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船11月3日舉行潛艦國造的安放龍骨儀式。圖為蔡英文主持潛艦國造廠房動土。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被視為國軍「不對稱戰力」的「潛艦國造」首艘原型艦,預定11月3日在台船潛艦專用廠房舉行「安放龍骨(安龍)」儀式,據台船方面釋出的訊息顯示,我國首艘潛艦國造的「安龍」即是把潛艦主船段外殼與潛艦帆罩完成焊接,並邀請總統蔡英文親自見證,象徵潛艦國造邁入組合階段,力拚2023年9月下水測試。
相關新聞:外傳法國會議員訪台將詢售潛艦 國防部高層否認「潛艦國造依規劃執行」
事實上,由於一般水面船艦的興建,「龍骨」通常是船殼第一個被建造的部分。龍骨的鋪設是造船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因此都會有所謂的「安龍」儀式。但是,因為潛艦為環形船殼建造,並沒有水面艦的「龍骨」,但於由安龍是一個興建船隻時非常重要的環節,所以就算是潛艦的興建,仍有所謂的安龍儀式,而潛艦的「安龍」即時將主船段的壓力殼與帆罩外殼進行焊接,也代表潛艦正式展開其他五個潛艦船段依序焊接。

事實上潛艦國造船段分成六個船段及帆罩段興建,並將「潛艦國造(IDS)」所需柴油引摯、魚雷發射管等重要裝備及3項紅區裝備,包括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的「戰鬥系統整合」、雷神(Raytheon)公司所製造的「數位式聲納系統」,及L3公司的「輔助裝備系統(潛望鏡)」,整合在各船段之中,然後再將各船段進行焊接。
相關新聞:外傳法國會議員訪台將詢售潛艦 國防部高層否認「潛艦國造依規劃執行」
一位人士透露,只要有一個系統的重量變化,或是安裝位置不同,即會面臨「配重問題」,因此任何一個變化都必須重新計算潛艦配重數值,因此,未來各系統的組裝時,都考驗台船在造船的工藝水準。

台船公司展示潛艦國造原型艦模式。資料照片
國防部投入493億元預算經費興建一艘原型潛艦,根據國防部潛艦國造報告中,將潛艦國造區分2階段規劃,第一階段從2016年開始為「潛艦國造第一階段合約設計」,總經費為30億元台幣。
至於第二階段的「潛艦國造第二階段原型艦籌建」工期約78個月,從2019年至2025年止,整個節點從「合約生效」、「開工」、「安放龍骨」、「下水」及「交艦」共5個階段。
2020年的11月24日,由總統蔡英文主持海軍潛艦國造「開工」典禮,今年2021年則進入「安放龍骨」的第3階段。而下一個節點則是合約生效後60個月,即2024年6月的「下水」。78個月則是在2025年的11、12月交艦,由海軍256戰隊繼續作後續的測評。(王烱華/台北報導)
----------------------------------------
看來潛艦建造持續都有在進度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