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反輻射飛彈在緊要關頭可不可以代替一般飛彈打戰機?
黑夜有雨 wrote:
那怎么做敌我识别??(恕刪)
飛彈尋標器的搜索角度大多很窄,設計上照理說在尋標器啟動鎖定前慣性與中繼導引系統應該要把飛彈帶到一個尋標器打開時只會看到"一個"正確目標的位置上,當然啦~理想很美好,事實上就...
其二現代武器大多敵我識別是由搜索與提供射控的單位負責,因為它們本身才有足夠的空間與承重能力安裝敵我識別設備,飛彈上是不會有敵我識別設備的,打出去尋標器鎖到什麼就是打什麼,從紅外線導引到雷達導引與反輻射皆然.
這也就是為何IFF發明至今從沒完全可靠過,戰場管理戰區擁擠度是很複雜的問題,就算花了很多手段確保攻擊區內不要有自己人,但至今誤擊事件依然層出不窮.
若您要ARM的範例的話:
越戰時美軍有AGM-45打中自家飛彈巡洋艦(CG-18)的案例
波斯灣有F-16用AGM-88揍了自家愛國者的案例(F-16被愛國者誤擊無法脫逃,只好先滅了對方自保)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黑夜有雨 wrote:
你没理解我的意思。ECM...(恕刪)
Home on Jam這功能存在已久
節錄這段RIM-66的說明看能不能解答您的問題
[出處]
http://www.mdc.idv.tw/mdc/navy/usanavy/E-antiair-SM.htm
標準SM-2的單脈衝尋標器的接收天線劃分為四個區塊,彼此之間有些微的角度差,故每個區塊接收到的波束時間與強度略有不同;藉由比對各區塊接收波束的時間差,只需要接收一個雷達脈衝就能 計算出目標的方位資訊 。相較於以往的圓錐掃瞄雷達接收器,單脈衝尋標器擁有極佳的電子反反制能力,因為目標來源補上的干擾信號會被當成其他脈衝,不會與先前的雷達回波混淆,甚至還能藉此精確標定干擾方位來源,進行過濾或 以干擾歸向(Home-on-Jam Mode)模式飛向目標。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