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鷹的試飛官路志元說,外界很多人都認為勇鷹是由經國號IDF戰機研發改良而來,但事實上,無論是外觀、氣動力學等都跟IDF不同,是全新的飛機 當然,這是言過於實,不過如果漢翔的研發能量還在,下一代IDF就有可能開發,如果織女計畫成功,IDF能取得比較大的發動機,為了要解決IDF短腿的不足,是否要改為三角翼的結構,加大機內燃油儲存量? 如圖
台灣的軍備發展都是任務導向,很難有長期的投資研發,政府不會出這個錢,企業也出不起,也沒那個決心Northrop從T-38、N-156、F-5、N300.....發展到F-18,從T38的構型一路改一路修,持續的投入資金,改到連它媽都認不出的事情在台灣幾乎不可能發生
ayoyo wrote:雄鷹的試飛官路志元說,外界很多人都認為勇鷹是由經國號IDF戰機研發改良而來,但事實上,無論是外觀、氣動力學等都跟IDF不同,是全新的飛機(恕刪) 這位試飛官......外觀就是一樣(哪裡不一樣)....氣動力學就是一樣(哪裡又不一樣)......頂多...就是飛機的重心位置稍微不一樣.....我們笑對岸J16是仿SU-30時....回頭看看我們自己.....
不要跟對岸那些中考都考不好的屁孩軍事迷一樣,勇鷹如果不是拿IDF小改出來的飛機那花個三年就能搞出一架新飛機台灣老早就把衛星送去恩克拉多斯看看到底冰底下有沒有外星人了。飛機當然是新的,漢翔也沒有庫存的雙座IDF能拉出來交差,但設計與技術有多新那就是鬼故事了。科研項目丟個幾十幾百萬給幾個、十幾個人去寫寫報告就好,真的要落實那動則就是幾千上萬人的規模才能搞出一架新飛機。漢翔就那那幾隻鳥而已,最近接了F-16的改造與勇鷹計畫已經忙得很爽了,還有餘力搞全新的飛機?真的要搞整個產官學界都會牽扯到,就像潛艇那樣會有很多新聞的。秘密在搞?你可以相信反正我是不信。
Jimmy Dai wrote:這位試飛官.....(恕刪) 其實我也覺得有點扯,或許機翼加厚或者使用複合材料會讓配重不同,但飛機的設計基本相同,重點在於設計能量是否有傳承,織女星計畫基本上就是為了下一代的IDF,不然發展它做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