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yCCJ wrote:海軍直接給他凳下去,不過F-18起落架夠強,不怕。不過我有個疑問,為何空軍都要抬機頭飄很久啊? 民航機好像不允許這樣。 航艦降落跑道短,一對準理所當然就要凳下去趕快勾起攔截索 空軍抬頭飄是為了利用空氣阻力減速,但是這樣會比較看不清前方跑道民航機大多有反向推力,不需要這樣做,看清前方安全至上
海空軍飛行員對降落的教範並不一致。海軍著重於陡降過程中控制高度與攻角,使著艦鉤能在移動的飛行甲板上截獲適當的鋼纜。空軍則著重在緩降過程中控制速度,畢竟陸上基地不會移動,也不必藉著艦鉤截獲鋼纜減速。曾有人在跑道上畫一個框進行降落實驗,海軍飛行員每次都能在框內觸地,空軍飛行員落在框內機率則少之又少。
redshoulder wrote:海空軍飛行員對降落的教範並不一致。海軍著重於陡降過程中控制高度與攻角,使著艦鉤能在移動的飛行甲板上截獲適當的鋼纜 戰鬥民族不但給它凳下去,還加上用減速傘拉下屁股來減速。
JackyCCJ wrote:海軍直接給他凳下去,(恕刪) 日本空自的F-15(其他使用F-15的國家沒那麼刻意) 法國的RAFALE(地面起降) 在主輪觸地後 還會繼續抬高前輪 只用兩個主輪滑行用意是整個機身機翼形成的角度 當成是一片超大片的空氣減速板為什麼這兩種機型可以 就設計得剛好啊 拉高前輪 噴嘴機身機翼都不會觸地 不用白不用民航機為什麼不行 民航機能抬高的角度有限 尾椎會磨到地面
那應該可以說海軍航母的飛行員,他的作戰能量range更大更靈活,若有需要可以立刻轉場支援,投入空軍的空防任務中但空軍的飛行員因為沒有受過航母的起降專業訓練,只能執行單純的空防任務所以可以說海軍航母飛行員的“戰鬥力指數”大於空軍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