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氣再利用】 美國空軍把二氧化碳變成航空燃料

【廢氣再利用】 美國空軍把二氧化碳變成航空燃料
00:042021/10/25 中時新聞網
江飛宇



有這麼一個主意:把引擎燃燒後的廢氣,經過加工之後再變成燃料,會不會覺得過於不可思議?這是美國空軍的一項計畫,利用二氧化碳的轉化技術,把廢氣變成燃料,這稱為「碳轉化」(carbon transformation)。

美國空軍(af.mil)報導,與碳捕獲與封存不同,碳轉化是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其他化學品,其中包括航空燃料。這是美國空軍作戰能源實驗室(Air Force Operational Energy)與碳轉化公司「12」所合作的一項試驗計劃,「12」公司聲稱,他們的專利技術「E-Jet」可以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的航空燃料。

專案在今年 8 月達到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12」公司成功地把二氧化碳轉變成可加進航空發動機的燃料,證明了他們的專利可行,這也為航空業的碳中和目標,提供一種可行的方案。

對於空軍來說,這項創新技術除了環保的目以外,還有燃料自給自足的優點,假如燃料合成機可以隨時部署,這意味著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獲取合成燃料。尤其在最近的聯合兵棋推演和作戰演習,就凸顯了運輸、儲存和運送燃料是相當大的風險。在阿富汗戰爭最激烈的時候,燃料運送車隊是常被襲擊的目標,佔戰爭傷亡人數的30%以上。

「12」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尼古拉斯·法蘭德斯 (Nicholas Flanders) 說:「航空業消耗的化石燃料很可觀,碳排放也驚人,我們的碳轉化技術可將航空業從石油供應鏈中解脫出來。我們感謝空軍的支持,他們一直是我們推動創新航空燃料的主要合作夥伴。」

這種聽起來像魔法的技術其實距今超過一百年了,它稱為「合成氣」(synthesis gas),最初的合成氣以一氧化碳和水為原料,化合成的一氧化碳與氫氣,也稱為「水煤氣」。這是由法國化學家保羅·薩巴捷(Paul Sabatier)發明的,他因此獲得191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到了1920年,德國化學家弗朗茲·費歇爾(Franz l Fischer)和漢斯·托羅普施(Hans Tropsch)以合成氣為原料,化合成更具利用度的烷類與醇類,稱為「費托合成」(Fischer–Tropsch process),他們的貢獻幫助德國在二戰時期的部分資源。

「12」公司利用的就是費托合成技術,他們製出石蠟煤油,可與原本的航空汽油相混合,最大混合比例為 50%,這意味著,航空汽油的消耗量是原先的一半。

該計劃的第一階段將在 2021 年底結束,空軍作戰能源辦公室對目前的成果相當滿意,下一階段將可擴大應用規模,使更多的飛機試用合成燃料。一來可減少對外國石油的依賴,再來具有減少碳排放的額外好處。

不過,該技術要完全商用化仍有許多未解決的問題,例如它的主要原料之一是水,因為需要氫氣,那麼水的來源就是個技術問題。對此,「12」公司認為,水也可以從空氣中捕獲,但數量顯然是有限的。

此外,根據等價交換的原則,該技術合成燃料,也必須耗費更多的能源,包括電力與加熱器,這些問題將是下一階段要克服的難題。
文章來源:The Air Force partners with Twelve proves it’s possible to make jet fuel out of thin air
2021-10-26 8:48 發佈
別說二氧化碳的碳轉化技術,只要碳儲存收集技術走的出廉價的商業規模,今天的火力電廠還會是一般的CFP嗎。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ebola01 wrote:
.有這麼一個主意:把引擎燃燒後的廢氣,經過加工之後再變成燃料,會不會覺得過於不可思議?這是美國空軍的一項計畫,利用二氧化碳的轉化技術,把廢氣變成燃料,這稱為「碳轉化」(carbon transformation)。.(恕刪)


除非找到可以讓二氧化碳還原成氧的廉價觸媒,不然這種理論就跟永動機一樣的意思。
二氧化碳跟水一樣,本身就是氧燃燒後的產物,氧的能源已經釋放完,想要還原成氧就必須投入能源,最後就是投入的能源會大於產出的能源。
天底下沒有二氧化碳釋放能源變成氧,氧再釋放能源變成二氧化碳這種事,有的話也不會有核電公投後,民進黨當作沒看到這件事了。
陳小春2525 wrote:
除非找到可以讓二氧化(恕刪)


永動機是超越物理熱力學定律的騙局,根本不可能的存在。二氧化碳的甲烷化,甲醇化,卻是實際上已經存在的科技。你拿這兩個來比喻很可笑。

我們每天在用的手機電池也是有電能轉換為化學能與熱能浪費的效率問題,為什麼你會覺得這是應該的?

燃料的循環是能源科技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可以大量的將能源加上觸媒轉化二氧化碳為甲醇甲烷,那麼甲烷甲醇電池就可以在火力電廠或者燃料電池電廠中變成一個循環。

現階段就是因為這種燃料循環還無法建構,整個人類能源還必須依靠火力發電。一旦這種燃料再循環可以大量商業生產,可以儲存再生能源將會完全成為人類能源的來源。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TW Energy wrote:
.二氧化碳的甲烷化,甲醇化,卻是實際上已經存在的科技。你拿這兩個來比喻很可笑。..(恕刪)


你仔細看一下我回覆的第一跟第二句,我只能說要一個分子轉化為另一個分子都不是便宜簡單的事,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再排出氧是最實惠經濟,日本豐田汽車集團就有在研究這個,目前也是投入大於產出。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