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雄昇面紗 到底是彈道飛彈還是巡弋飛彈?


揭開雄昇面紗 到底是彈道飛彈還是巡弋飛彈?

立法院即將審查2400億元的「海空戰力提升」特別預算,其中項目皆為國造武器。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代號「雄昇」的地對地飛彈計畫。日前媒體盛傳,雄昇飛彈是一種中短程彈道飛彈,其性能與美軍曾使用的潘興二號飛彈類似。不過消息人士證實,雄昇就是現役雄二E巡弋飛彈的擴充計畫,而非另起爐灶、引進原理完全不同的彈道飛彈。

雄二E從馬政府時代開始服役,目前部署於空軍飛彈指揮部的791旅。從已曝光照片看來,裝載於和海軍的雄二、雄三攻船飛彈同款的聯結尾車,每車攜帶兩枚,飛彈發射箱的大小,則介於雄二與雄三之間。此次海空戰力提升計畫,將進一步擴大部隊編制、飛彈數量與最大射程,加強對大陸東南地區共軍基地的打擊能力。

先前媒體消息指出,雄昇飛彈計畫將占2400億特別預算的近半數。不過根據了解,此次特別預算編列的最直接原因,還是因應中共兩棲艦隊實力突飛猛進,建立台灣周遭海域的海上打擊能力。因此預算最大部分,仍將用在攻船飛彈戰力的增強,包括大幅擴編海鋒大隊的岸置飛彈,以及量產具有高速和匿蹤性能的沱江級巡邏艦。先前國安人士就透露,我方建軍的目標,是對敵犯台艦隊造成70%的殺傷效果。

中科院身兼研發與製造任務,過去的產能宛如「手工業」,這次為了完成在5年內讓相關裝備到位的目的,廠房必須大幅擴充。為替接下來的特別預算審查作準備,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今天在召委陳以信的安排下,前往中科院系統製造中心進行機密考察。以求通盤了解相關項目內容及數量,以及中科院對於飛彈加速量產所作的準備。

根據中科院公開的110年營運預算書顯示,飛彈增產廠房(含建築及設備)共計投資24.8億元,各式武器系統產能提升廠房(含建築及設備)投資經費為43.3億元,同樣規劃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2021-09-29 23:22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