔任砲灰任務 兩岸真是一家親
匪國割韭菜 我國徵砲灰 一場戰爭歐美現代國家損失幾百人的仗 台灣與共匪要損失好幾萬人來拼
3. 環境不同
過去台灣社會處於農業及剛進入工業時代 社會環境普遍不佳
軍隊內部居住 伙食水平與外界相差不大 甚至可能更好
但現在已經遠遠落後
一支軍隊 基層士兵只想叫外賣外食 打小蜜蜂 視軍營如地獄一刻也不想多留
一直維持如此 士兵士氣怎會提高? 台灣是已開發國家 滿腦子還在乞丐建軍是不行的..
讓士兵安居 吃好住好 是最最最基本應為的事 軍方也知道並正在做
但是這成本並不低 士兵人數越多需要的經費與規模越大
現在不足額的人數 我們尚且不能讓基本生活水平能被普遍滿意 再徵人進來
你準備好砸錢再擴充嗎?
你喜歡義務兵 那麼就該讓這些被逼著當兵的人 對這環境不厭惡或至少不太排斥
否則不要跟我說你想要他們做啥? 願意拿著槍跟你跑龍套已經很給你面子了..
跑龍套的士兵 只會有跑龍套的戰力 我們不要自欺欺人...
全世界的例子在眼前 非職業部隊要有戰力 必須有社會環境條件為前提
像中東 中亞民兵戰力不低 (如果國軍有那樣的意志 配上現有武器 匪軍根本不用想正面交手!)
因為這些區域本身就是戰地 連女人拿槍都比國軍一般士兵還強
不會拿槍不敢戰鬥 是不能保護自己與身家的 不行都得行!
像台灣這種幾十年不打仗的國家 要有戰力 就跟先進國家一樣 只能砸錢了事
用錢堆出戰力 砸錢不一定會有戰力 但不砸錢絕對沒戰力...

要馬兒好又不肯出錢的心態 真的要不得
要知道美國連"二線"的國民兵部隊 月薪也大概折算台票3萬多
比台灣正規志願兵還高 台灣還有人想徵進月領一萬的義務兵來充當戰力
然後靠乞丐建軍精神來凹菜鳥(因為志願兵你說不敢操怕他們跑掉)
等於回到上世紀的狀況...
我只能說: 同志 今年是2021年 不是1980年 腦袋可否清醒一點
仗不是天天在打 但生活天天得過 士兵每天過得苦哈哈
生活環境惡劣 連經濟都要家裡支援 哪來什麼士氣跟你跑龍套
你當大家白癡還傻瓜? 愛國不是這樣愛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