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巡防台灣+「巡航南海」+印度洋!澳洲擁核潛艦,德媒分析惹惱中國

可巡防台灣+「巡航南海」+印度洋!澳洲擁核潛艦 ,德媒分析惹惱中國
美英宣布將協助澳洲部署核動力潛艦,大幅提升該國海軍實力與巡防範圍,圖為英國皇家海軍機警號核潛艦。(歐新社)

美英宣布將協助澳洲部署核動力潛艦,大幅提升該國海軍實力與巡防範圍,圖為英國皇家海軍機警號核潛艦。(歐新社)
2021/09/18 11:0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英、澳宣布成立印太安全聯盟(AUKUS)後,澳洲可望成為全球第7個擁有核動力潛艦的國家,巡防距離可達台灣,對此有外媒特刊專文,分析此一變化「是否將惹惱中國」。

《德國之聲》刊專文指出,在拜登政府主導下,美英宣布將協助澳洲部署核動力潛艦,大幅提升該國海軍實力與巡防範圍,此舉料將對中國在太平洋的廣泛領土主張構成挑戰,並增加西方國家在該地區的存在。

若計畫順利進行,部署核潛艦的澳洲海軍可能會開始巡航,穿越中國宣稱擁有主權的南海海域,甚至到達台灣,而此舉料將引發北京不滿,進一步激化澳洲與中國之間的矛盾。

文章引述澳洲國立大學戰略與國防研究中心布拉克斯蘭教授(John Blaxland)的說法,指擁有核潛艦將提升澳洲海軍在該國周圍與其他地區的作戰能力。

布拉克斯蘭教授進一步表示,當前西方世界的共識是,「我們需要執行更多的動作,來遏止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行動,而可靠的實力,是達成威懾效果的必要條件」。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分析指出,這次協議的地緣政治意義,遠不只媒體聚焦的「美國50年來首度對外輸出核潛艦技術」,以及澳洲可以協助「巡航南海」這麼簡單。

報導表示,英國學界人士認為,儘管協議未提中國,但澳英美協議共享最尖端軍事防務科技和能力,並相互開放三國最尖端科技、工業和市場,等於向區域其他盟友承諾並宣示,若未來印太地區發生「破壞安全秩序」事件時,將展現捍衛民主自由世界的核心防衛力量。而眾所周知,印太地區最可能發生這類事件的地點就是台灣海峽與南海。
2021-09-21 9:47 發佈
澳洲國防預算一年446億鎂, 現在打算造核潛, 對中國不假辭色.

德國國防預算一年638億鎂, 可以搞到整個柴潛艦隊妥善率等於零, 做什麼都先看中國臉色.

德國之聲有空嘴澳洲, 有想過先監督一下本國國防部嗎??
87

澳洲 美國 英國 (白種人大英國協) .........先惹惱 法國 ps: 核潛艦 本來是要向法國買的

搞這種(背信)的舉動 得罪其他國家
北約在蘇聯解體變成俄羅斯之後,敵人瞬間從大野狼變成小貓,根本上其防禦心理因敵人的瓦解而弱化,整個蘇聯艦隊根本上完全消失了30年,搞一個潛艦部隊已經沒有必要,所以才直接把預算弄成維持武器設備的最基本,根本就不再出港,上面的軍人也全部調職,可能只維持一個種子部隊的人員而已,德國強大的潛艦作戰操作經驗級可能因此而逐漸消逝。

台灣政府更糟糕,從陳水扁開始為了選票開始裁軍減少義務役服役年限,到現在全募兵制,雖然考量新一代軍武上操作的兵源穩定性需要募兵,但是全面性放棄義務役也使得整個後備軍人來源減少,可恃兵力大幅減少,要對抗對岸強大的兵力確實有欠思量。所以現在國防部開始把整個作戰區域往外推,希望把戰場放到中國大陸與海上,不再賭在攤岸攻擊上,當然老美也相當配合的同意台灣把打擊力量外擴到可以直接對路上共軍的重要武力集結點與指管通情的打擊,如此才有可能消滅對岸登陸台灣的可能。

老美過去為了防止台灣單方面對大陸挑釁攻擊(包括台獨的作為),無所不用其極,大幅度限制台灣軍備的能力,經過幾任民選政府的運作,台灣政府居然自廢武功,採取極端限縮的武力,把經費用在國內經濟的整頓上,反而讓老美擔心台灣走向歐洲的裁軍一路,近年來逼迫台灣增加軍費,確實也提供台灣較好的武器選擇,也開始允諾更強大的飛彈零件,讓台灣的攻擊性飛彈可以大幅躍昇到2000公里。其亞太戰略的改變確實讓台灣占盡便宜,後面就讓我們繼續看看這個演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