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二代「騰雲」無人機佳山密集測評 拚今年完成戰術測評量產

清楚照片顯示騰雲二代目前現況 ,其待在後續測評順利。

國造二代「騰雲」無人機佳山密集測評 拚今年完成戰術測評量產
2021-09-08 11:12 發佈
可以飛超過40公里了嗎?

這個嘛、因為台灣是守勢所以不用飛那麼遠啦、飛超過40公里就控制不能也是沒關係的啦。
ganlingyang wrote:
可以飛超過40公里了(恕刪)


報告毛毛軍盲
2019看展時簡介會加裝衛星導引天線跟模組請你放心一定超過40KM
好好的操作
不要又墜毀了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442784

中科院製「騰雲無人機」頻在台東志航基地附近空域試飛,今晚6點半左右墜毀在基地附近的活水湖畔後起火,目擊民眾指出,「好大的飛機從頭上飛過後墜落雜木林」,中科院人員已抵現場,但不做任何說明。

今天晚間6點半台東消防局接獲報案指有飛機墜毁在活水湖旁森林,引發火警,立即派出多輛消防車到場,但消防人員抵達時,已無火煙,在黑暗中由民眾指引到墜落現場,看到機身斷裂成多截,機頭已脫落,機身也扯裂,內部線路裸露,機翼也脫落,現場樹木被折斷壓覆,散落面積約100平方公尺。

消防人員確認現場已無火煙,附近搜索也無人傷亡,無安全顧慮。隨後中科院人員抵達現場,第一個動作就是要求警方管制現場媒體,不過,有住在附近的民眾憤怒說:「飛機在我家附近墜毀,軍方為何不讓大家知道」。
你說的對

放心,中國飛機墬毀是不會上新聞的

2021-09-08 11:44
萊七逃
萊七逃 樓主

廣東省湛江軍機失事到現在都快兩個月還沒查出死多少人跟什麼型號軍機,厲害你的共慘國[偷笑]

2021-09-08 12:04
台灣無人機的開發面臨一大堆問題,多半是軍方無知與政策的制定失當所造成的延遲與性能的問題,當然也有部分是航空所內部人員實務經驗不足,整體機電規劃錯誤所產生的延遲與失敗,這部分就可能要算在航空所高階主管的管理與用人問題。

我估計20年後應該會有人寫一本書來闡述台灣無人機開發的艱辛路程,好好批評一下軍方的短視與中科院高層的無奈與用人的失當。

無論如何,未來數年,各位會看到許多中科院的無人機陸續服役,確實也有一些令人驚豔的作品!
BigMac4Diet

想當年傅鶴齡博士還是航空所所長時,還跟他聊過地面效應飛行器。第一次看到他變成UFO名嘴時嚇了一跳,怎麼不務正業了。航空所可以寫的故事應該很多吧。

2021-09-09 20:25

要加油啊~~不要像銳鳶無人機依樣

七年墜毀七架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763908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國防部在今年1月24日在屏東基地辦理國軍108年春節加強戰備媒體參訪活動,並安排「銳鳶」、「紅雀」等現役無人機近距離飛行展示,但根據國防部最新報告指出,在這次公開性能展示之前,曾在1月10日進行專案預演,但一架機號9701的銳鳶無人機,因為機體及引擎溫度過熱導致失效而墜海。
國防部報告也顯示,銳鳶無人機在今年1月10日墜海,已是自101年至今的第7次,其中機械因素計有5件,人為因素2件,依據國防部指導,海軍司令部已要求中科院要依機械因素失事肇因,就銳鳶無人機系統提出「銳鳶UAS消失性商源管理暨操作可靠度提升方案」,藉由裝備性能的提升(包括改善鼓風機齒輪盤組、增加備援導航儀及飛控模組等),提高銳鳶無人機整體穩定度,強化飛行安全。
國防部說,銳鳶無人機共計有8套(每套計:無人機4架、起降操控台、地面導控站、運輸車輛及情資後傳系統等),自106年9月1日移編海軍,隸屬於海軍海上戰術偵搜大隊。
報告說,鉛鳶無人機主要任務為執行近海監偵與目標辨識,以擴大監偵預警範圍,106年度飛行768小時,107年飛行1033小時,偵獲軍艦、油輪、貨輪及漁船等目標計730艘次。
此外,為減少人員操作上的失誤導致故障或是墜毀,海軍己加強人員訓練,合格的外部操作手已由原有的7人提升為10人,其中,高級操作員1人,中級及初級各為5人及4人,今年底將有4位初級外部操作手將可完訓加入,以滿足編制員額需求,符合戰備實需。
萊七逃
萊七逃 樓主

你國這幾年軍機 無人機失事都N例 也沒看你國媒體主動報導過。韭菜真可憐知情權力都沒有。[偷笑]

2021-09-08 12:39
牛奶伯

韮菜有被割韮菜的權力, 割完還要很自豪地說是共同富裕, 怕了吧. [笑]

2021-09-08 13:17
可以裝上天劍飛彈嗎?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